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5E4
𣣷
同義字

部首:+ 10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63第1 康熙字典: 頁203第33 辭海: 卷2頁8820第1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71第17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chī
粵語發音:ci1
唐代發音:chiə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嗤:𥬇也,俗又作𣣷。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嗤:《廣韻》赤之切《集韻》《韻會》充之切,𠀤音蚩。《玉篇》笑貌。《後漢·樊宏傳》時人嗤之。《廣韻》俗作𣣷。《字彙》譌省作嗤,附九畫,非,今攺正。
反切:赤之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laugh at, ridicule, sneer; snort

原典出處

潛夫論·德化》:見人謙讓,因而之。
孔叢子·連叢子下》:若從君言,是為先君正義滅於今日,將使來世達人見今文俗說,因笑前聖。
尹文子·大道上》:則智不能得夸愚,好不能得醜。
後漢書》:元卿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
世說新語·德行》:同坐之。
顏氏家訓·勉學》: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詆,良由是乎!
文心雕龍·明詩》:江左篇製,溺乎玄風,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袁孫已下,雖各有雕采,而辭趣一揆,莫與爭雄,所以景純《仙篇》,挺拔而為雋矣。
抱朴子·辨問》:既不能化令信之,又將招速謗。
金樓子·立言下》:浮輕有似於蝴蝶,永蜇可擬於昆蟲,施之尊極,不其乎!
水經注·濡水》:明日視之,水上有浮棺,吏笑者皆無疾而死,於是改葬之。
三國志》:吾亦不敢妄歎者,畏後之余也。
群書治要·本紀》:詔曰:先帝詔書禁民上事言聖,而間者章奏頗多浮辭,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勿省,示不為諂子也。
藝文類聚》:加之朝寡醇德之士,鄉乏不二之老,風俗淫僻,趣向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辨,而賤名檢,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劉頌屢言治道,傅咸每糾邪正,皆謂之俗吏,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蓋共黜,以為灰塵,而相詬病矣。
通典·釋奠》:且長裙廣袖,襜如翼如,鳴佩紆組,鏘鏘奕奕,馳驟於風塵之內,出入於旌棨之閒,儻馬有驚逸,人從顛墜,遂使屬車之右,遺屨不收,清道之傍,絓驂相續,因以受行路,有損威儀。
意林》:道家笑儒者之拘,儒者道家之放:皆不見本也。
西遊記》:那獃子拉著馬,有草處且不教吃草,嗒嗒的趕著馬,轉到後門首去。
三國演義》:又恐被人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金瓶梅》:吃的醉醉的,看著我呆笑。
廣韻·》::𥬇也,俗又作𣣷。
太平御覽》: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而識者其不典。
太平廣記·木公》:天為之
紅樓夢》:只聽的一笑,這纔知是寶玉。
全唐詩》:膏麝誰將比,庭萱自合
康熙字典·》:《類篇》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