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齒》

Library Resources
1 齒:
《說文》曰:齔,毀齒也。男生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生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音引

2 齒:
《釋名》曰:齒,始也,少長之別,始乎此也。以齒食多者長,食少者幼也。

3 齒:
《禮》曰:毋刺齒。□□容止也。
又曰:濡肉齒決,決,猶斷也。乾肉不齒決,壑宜用乎!
又曰:高子皋之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嘗見齒,言笑之微。君子以為難。

4 齒:
《左傳》曰:陳僖子使召公子陽生,立之。將盟,遂誣鮑子曰:「子之命也。」鮑子曰:「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孺子,荼也。景公常銜繩為牛,使荼牽之,荼頓地,折其齒也。

5 齒:
《詩·碩人》曰:齒如瓠犀。

6 齒:
又《閟宮》曰:既受多祉,黃發兒齒。

7 齒:
《公羊傳·莊公》曰:仇牧聞閔公弒,趨而至,遇之于門,手劍而叱之。宋萬臂摋仇牧,碎其首,齒著乎門闔。側手曰假。□袁葛切。

8 齒:
《春秋玄命苞》曰:武王駢齒,是謂剛強。取象參房,誅害以從天心。宋均注曰:房為明堂主布政,參為大辰主斬刈,兼此二者,故重者為表。

9 齒:
《孝經鉤命決》曰:夫子駢齒。像鉤星也。

10 齒:
《史記》曰:顏回年二十九,發盡白,齒早落。
又曰:范雎事魏中大夫須賈,賈使齊,雎從,齊襄王聞雎辯,賜金及牛酒,賈以為雎持魏事告齊,故得饋。以告魏相,魏齊大怒,使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佯死。

11 齒:
《漢書》曰:張蒼無齒,惟飲乳,百有餘歲而卒。

12 齒:
謝承《後漢書》曰:豫章項誦,字叔和,為郡主簿。太守為屬縣所誣,章誦詣獄證,要引刀自掾,音斷。血出滂流,齒皆墮地。太守獲免。

13 齒:
《晉書》曰:溫嶠先有齒疾,疾因拔齒,中風而卒。
又曰:成帝杜皇后少有姿色,長猶無齒,有求昏者輒中止。及帝納采,一夜齒盡生。
又曰:謝鯤鄰家有美女,鯤調之,女以梭投鯤,折其兩齒。世俗為之謠曰:任作達不已,幼輿折齒。「幼輿,鯤字也。

14 齒:
《山海經》曰:黑齒國,為人黑齒。

15 齒:
《河圖矩起》曰:帝嚳駢齒。宋均曰:所以駢齒,齒星位。

16 齒:
《白虎通》曰:帝嚳駢齒,上法日參。秉度成紀,以理陰陽。

17 齒:
《抱樸子內篇》曰:或問堅齒之道,答曰:「養以華池,漱以濃液,永不動;次則服靈非散,既脫更生。」

18 齒:
楊泉《物理論》曰:夫齒者,年也,身之寶也。藏之斧鑿,所以調諧五味,以安性氣者也。

19 齒:
《神仙傳》曰:老君疏齒。

20 齒:
《神仙服經》曰:服神丹三百歲,齒化為石。

21 齒:
《王閎本事》曰:閎為瑯琊太守,張步欲誅之。閎出東武城門,馬奔,墮車折齒。閎心惡,移病歸府,遂得免。

22 齒:
《字林》曰:䶜,牛于切。齒不相值也。齼,初舉切。齒傷酢也。咬、嚙、噬也。齨,音舅。老人齒如臼也。

23 齒:
《段國沙州記》曰:國人年五十以上四齒皆落,將由地寒多障氣也。

24 齒:
《異物志》曰:屠移在海外,以草染齒,因號黑齒。

25 齒:
《袁子正書》曰:山梁氏泥于西,屠而漆其齒。

26 齒:
《世說》曰:孫子荊少時欲隱語,王武子曰:「吾當枕石漱流。」誤云「漱石枕流。」王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又曰:王子猷詣謝玄,林公先在坐。王曰:「若林公髮鬢并全,神情當復勝此?」謝曰:「唇齒相須,不可偏亡。」

27 齒:
《琴操》曰:聶政父為韓王冶劍,過期不成,王殺之。時政未生,及長,入太山,遇仙人,學鼓琴,漆身為厲,吞炭變音,七年琴成。入韓,逢其妻,從買櫛,對妻而笑,妻泣曰:「君何以似政齒?」政乃入山,援石擊落其齒。

28 齒:
《楚辭》曰:美人皓齒嫮以姱。

29 齒:
《臨海水土志》曰:夷州人俗,女曰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齒。

30 齒:
宋玉《登徒子賦》曰: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31 齒:
司馬相如《上林賦》曰:皓齒粲爛。

32 齒:
張協《禊賦》曰:清哇發於素齒。

URN: ctp:n3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