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66C

說文小篆

部首:+ 13筆 = 共16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77第41 康熙字典: 頁210第10 辭海: 卷2頁9150第2 GSR: 第336.c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92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shì ㄕˋ
粵語發音:sai6
唐代發音:zhiɛ̀i
說文解字:口部》噬:啗也。喙也。从口筮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噬:齧噬。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十三》噬:《唐韻》《集韻》《韻會》𠀤時制切,音誓。《說文》啗也,喙也。《玉篇》齧噬也。易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揚子·方言》噬,食也。又《·唐風》彼君子兮,噬肯適我。《傳》噬,逮也。《釋文》噬,市世反,韓詩作逝,逝,及也。《揚子·方言》噬,逮也。北燕曰噬。又《揚子·方言》憂也。又《集韻》以制切,音曳。齧也。
反切:時制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bite; gnaw; snap at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曰:「始皇方虎挒而梟磔,士猶臘肉也。」
Yangzi said: At that time the First Emperor snapped bones like a tiger, tore open flesh like an owl, and he bit into scholars like sacrificial meat.
詩經·有杕之杜》:彼君子兮、肯適我。
That princely man there! He might be willing to come to me.
周易·》:厥宗膚,往有慶也。
'With his hereditary minister (he unites closely and easily) as if he were biting through a piece of skin:' - his going forward will afford ground for congratulation.
說苑·政理》: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
潛夫論·潛歎》:夫詆訾之法者,伐賢之斧也,而驕妬者,賢之狗也。
論衡·吉驗》:使入大麓之野,虎狼不搏,蝮虵不
風俗通義》: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食鬼魅。
列子·黃帝》:雄雌在前,孳尾成群,異類雜居,不相搏也。
文子·上德》:乳犬之虎,伏雞之搏狸,恩之所加,不量其力。
淮南子·覽冥訓》: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之心。
呂氏春秋·決勝》:諸搏攫柢之獸,其用齒角爪牙也,必託於卑微隱蔽,此所以成勝。
尹文子·大道下》:康衢長者,字僮曰「善搏」,字犬曰「善」,賓客不過其門者三年。
春秋左傳》: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齊,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為時矣,鄧侯曰,人將不食吾餘,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弗從,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逸周書·周祝解》:故狐有牙而不敢以,豲有爪而不敢以撅,勢居小者,不能為大,持欲正中,不貪其害,凡執道者,不可以不大。
晏子春秋》: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戰國策》:然而使公孫子與徐子鬥,徐子之狗,猶時攫公孫子之腓而之也。
漢書·佞幸傳》:有司致法將軍請獄治,朕惟膚之恩未忍,其上票騎將軍印綬,罷歸就第。
後漢書》:降及後世,翫為常俗,終於吞神鄉,丘墟帝宅。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攫殺、援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楚辭·天問》:兄有犬弟何欲
焦氏易林·乾之》:嗑:堅冰黃鳥,啼哀悲愁,不見甘粒,但觀藜蒿,數驚鷙鳥,為我心憂。
京氏易傳·䷔噬嗑》:嗑:柔乘文剛,積氣居中,陰道明白,動見文明,雷電合分威光而嗑也。
說文解字·口部》::啗也。
釋名·釋姿容》:,齧也。
方言·第七》:蝎、,逮也。
世說新語·識鑒》:符堅將問晉鼎,既已狼梁、岐,又虎視淮陰矣。
顏氏家訓·省事》:而為執政所患,隨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微染風塵,便乖肅正,坑阱殊深,瘡痏未復,縱得免死,莫不破家,然後臍,亦復何及。
抱朴子·嘉遁》:哮虎韜牙而握爪,則搏之捷不揚。
水經注·濁漳水》:耆宿云:邑人有行于途者,見一小蛇,疑其有靈,持而養之,名曰擔生,長而吞人,里中患之,遂捕繫獄,擔生負而奔,邑淪為湖,縣長及吏咸為魚矣。
神仙傳·壺公》:長房隨公去,恍惚不知何所之,公獨留之於群虎中,虎磨牙張口,欲長房,長房不懼。
三國志·張邈傳》: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人。』
群書治要·周易》:嗑。
藝文類聚·》:又曰:雷電嗑。
通典·司隸校尉》:球怒曰:「雒陽都邑,吏當得熊虎敢搏者,乃用鼷鼠當校尉車耶?」
意林》:以湯沃沸,亂乃愈甚,猶鞭狗,捶踶馬,而欲教之,雖伊尹、造父不能化。
西遊記》: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吞之災。
三國演義》:妾當生其肉!
金瓶梅》:封豕長蛇,互相吞
封神演義》:妖孽慣侵人氣魄,怪魔常血頭顱。
廣韻·》:㺗:也。
太平御覽·》:又曰:雷電,《嗑》。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