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雨》

Library Resources
1 雨:
《爾雅》曰:暴雨謂之凍,小雨謂之霢霂,久雨謂之霪,霪謂之霖。

2 雨:
《管子》曰:春秋祭五政。一曰:論幼孤,赦有罪。二曰:賦爵列,授祿位。三曰:修溝洫,復亡人。四曰:治封疆,正阡陌。五曰:無殺麑●,無絕華萼,五政苟時,春雨乃來。

3 雨:
《尸子》曰:神農氏治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為行雨,旬為穀雨,旬五日為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咸利,故謂之神。

4 雨:
《東觀漢記》曰:沛獻王輔,善京氏易,永平五年,少雨,上御雲臺卦,自以周易林占之。其繇曰:蟻封穴戶,大雨將至,以問輔。輔曰:蹇,艮下坎上,艮為山,坎為水,山出雲為雨,蟻穴居,時雨將至,故以蟻為興居。

5 雨:
黃子發《相雨書》曰:常戊申日,候日欲入時,日上有觀雲,不問大小,視四方黑者大雨,青者小雨。

6 雨:
《戰國策》曰: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曰: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事具獵部。

7 雨:
《楚辭》曰:雷填填兮雨冥冥,令飄風兮先駈,使凍雨兮灑塵。

8 雨:
《尚書大傳》曰:天之無烈風淫雨,意中國有聖人乎。淫雨謂之霖。

9 雨:
《河圖帝通紀》曰:雨者,天地之施也。

10 雨:
《曾子》曰:天地之氣和則雨。

11 雨:
《山海經》曰: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12 雨:
《尚書洪範》:休徵,曰肅時雨若。君仁敬則時雨從之。

13 雨:
《毛詩》曰:有渰萋萋,興雲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又曰:月離于畢,俾滂沱矣。

14 雨:
《左氏傳》:衛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甯莊子曰:昔周饑,剋殷而年豐,今邢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從之,師興而雨。

15 雨:
《家語》曰:齊有一足之鳥,飛公朝,下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遣使訪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臂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將有水為災。

16 雨:
《老子》曰:驟雨不終日。

17 雨:
《春秋說題辭》曰:一歲三十六雨,天地之氣宣,十日小雨,應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運也。

18 雨:
《山海經》曰:羽山其上多雨,而符陽之山多怪雨,雲風之所出也。

19 雨:
《莊子》曰:時雨降矣。而猶浸灌,不亦勞乎。
又曰:宋景公時,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祠乃雨。公下堂頓首曰:吾所以求雨,將自當之,言未卒,天下大雨方千里者何,德於天而惠於民也。

20 雨:
《六韜》曰:文王問散宜生,卜伐殷,吉乎。曰:不吉,鑽龜,龜不兆,數蓍,蓍不交而如折,將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行之日,幟折為三。散宜生曰:此凶,四不祥,不可舉事。太公進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是洗濯甲兵也。

21 雨:
《鹽鐵論》曰:周公太平之時,雨不破塊,旬而一雨,必以夜。

22 雨:
《列仙傳》曰: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事具仙部。

23 雨:
謝承《後漢書》曰:百里嵩為徐州刺史,境遭旱,嵩行部,傳車所經,甘雨輒至。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24 雨:
《管輅別傳》曰:輅過清河太守,時天旱。輅曰:今夕當雨,樹中已有少女微風,樹間又有陰鳥和鳴,又少男風起,眾鳥亂翔,其應至矣。須臾,風雲興,玄氣四合,大雨注傾。

25 雨:
《風俗通》曰:玄冥,雨師也。

26 雨:
《論衡》曰:道至天者,祥風起,甘雨降,雨霽而陰曀者,謂之甘雨。

27 雨:
《風土記》曰: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

28 雨:
《益部耆舊傳》曰:趙瑤為閬中令,遭旱,請雨於靈星,應時大雨。

29 雨:
《楚國先賢傳》曰:樊英忽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後有從蜀郡來者,云是日大火,須臾大雨,火遂滅。事具火部。

