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八

《卷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中州集》巻八
3
金 元好問。 編
4
邢內翰《具瞻》一首
5
具瞻,字嵓夫,遼西人。天㑹二年進士。與吳、蔡為文章友,仕至翰林待制。
6
出塞
7
樓外青山半夕陽寒鴉翻墨㸃林霜平沙細草三千里,一笛西風人斷腸。
8
王太常繪一首
9
繪,字質夫,濟南人,天㑹二年進士。武陟道中詩云:「梧葉重勝迎日露,蕎秧薄要䕶霜雲」。人頗稱之。仕至太常卿,有注太白詩》行於世。
10
《江天秋晚圖》
11
萬頃波間踏浪兒》、《瀟湘秋晚趂歸時,四山紅葉風聲健,散入儂家欵乃詞。
12
王禮部競》一首
13
競,字無競,安陽人。宋末登科,仕國朝,至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㫖,年六十四。大定四年卒。無競善作大字字,或廣長丈餘,而結宻如小楷,京都宮殿題牓皆其筆,趙禮部以為古今第一手唯党篆,差可配耳。一孫名道通,字彥深,今為黃冠師。
14
奉使江左,讀同官蕭顯之《西湖行記》,因題其後「雲烟濃淡,費臨摹行記,看來即畫圖雲夢,不妨吞八九,筆頭滴水了西湖。
15
杜佺一首
16
佺字真卿,武功人。宋末有詩名於闗中。兒時嘗作藥名詩,有「杜仲吾家好,弟兄,自然同姓又同名」之句,及以五言百韻上乾州通判馬涓涓,大加賞異。阜昌中,登科涖官,亦有聲馬嵬太真墓,過客多題其詩甚多。道陵詔録其詩,得五百餘首,付詞臣第之。真卿詩在髙等舊有《錦溪集》,亂後不復見矣。子師楊亦能詩,尤工書翰,奉天,楊煥然云然。
17
馬嵬道。中
18
垂栁隂隂水拍堤,春晴茅屋燕争泥海棠正好東風惡狼藉殘紅送馬蹄。
19
邊轉運元勲二首
20
元勲,字輔臣,豐州人,後遷雲中。祖貫道,遼日狀元。輔臣,天㑹十年進士,終於河間路轉運使。與弟元鼎、元恕
21
望瀛臺。春望。
22
「晴雲如困栁如癡,丹杏開,殘碧草齊,一●望瀛臺下水,煖風遲,日浴鳬鷖」。
23
七夕
24
髙樓人散酒罇空,漫擬新文。送五窮,獨倚南窗。夜岑寂,一鈎涼,月下疎桐。
25
李寧州之翰》四首
26
字周卿,濟南人。宣和末,擢第人,有勸叅童貫可以徑至館職者,周卿謝絶之,國兵破洺州,縛見元帥,誘之使降,語及君臣之際,辭情慷慨,自分一死,帥憐之,遂被録用。後守寧州,䧟田侍郎珏黨籍,除名徙上京,遇赦復官,終于東平倅,有《漆園集》行於世。子靈石、尉謙。孫徳元,今在鄉里。
27
書呈仲孚。
28
造物固難,量誰能計?寒餓失馬乃為福,夢牛翻作禍長溪。霜練靜脩嶺,蒼龍臥魂夢。吾已安不勞歌,楚些題宻雲州學壁。
29
﨑嶇到此興,何堪,况復風謠意未諳,旅舍蕭條空自遣。胸懷磊落向誰談,留連暮雨侵疎牖。宛轉飛雲埽翠嵐,因憶林泉歸去好,一燈幽夢遶春潭。
30
中京遇因長老
31
天涯流落偶生還,古刹相逢語夜䦨。歎我歸途千里逺,喜君禪榻一身安。松聲不斷風吟細,月影無邊露氣寒。分手山堂更寥索,冷雲衰草伴征鞍。
32
嵗暮
33
休怪年來白髪新,天涯三載困埃塵。偶離沙磧窮陰地,收得桑榆老病身。對雪莫吟秦嶺句,撥醅且醉漢江春。此生自斷無餘事,何必區區問大鈞。
