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FA11

部首:+ 9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康熙字典: 頁316第38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原典出處

畿輔通志·卷一百五》:為夫守義,而康女志不得伸,遂嶇不負其義以死。
大清一統志·卷二十四》:神仙山在延慶州東永寧城東北二十五里,徑路嶇其上,平衍舊有神仙寨髙山在延慶州東四海冶堡北三里,以髙聳獨峙而名黒頭山在延慶州東四海冶堡東三十里。
欽定續通典》:呂宋居東南海中,在臺灣、鳯山沙馬之東南,俗少爭訟,出入佩刀自衛。
明文海·卷二十》:星軺西邁兮,上黨古城,山路嶇兮夕抵長平。
古詩紀·卷六十四》:邂逅相逢值,嶇交一言,一言不容多,伏軾問君家。
湖廣通志·卷七十七》:《荊州圗記》:江夏郡所治,其西南角,因磯為髙墉枕流,上則迴眺山川,下則激浪嶇,是曰黃鵠磯。
萬姓統譜·卷七十五》:時羣盜蜂起,嶇至郡,金兵來攻,由誠與判官趙令佳同心誓守,城陷,俱被執,不屈,死之。
山西通志·卷八十六》:河東山路嶇,轉運最難,驢䭾車載,半出人力,非若淮、浙順風揚帆一㵼千里,舳艫相接,便於夾帶也,並請題豁,以甦困苦」。
明詩綜·卷二十三》:嶇蜀道馬行,遲到處空山。
滇略·滇略卷八》:十二九華九巘缺巒安足擬。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