30 雨:
【詩】《魏陳王曹植喜雨詩》曰:天覆何彌廣,苞育此群生,棄之必憔悴,惠之則滋榮,慶雲從北來,鬱述西南征,時雨中夜降,長雷周我庭,嘉種獲膏壤,登秋畢有成。

31 雨:
《魏阮瑀詩》曰:苦雨滋玄冬,引日彌且長,丹墀自殲殪,深樹猶沾裳,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傷,登臺望江沔,陽侯沛洋洋。

32 雨:
《晉張載霖雨詩》曰:霖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墜,何以解愁懷,置酒招親類,悲歌結流風,逸響迴秋氣。

33 雨:
《晉張協苦雨詩》曰:黑蜧躍重川,商羊舞野庭,飛廉應南箕,豐隆迎號屏,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霖瀝過二旬,散漫亞九齡,階下伏泉踴,堂上水苔生,尺燼重尋桂,紅粒貴瑤瓊。
又《雜詩》曰:金風扇素節,丹霞啟陰期,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寒花發黃彩,秋草含綠滋。
又《雜詩》曰:朝霞迎白日,丹氣臨陽谷,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

34 雨:
《晉傅玄詩》曰:徂暑未一旬,重陽翳朝霞,厥初月離畢,積日遂滂沱,屯雲結不解,長溜周四阿,霖雨如倒井,黃潦起洪波,湍深激牆隅,門庭若決河,炊爨不復舉,灶中生蛙蝦。

35 雨:
《宋謝莊喜雨詩》曰:鵝起知風舞,礎潤識雲流,洌泉承夜湛,零雨望晨浮,合穎行盛茂,分穗方盈疇。

36 雨:
《宋謝惠連喜雨詩》曰:朱明振炎氣,溽暑扇溫飆,羨彼明月輝,離畢經中宵,思此西郊雲,既雨盈崇朝,上天愍憔悴,商羊自吟謠。

37 雨:
《宋鮑照喜雨詩》曰:營社達群陰,屯宮掩積陽,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彌木抽翠條,炎卉耀朱芳,關市欣九賦,京廩開萬箱。
又《苦雨詩》曰:連陰積澆灌,滂沱下霖亂,沉雲日夕昏,驟雨淫朝旦,蹊濘走獸希,枝寒鳥飛晏,密霧冥下溪,聚雲屯高岸。

38 雨:
《齊謝朓觀雨詩》曰: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39 雨:
《梁簡文帝賦得入階雨詩》曰:細雨階前入,灑砌復沾帷,漬花枝覺重,濕鳥翻飛遲,儻令斜日照,併欲似遊絲。

40 雨:
《梁孝元帝詠細雨詩》曰:風輕不動葉,雨細未沾衣,入樓如霧上,拂馬似塵飛。

41 雨:
《梁劉苞望夕雨詩》曰: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緣階起素沫,竟水散圓文,河柳低未舉,山桃落已芬,清樽久不薦,淹流遂待君。

42 雨:
《梁虞蹇擬雨詩》曰:清風送涼氣,薄暮蕩炎氛,虹照漣漪水,電出嵯峨雲,落暉散長足,細雨織斜文。

43 雨:
《梁劉孝綽秋雨臥疾詩》曰:賈君徭役少,潘生民務稀,及此同多暇,高臥掩重闈,寂寂榆桑晚,滂沱曀不晞,電隙時光帳,風簾乍扣扉。

44 雨:
《梁劉孝威和皇太子春林晚雨詩》曰: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電舒長男氣,枝搖少女風,葉珠垂滴水,檐繩下溜空,蝶濡飛不颺,花沾色更紅,明離信養德,能事畢春宮,誰堪偶鳳吹,唯有浮丘公。又望雨詩曰:清陰蕩暄濁,飛雨入階廊,瞻空亂無緒,望霤耿成行,交枝含晚潤,雜葉帶新光,浮芥離還聚,沿漚滅復張,浴禽飄落毳,亂荇散餘香,寄言楚臺客,雄風詎獨涼。

