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726

同義字
正體字

部首:+ 5筆 = 共10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84第15 康熙字典: 頁805第17 辭海: 卷9頁5020第3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85第09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國語發音: ㄗˋ
粵語發音:zi6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眦:睚眦。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目部·》眦:《類篇》與眥同。
反切:七懈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corner of the eyes, eyesockets

原典出處

史記·刺客列傳》:夫賢者以感忿睚之意,而親信窮僻之人,而政獨安得嘿然而已乎!
三國志·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衆,睚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群書治要·》:降及宣帝,興於仄陋,綜覈名實,知世所病,以為吏數變易,則下不安業,久於其事,則民服教化,其有治理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是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漢世良吏,於茲為盛,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漢初至今,三百餘年,俗浸彫敝,巧僞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典城百里,轉動無常,各懷一切,莫慮長久,謂殺害不辜為威風,聚斂整辯為賢能,以修己安民為劣弱,奉法循理為不治,髠鉗之戮,生於睚,覆尸之禍,成於喜怒,視民如寇讎,税之如豺虎,監司見非不舉,聞惡不察,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期月,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據實,虛誕者獲譽,拘檢者離毁,州宰不覆,競共辟召,或考奏捕治,而亡不受罪,會赦行賂,復見洗滌,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故使奸猾枉濫,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特選横調,紛紛不絕,送迎煩費,損政傷民,和氣未洽,灾眚不消,咎皆在此,臣愚以為鄕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寬其負算,增其秩禄,吏職滿歲,宰府州郡,乃得辟舉,如此,威福之路塞,虛僞之端絕,送迎之役損,賦斂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寧其所。
藝文類聚·嘲戲》:曩者王塗蕪穢,周失其馭,侯伯方軌,戰國橫騖,當此之時,搦杇磨鈍,鉛刀皆能一斷,商鞅挾三術以讚孝公,李斯奮,時務而要始皇,彼皆躡風塵之會,履顛沛之勢,朝為榮華,夕而憔悴,福不盈,禍溢於世,且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韓設辯而徼君,呂行詐以賈國,說難既酋,其身乃囚,秦貨既貴,厥宗亦墜,方今大漢,洒掃群穢,夷險芟荒,廓帝紘,恢皇綱,基隆於羲農,規廣於黃唐,其君天下也。
廣韻·》:睚:目際又睚怨也,五懈切,又五佳切,一。
太平廣記·羊聃》:恃國姻親,縱恣尤甚,睚之嫌。
康熙字典·十三》:《張衡·西京賦》睚蠆芥。
清稗類鈔·技勇類》:時與大喦談藝,常不及,而受其睚,由是怨之,逡巡二十年。
山西通志》:明亟返,㑹衆尾賊,道渇,明紿衆曰:「至百里,亭有井,至則索賊不獲,目俱裂」。
白孔六帖·卷六十四》:寒暑在廬,柳宗元夀州孝門銘:陷膺腐,寒暑在廬。
陝西通志·卷七十六》:臣請入,噲即帶劍擁盾入,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盡裂。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相以來,恃其權寵,乗間肆毒,睚之私,無有不報,帝覺其所譖毀者...
通志·卷一百四十二》:及僧辯見害,兄弟抽刀裂,志在立功,俱逃就兄嗣徽,宻結南豫州刺史任約與僧辯故舊,圗陳武帝。
御定淵鑑類函》: 豈失賢於睚? 小白:用管仲是捨射鈎之讐。
資治通鑑》:然為相頗任愛憎,一飯之恩、睚之怨必報,人以此少之。
山堂肆考》:范雎一飯之德,必償睚之讎,必報父事王陵。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助成黨論之人,偶乖迎合,以至睚京卞,欲終廢之故,借黨籍以報怨...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