34
三興居士一首
35
三興居士,阜昌中人。
36
題平陰僧寺。
37
三吳家近水晶宮,行坐紅香緑影中。今日異鄉僧寺裏,一盆荷葉戰西風。
38
楊興宗一首
39
興宗,髙陵人。宋既渡江,故興宗有《龍南集,予同舍郎楊君美嘗見之。
40
出劍門。
41
嘔啞鳴艣下長川,萬疊青峰只眼前山鷓啄殘紅杏粉,杜鵑啼破緑楊烟夢迴蜀棧雲千片醉枕巴江月一船物色誰分杜陵老風騷,牢落劍南天。
42
趙亮功》一首
43
亮功,華州人。嘗監富平酒甘露寺。
44
鄭南峰下寺,泉石間疎篁飛雨度山閣閒,雲生野塘。簷前松子落㕑際,柏烟香,別後聞鐘磬,山隂空夕陽賈泳一首
45
泳字漢甫,洛陽人。
46
題安生僧寺并序
47
天㑹已酉,余甞與王化原、李端中同過是寺,屬兵厄,甫罹堂宇頽敝,繪素剝落,秋草野蔓,羅生堦上,盤桓終日間,闃其無聞時,風塵未靜,竊謂此地當日就丘墟,及今與端中復来,則寺有僧簡師矣,向之所見,頽者已完,葺剝者復嚴潔,鐘閣巍焉,石塔巋焉,庭樹鬱焉,皆向之所未有者也,因一讀舊題,已經五稔,自念五年之間,所向齟齬,十步九蹶,卒陷機穽,豈非禍患之来有積漸歟?抑得失行,止非人所能為歟?嗚呼!事去如夢,人生如寄,窮達相推,雖賢智有不能免焉者,顧余何足道哉?所不知者,他日過此寺之興廢,余之得喪悲歡,又何如也?續題一詩,「貽失路」者,共為一歎云:癸丑七月八日,題重來已是五年,㳺憂患相,仍欲白頭翻羨,亭亭兩竒樹,不知風雨過春秋」。
48
《元日能》一首
49
日能,不知何許人,與劉嵓老同時紅梅。
50
「天上瓊兒白玉肌吳籹畧約更相宜,認桃辨杏由君眼,自有溪風山月知」。嵓老同賦云:「一㸃清香透雲雪,是中那得杏花天」。評者謂二詩同意,而日能為工。
51
范墀一首
52
墀,字元涉,系出潁川。有詩話,行于世。和髙子初梅。
53
春風也自惜流,光只放寒梅,一樹芳玉粉,更妝前夜雪。口脂猶注昔年香,江湖昨夢誰同記,詩酒風流豈易忘。東閣何郎未全老,花枝休笑鬢絲長」。
54
王雄州仲通》一首
55
仲通,字逹夫,長慶人,天㑹六年進士。皇統中,陷田珏黨籍,編配五國,㑹赦還。世宗即位,復官,終于永定軍節度使。
56
送客:
57
措足疑無地,捫心幸有天,故人成邂逅,殘喘見哀憐,落日驚䰟外,孤雲淚眼邊。西歸萬里夢,今夕到君船,韓內翰汝嘉。一首
58
汝嘉,字公度,宛平人。父昉,遼末狀元仕國,朝至宰相,嘗作《武元聖徳神功碑》,為作者所稱。公度,皇統二年進士,累遷真定路轉運使,坐公事遷清州防禦使。召為翰林侍讀學士,卒。
59
寄元真同年。
60
十年塵土鬢,毛斑杖屨還來,踏故山葉,寄殘紅,春尚在,雲酣濕,翠雨仍慳,不堪倚樹追前事,更恐臨溪見病顔,一日暫來千日去,何時倦鳥得真還」。
61
王吏部啓一首
62
啓字希畢,大興人。正隆二年進士,累遷戸部員外郎、通州刺史。用宰相萬公薦,權右司郎中。章宗即位,不一嵗,遷工部侍郎,即以河南北路提刑使拜吏部尚書,使宋使還,出為絳陽軍節度使,致仕,還鄉里,與左丞董公㕘政,馬公、宣徽盧公、尚書郭公為九老㑹,年七十九卒。子師揚,字仲雄,南渡後,隠居崧山,時年已六十餘,經傳子史皆手自抄之,如健舉子結夏課,然希顔說仲雄在太學,同舍號為閉戸王先生,其謹厚蓋家法云:孫造字成叔,今居東平。