45 雨:
《梁庾肩吾從駕喜雨詩》曰:西岳浮樽桂,東皇事浴闌,赦詔還京兆,歸神出灌壇,濕風含洒氣,陰雲助麥寒,典農欣受職,治粟喜當官,復此隨車雨,民知天可安。

46 雨:
《梁朱超對雨詩》曰:當夏苦炎埃,習靜對花臺,落照依山盡,浮涼帶雨來,重雲吐飛電,高棟響行雷,灑樹輕花發,滴沼細萍開,泛沫榮階草,奔流起砌苔。

47 雨:
《北齊劉逖對雨有懷詩》曰:重輪宵犯畢,行雨旦浮空,細落疑含霧,斜飛覺帶風,濕槐仍足綠,沾桃更上紅,無由似玄豹,縱意坐山中。

48 雨:
《周庾信和趙王喜雨詩》曰:玄霓臨日谷,封蟻對雲臺,投地欲起電,倚柱稍驚雷,白沙如濕粉,蓮花類玉杯,驚鳥灑翼度,濕鴈斷行來,浮橋七星起,高堰六門開,厥田終上上,原野自莓莓。
又《喜雨詩》曰:離光初繞電,震氣始乘雷,雲逐魚鱗起,渠隨龍骨開,崩沙雜水去,臥樹擁槎來,嘉苗雙合穎,熟稻再含胎。
又《對雨詩》曰:繁雲猶暗嶺,積雨未開庭,階含侵角路,鑊滿溜疏萍,濕楊生細椹,爛草變初螢,徒勞看蟻封,無事祀靈星。

49 雨:
《陳陰鏗閑居對雨詩》曰:四溟飛旦雨,三徑絕來遊,震位雷聲發,離宮電影浮,山雲遙似帶,庭葉近成舟,茅簷下亂滴,石竇引環流,寄言一高士,如何麥不收。
又詩曰:蘋藻降靈祗,聰明諒在斯,觸石朝雲起,從星夜月離,八川奔巨壑,萬頃溢澄陂,綠野含膏潤,青山帶濯枝,嘉禾方合穎,秀麥已分岐,寄語紛綸學,持竿詎必知。

50 雨:
【賦】《魏文帝愁霖賦》曰:脂余車而秣馬,將言旋乎鄴都,玄雲黯其四塞,雨濛濛而襲予,塗漸洳以沉滯,潦淫衍而橫湍,豈在余之憚勞,哀行旅之艱難,仰皇天而太息,悲白日之不暘,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末光。

51 雨:
《魏陳王曹植愁霖賦》曰:迎朔風而爰邁兮,雨微微而逮行,悼朝陽之隱曜兮,怨北辰之潛精,車結轍以盤桓兮,馬躑躅以悲鳴,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瞻沉雲之泱漭兮,哀吾願之不將。
又《愁霖賦》曰:夫何季秋之淫雨兮,既彌日而成霖,瞻玄雲之晻晻兮,聽長霤之淋淋,中宵夜而歎息,起飾帶而撫琴。

52 雨:
《魏應瑒愁霖賦》曰:聽屯雷之恆音兮,聞左右之歎聲,情慘憒而含欷兮,起披衣而遊庭,三辰幽而重關,蒼曜隱而無形,雲曖曖而周馳,雨濛濛而霧零,排房帳而北入,振蓋服之沾衣,還空床而寢息,夢白日之餘暉,惕中●而不效兮,意悽悷而增悲。

53 雨:
《晉潘尼苦雨賦》曰:氣觸石而結蒸兮,雲膚合而仰浮,雨紛射而下注兮,潦波湧而橫流,豈信宿之云多,乃踰月而成霖,瞻中塘之浩汗,聽長霤之涔涔,始蒙瀎而徐墜,終滂霈而難禁,悲列宿之匿景,悼太陽之幽沉,雲暫披而驟合,雨乍息而亟零,旦漎漎以達暮,夜淋淋以極明,黿鼉遊於門闥,蛙蝦嬉乎中庭,懼二源之并合,畏黔首之為魚,處者含瘁於窮巷,行者歎息於長衢。

