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093

說文小篆

部首:+ 3筆 = 共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81第1 康熙字典: 頁973第21 辭海: 卷1頁0892第01 GSR: 第742.y 漢語大字典: 卷3頁2046第02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𤟂
國語發音:huāng ㄏㄨㄤ
粵語發音:fong1
說文解字:肉部》肓:心上鬲下也。从肉亡聲。《春秋傳》曰:「病在肓之下。」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肓:心上鬲下。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肉部·》肓:《唐韻》《集韻》𠀤呼光切,音荒。《說文》心上鬲下也。《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註》鬲也。
反切:呼光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region between heart and diaphragm

原典出處

說苑·辨物》:又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為醫也,搦腦髓,束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為生人,故曰俞柎。」
韓詩外傳·卷三》:上材恤下,則不作。
春秋左傳》: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前漢紀·高后紀》:若夫膏之疾。
後漢書》:休善歷筭,與其師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難二傳,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穀梁廢疾。
說文解字·肉部》::心上鬲下也。
釋名·釋疾病》:,茫也,茫茫無所見也。
黃帝內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
世說新語·文學》:樂歎曰:「此兒胸中當必無膏之疾!」
抱朴子·論仙》:衆煩攻其膏,人鬼齊其毒恨。
水經注·濟水》:澤有濛淀、陂。
群書治要·昌言》:此為疾痛,在於膏,此為傾危,比於累卵者也。
藝文類聚·司徒》:又曰:王戎代王渾為司徒,高選長史西曹掾,委任責成,形狀短陋,而目明澈,威儀不足,常乘馬轝,無日不出,以象牙筭晝夜筭計家財,遠及田牧,性又儉,不能善自奉養,飲食通財不外出,天下之人謂之膏之病。
論語注疏·序解》:破許慎《五經異義》,針何休《左氏膏》,發《公羊墨守》,起《穀梁廢疾》,可謂大儒。
西遊記》:太宗道:「病勢已入膏,命將危矣,如何保得?」
三國演義》:表曰:「我病已入膏,不久便死矣。」
金瓶梅》:先診了脈息,說道:「官人乃是酒色過度,腎水竭虛,太極邪火聚於慾海,病在膏,難以治療。」
廣韻·》::心上鬲下。
太平御覽·司徒下》:性又至儉,不能善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之人謂之膏之病。
太平廣記·杜子春》:則子貧在膏矣。
朱子語類》:琮起謝云:「先生教誨之言,可謂深中膏,如負芒刺!」
郁離子·自諱自矜》:是故君子之修慝辨惑,如良醫之治疾也,針其膏,絕其根源,然後邪淫不生。
紅樓夢》:寶玉只顧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
全唐詩》: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救已遲。
康熙字典·》:荒:〔古文〕𠃤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光切,音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