63
王右轄,許送酒,久而不到,以詩戲之,燕酒名髙四海傳,兵廚許送已經年,青看竹葉應猶淺,紅比榴花恐更鮮,枕上未消司馬渴,車前空墮汝陽涎,不如便約開東閤,一看長鯨吸百川」。
64
晁洗馬㑹一首
65
㑹,字公錫,髙平人,道院文元公之後。宣和末,中武舉,仕為太子洗馬。天眷二年,經義進士,為人美風儀,氣量宏博。澤人經靖康之亂,生徒解㪚,公錫稍誘進之,貧不能就舉者,必厚為津遣,在官下則分俸以給之。至于李承㫖致美,昆仲亦出其門,士論歸焉。歴虞鄉、猗氏、臨晉三縣令,以興平軍節度副使致仕,年七十八,終於家。詩號《●水集》。虞鄉縣齋云:「官況薄於重榨,酒●期近,似欲殘碁。王官谷云:「烟藏芳樹逺,雲補斷山齊」。鄉人至今傳之。孫國章,字公憲,李承㫖,外孫教授鄉里,樂於提誨諸生經指授者,肅然如在官府,進退拱揖,皆有可觀,蓋其家法云。
66
杜鵑
67
杜宇啼聲枕上來,一聲哀似一聲哀。千哀萬怨無今古,喚得行人若箇迴。
68
王內翰遵古》二首
69
遵古字元仲。父政,金吾衛上將軍。三子:遵仁、遵義。元仲其季也。元仲。四子:庭玉字子溫,內鄉令,終於同知遼州軍州事。庭堅字子貞,有時名。庭筠,字子端,庭掞字子文。
70
過太原、贈髙天益天益能作大字遼海渺千里風塵,今二毛。心雖如筆,正官不稱才。髙筦庫非君事,山林必我曺。相期老鄉國,拂石弄雲璈,野菊。           子貞。
71
鬬雞臺下秋風裏,白白黃黃無數花。日暮城南城北道半隨榛棘上樵車。
72
王汾州璹二首
73
璹字君玉,太原人。天眷二年進士。弟珙、器玉珦。汝玉,皇統九年同榜,家世業醫,有隂徳,聞里中嘗有金蠶金馬之瑞。君玉仕至汾陽軍節度使,鄉人榮之,號「三桂」。王氏行尚書省左右司郎中,仲澤,其從孫也。金馬在部掾。清卿房,迄今寶之。
74
游太寧寺。
75
西山踏破萬層青,與客攜壺上太寧。泉石有情容,避俗軒裳無術可逃形。雲縈屋角僧禪靜。露下松梢鶴夢醒。明日卻尋塵鏡去,曉●啼月若為聽。
76
王元仲海岳樓同諸公賦。    汝玉十二,珠欄倚半空元龍髙臥定誰雄,簷楹翠濕蓬,山雨,枕簟涼生弱水風,物色橫陳詩巻裏,雲濤飛動酒杯中,謫仙㑹,有騎鯨便,八極神,㳺路可通。
77
李特進獻可二首
78
獻可,字仲和,遼東人,太師、金源郡王石之子,太師,遼末狀元。仲和,世宗元妃之弟。大定十年,史紹、魚牓進士,歴州縣,入翰苑,累遷戶部員外郎,以事貶清水令,召為大興少尹,遷戶部侍郎,終於山東西路提刑使。衛紹王即位,以仲和元舅,贈特進道國公。子道安,特㫖符寶郎。
79
清水寒食感懷
80
桃花零亂栁成,隂人到春,深思更深,芳草戍樓,天不盡,異鄉寒食故鄉心。
81
召還,過故闗山。
82
過闗天日正晴明,誰道山神不世情,逺客得歸心緒別,隴瀧閒作斷腸聲」。
83
雷溪先生魏道明二首
84
道明,字元道,易縣人。父遼,天慶中登科,仕國朝為兵部郎中。子上逹、元真、元化、元道,俱第進士,又皆有詩學,元道最知名,仕至安國軍節度使。暮年居雷溪,自號雷溪子,有《鼎新《詩話》行於世。元道春興云:「燕來燕去烏衣巷,花落花開穀雨天,髙麗館偏涼亭云「涼」或作「梁」碧海,半彎蝸角國春風,十里鴨頭波中秋云:「丹桂知經幾寒暑,氷壺別是一山川」,其所得者也。