54 雨:
《晉陸雲愁霖賦》曰:在朱明之季月,反極陽之重陰,興介丘之膚寸,墜崩雲之洪沉,谷風扇而攸遠,苦雨播而成淫,天泱漭以懷慘,民嚬蹙而愁霖,於是天地發揮,陰陽交激,萬物混而同汲,玄黃浩而無質,雷憑虛以振庭,電凌牖而曜室,霤鼎沸以駿奔,潦風馳而競疾,豈南山之暴躋,將溟海之暫溢,毒其雨之未晞,悲夏日之方永,瞻大晨以積息,仰天衢而引領。

55 雨:
《晉傅咸患雨賦》曰:夫何遠寓之多懷,患淫雨之有經,自流火以迄今,歷九旬而無寧,庶太清之垂曜,睹日月之光明,雲乍披而旋合,霤暫輟而復零,將收雷之要月,棄嘉穀於已成,前渴焉而不降,後患之而弗晴,惟二儀之神化,奚水旱之有并,湯亢陽於七載兮,堯洪汎乎九齡,天道且猶若茲,況人事之不平。
又《喜雨賦》曰:於是祀融熾景,羲和警轡,亢陽火憤,野無生類,悠悠億兆,同茲慘悴,伊我皇之仁德兮,配燾育於二儀,屢刻躬而勤政兮,廣請禱於靈祗,孰謂天高,其聽不遼,孰謂神遠,厥應孔昭,潔齊致虔,于茲三朝,陰鬱怫而騰起,陽菴薆而自消,飛廉扇谷風之翼翼,靈嶽興慶雲之飄颻,遂乃重陰四會,溟邈無垠,方中降雨,亙夜迄今,生我百穀,粒我蒸民,昔洪水滔天於唐堯之朝,亢旱為災於殷湯之世,下民其咨,莫能俾乂,歷稔九七,僅免斯害,猶以疇咨為美談,躬禱為勳代。

56 雨:
《晉成公綏陰霖賦》曰:百川泛濫,潢潦橫流,沉灶生鼃,中庭運舟。
又《時雨賦》曰:兩儀協合,二氣煙熅,洪川起波,名山興雲。

57 雨:
《宋傅亮喜雨賦》曰:惟二儀之順動,數有積而時偏,墊襄陵於唐籍,慼雲漢於周篇,匪叔葉之或遘,在盛王其固然,伊元嘉之初載,肇休明於此年,懿玉燭之方熙,慍積陽之獨愆,涸涼泉於井谷,委嘉穎於中田,嗟我皇之翼翼,悵臨朝而輟娛,踵沖謙於禹湯,協至誠於在余,且東作之未晏,庶雨露之夙濡,遵懸子徙廛,尤魯侯之焚巫,祗桑林之六禱,修季宰之再雩,誠在幽其必貫,感何遠而不孚,聆晨鸛於高垤,候宵畢於天隅,發曾雲於觸石,晦重陽於八區,春霆殷以遠響,興雨霈而載塗,灑豐浸於中疇,覃餘潤於嘉蔬,殷嗇人於菑畝,衍將繁於中衢,嗣良頌於多稔,兆嘉夢於樵漁,矧具臣之逢運,又均休而等虞,陶曲成於暮稔,金歸駕於董疏。

58 雨:
《梁張纘秋雨賦》曰:霢霂興乎爽節,膚寸起於曾岑,乃娛情而脫體,猶冬陽與夏陰,褰南帷以寓目,敞北戶而披衿,商律戒於茲辰,涼雨感而已作,甘泉集而溟溟,油雲興而漠漠,溫飆革於早暮,炎涼改於今昨,乍斜檐而上階,或從風而灑幕,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疏落,淥池泛澹,員波儵爍,低昂弱篠,葳蕤叢薄。

URN: ctp:n54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