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686

部首:+ 14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康熙字典: 頁211第36 辭海: 卷2頁9250第6 GSR: 第1129.b'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88第10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hāo ㄏㄠ
粵語發音:hou1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十四》嚆:《集韻》虛交切,音虓。同詨。叫呼也。《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跖嚆矢也。《註》嚆矢,矢之鳴者。
英文翻譯: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原典出處

莊子·在宥》: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矢也!
Strange that we should be slow to recognise their sageness and wisdom in the bars of the cangue, and their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in the rivets of the fetters and handcuffs! How do we know that Zeng and Shi are not the whizzing arrows of Jie and Zhi?
康熙字典·》:又《集韻》或作謞誟嘮呼。
莊子集解·外篇》: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矢也!向云:「嚆矢,矢之鳴者。」
海國圖志·卷二十七》:其本國並無此名,謂胡祆之即祆神,祆神之即天神祆字,本中國人所造,西土不同文,安得有此等字,而屬之大秦似也拂菻自漢初隸羅馬,至唐時乃為阿剌伯所奪,是即耶穌教之矢也。
冊府元龜》:晁暌岳淳菰,倍諏偈。
授經圖義例·提要》:然朱彛尊《經義考》未出以前,能條晰諸經之源流者,此書實為之矢。
讀四書大全說》:其流弊則為庸臣逢君者之矢;其根原差錯則與墨氏二本同矣。
白蘇齋類集》:所以湔挽頹習,衣被時賢,洗千古而空之,揭吾道以行天者,其以為盡宋儒力乎,無亦仲淹氏為之矢矣。
讀通鑑論·卷二十三》:推其本原,劉文靜實為厲階,僅免於危亡,且為愚夫取滅之矢,不亦悲乎!
陳檢討四六·卷十五》:注:矢也。
牧齋初學集》:傳語級鷚扳輳沙才董白一時回。
莊子集解·外篇》: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矢也!向云:「嚆矢,矢之鳴者。」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