85
佛巖寺。
86
虎谷西垠北口南橫橋過盡,見松庵舊逰新夢猶能記般若真,如得徧㕘,霜圃擷蔬,充早供。石泉煮茗薦餘甘。殘年便擬依僧住過眼空花久已諳。
87
退食
88
竿頭犢鼻清貧在夢裏,槐安舊習空。退食歸來澹無事,水邊長嘯看晴虹。
89
《學易先生雷思》一首
90
思,字西仲,渾源人。天徳三年進士。大定中,任大理司直,持法寛平,至今稱之。仕至同知北京轉運使事,有《易解》行於世。弟志,字尚仲,亦第進士,仕至永定軍節度使。西仲季子淵,最知名。
91
食松子。
92
千巖玉立盡長松,半夜珠璣落雪風。休道東㳺無所得,嵗寒梁棟滿胸中。
93
王大尹翛一首
94
翛字翛然,范陽人。皇統二年進士。資稟鯁峭甫,入仕即以材幹稱。大定中,皇子曺王尹大興,翛然為少尹。王移鎮北門,復以同尹從之,前後多所䂓益,朝廷稱焉。遷咸平轉運使,改知瀋州,坐為怨家所誣,奪官。宰相有為辨理者,得鄭州防禦使。章宗即位,召拜禮部尚書,以選為大興尹。兩月政成發姦擊強,剖繁理劇,百年以來,無有出其右者。尋為䕶前者所排,繫獄累月,天子知其非罪,出之,翛然幅巾歸范陽。明年,起為定國軍節度使,致仕,卒。遺命無請諡,無立碑,然至今言名臣者必及焉。
95
烏子秀自左司員外郎左遷上京幕官,楚山白玉㸃蠅頭,正坐胸中有九流,同部吏郎皆五馬,不知山鬼解揶揄。
96
髙工部有鄰》一首
97
有鄰,字徳卿,遂城人,數嵗入小學,州將為子娶婦,驂御盈路,同舍兒竸觀之,徳卿讀書自若也。大定三年第進士,歴州縣,為尚書省令史,時相議詘,詞賦専明經,徳卿以賦有譎諌之義,反復詰難,竟得不罷爾。後擢第者,廷試時務,筞亦自徳卿發之。明昌初,累遷安國軍節度使,父飛狐令,某嘗尉南和,以公事活千餘人,徳卿實生是邑,父老有身及當時事者,扶杖迎勞,歡呼馬前,徳卿亦為立碑尉㕔,不踰月,子嵩猶子鑄同牓登科,時人榮之。泰和中,使宋,還,拜工部尚書致仕,卒。徳卿孝友亷介,長於吏事,所至興學校,敦風化,以儒雅自縁,飾耆舊,至今稱之。子嵓,字士瞻,第進士。季子嶷,字士美,正大初監察御史,最知名。
98
馬嵬
99
「事去君王,不奈何?荒墳三尺馬嵬坡,歸来枉為香囊,泣不道生靈淚更多」。
100
宋孟州楫二首
101
楫,字濟川,長子人。年十九,天徳三年擢第,除著作郎,母老,丐歸養,許之。泰和三年,以省掾從吏部尚書梁肅使宋,副趙王府長史。直臣獵淮上,射一虎斃之。濟川有詩記其事,語意俊拔,泗州守,刻石於鎮淮堂濟川,官至孟州防禦使。子元吉,字祐之,明昌二年進士。元圭字逹之,泰和三年進士,皆有名於時。曽孫●道,今在武陟。
102
還紫雲寺素扇,且題詩,其上吳綾,便靣小團團信手拈來亦厚顔,障盡驛塵三十里,卻還明月紫雲間」。
103
庭槐
104
庭槐先人手所植,再世清隂方,滿臺慚媿兒,孫種桃李花枝,凖擬當年開。
105
髙轉運徳裔》一首
106
徳裔,字曼卿,鶴野人。髙才博學,弱冠擢第,累遷登聞檢院、同知太府少監、平陽少尹、開州刺史、豐王傅。卒於西京路轉運使。工於為文,字畫尤有法,所題巻軸,今猶有存者。嘗以樗軒所書比之,氣韻形似無毫髪少異樗軒自望者甚髙,何至學曼卿乃暗與之合真異事也。子元道,殿中侍御史。
107
