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B51

說文小篆

正體字

部首:+ 6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54第41 頁457第7 康熙字典: 頁883第09 辭海: 卷1頁0134第03 GSR: 第1019.c 漢語大字典: 卷5頁2963第05
表面結構:上:𥫗,下:。 Component of: 𣽆 𥯹 𥰺 𥳎
國語發音:zhú zhù ㄓㄨˊ ㄓㄨˋ
粵語發音:zuk1
說文解字:竹部》筑:以竹曲五弦之樂也。从竹从𢀜。𢀜,持之也。竹亦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筑:水名出房陵漢有筑陽縣蕭何妻封邑也。
廣韻·入聲··》筑:筑似箏十三弦髙漸離善擊筑。《說文》曰:以竹爲五弦之樂也,,又《爾雅》云:筑拾也,又音逐水名。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竹部·》筑:《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竹。《說文》筑,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釋名》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風俗通》狀如瑟而大頭,安絃,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細項。《廣韻》筑似箏而十三絃。《史記·荆軻傳》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於市中。又《爾雅·釋言》筑,拾也。《註》謂拾掇。《疏》《金縢》云: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馬融云:起其木,指其禾。又《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𠀤音逐。《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筑陽縣。《註》筑音逐。《水經注》沔水南過筑陽縣東,筑水出自房陵東,過其縣。《集韻》或作𣽆。
反切:直六 (《廣韻·入聲··》) 張六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ancient lute; build

原典出處

禮記·月令》:是月也,可以城郭,建都邑,穿竇窖,修囷倉。
In this month it is allowable to rear city and suburban walls, to establish cities and towns, to dig underground passages and grain-pits, and to repair granaries, round and square.
史記·五帝本紀》: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倉廩,予牛羊。
Yao gave Shun clothes made of fine grass-cloth, and a lute, and built him a granary and shed for his oxen and sheep.
論衡·書虛》:後高漸麗復以擊見秦王,秦王說之。
風俗通義·》:謹按:《禮·樂記》:「五絃,身也。」
國語·吳語》:臺于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
戰國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
春秋公羊傳》:之譏,毀之譏。
漢書·景十三王傳》:漢使者視憲王喪,梲自言憲王病時,王后、太子不侍,及薨,六日出舍,太子勃私姦、飲酒、博戲、擊,與女子載馳,環城過市,入獄視囚。
東觀漢記》:光武大會真定,自擊
後漢書·禮儀下》:壎一,簫四,笙一,箎一,柷一,敔一,瑟六,琴一,竽一,一,坎侯一。
燕丹子·卷下》:高漸離擊,宋臆和之
西京雜記·第一》: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
周禮·春官宗伯》:及果,煮。
焦氏易林·中孚之》:困:武陽漸離,擊善歌。
說文解字·艸部》:从艸,省聲。
爾雅·釋言》:,拾也。
釋名·釋樂器》:,以竹鼓之,柲之也。
急就篇》:竽瑟空侯琴箏。
顏氏家訓·書證》:應劭風俗通云:「太史公記:『高漸離變名易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有客擊,伎癢,不能無出言。』」
水經注·易水》:高漸離擊,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髮皆衝冠。
三國志·弁辰傳》:有瑟,其形似,彈之亦有音曲。
藝文類聚·懷舊》:《漢書》曰:高祖過沛,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酒酣,自擊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通典》:壎一,簫四,笙一,箎一,柷一,敔一,瑟六,琴一,竽一,一,坎侯一
意林·燕丹子三卷》:漸離擊,宋意和之
廣韻·》::水名出房陵漢有陽縣蕭何妻封邑也。
太平御覽·》:又曰:高祖過沛,擊自為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太平廣記》:東隣女彈箏擊者誰。
康熙字典·十九》:蓋南陽酇邑爲漢隂縣,旁有水,古曰陽。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