坐忘女》女環州,張氏年十三,異夢之後,坐忘已四年矣,贈詩者甚多,結習銷來,性自圓去,留元不間,人天消搖,自是忘形蝶枯,寂寧同委,蜕蟬無礙,真空常蕩蕩,若存餘息,尚綿綿立亡坐脫,皆㳺戲定力,何嘗有變遷。
108
《路冀州仲顯》一首
109
仲顯,字伯逹,冀州人,家世寒微,其母有賢行,教伯逹讀書。國初,賦學家有類書名節事者,新出價數十金,大家兒有得之者,輙私蔵之,母為伯逹買此書,撙衣節食,累年而後致戒,伯逹言:「此書當置學舍中,必使同業者皆得觀,少有靳固,吾即焚之矣」。伯逹,正隆五年進士,明昌初,授武安軍節度使,鄉人榮之。雲朔用兵,伯逹奉使江左,還獻賜幣以佐軍,未報而伯逹死,章廟,詔以所獻還其家夫人,傅氏曰:「此非吾夫意」,復上之,有司不聽,夫人付之州學,買上田二千畆有竒,以贍生徒,故相馬琪,徳玉時判州事,聞于朝,賜號成徳夫人。伯逹二子。鐸字宣叔,鈞字和叔,俱有名于時,宣叔為諌官,諌章廟元妃李氏出細㣲,不應上僣,有累聖徳,又其兄弟恃寵納賂,將有楊國忠之禍,坐謗訕除名,宣叔布衣還鄉里,傅夫人臨終,敕宣叔曰:「汝以憂國愛君,故極言直諌。天子明聖,特暫有所蔽,計他日必復起,汝前事須再言,勿有所顧藉也」。墓碑不之載,故表出之。
110
楊祕監釋迦,出山像。
111
自從此老出山隅,惱亂蒼生,底事無他日若逢楊處士,只教畫箇湼槃圖》」。
112
《張代州大節》一首
113
大節,字信之,五臺人。天眷中進士。與興陵有藩邸之舊,愛其真淳,甚倚重之。歴橫海軍節度使、咸平大興尹、吏部尚書、河東北路兵馬都總管。明昌初,請老,特授雁門節鉞,除其子嵓叟忻州刺史以榮其歸信之。好奨進士類,滄州徐韙、太原王澤、大興呂造經其指授,卒成大名,士論以風鑒歸之。嵓叟字夢弼,亦第進士,歴嵐、潞、懐三州節度,終於集慶軍屏山,謂吏事不及乃父,而以長厚見稱。子待舉臺掾,選授奉御。正大末,從車駕東狩,不知所終。孫紹祖在東平。
114
同新進士呂子成輩宴集,狀元樓鸚鵡,新班宴杏園,不妨老鶴也。乘軒龍津橋上,黃金牓三見門生是狀元。
115
趙轉運慤三首
116
慤字叔通,黃山先生,渢之父也。宋末,汪彥章任鄆州教官,叔通為學正,嘗預酬唱,故其詩文皆有源委。國初登科,仕至同知南京路轉運使事。
117
擬古
118
春風動地來依依,燒痕青王孫行不歸,離恨何時平翩翩。誰家兒曉獵開紅旌。彫弓揷,白羽怒馬懸朱纓圍合意氣雄,廝養厭庖烹。人生一春草,時至何足榮!君看五陵樹,日暮悲風生。
119
蜀山曉發
120
曉發蜀山道,山深人自迷。殘星數徽小,斜月一梳低。隔舍繰車響,遙林杜宇啼。區區事行役,何日得安栖。寒齋雪中,書呈許守。
121
剪水作花開,紛紛,天上來聲清偏傍竹艶冷,欲欺,梅積潤滋牟。麥餘膏,丐草萊,窮閻休歎息數日。是春囘郭,祕監長倩。一首
122
長倩,字曼卿,文登人。皇統丙寅經義乙科。仕至祕書少監,兼禮部郎中,修起居注,與施朋望、王無竸、劉巖老、劉無黨相友善。所撰石决明傳,為時人所稱。有《昆嵛集》,傳于世。子天驥。
123
義師院樷竹。
124
南軒移植自西壇痩玉亭亭十數竿得,法未應輸,老柏植根兼得近幽蘭,雖無穠艶包春色自許貞心老,嵗寒百草千花盡零落,請君來向此中看」。
125
郭録《事用中》一首
126
用中,字仲正,平陽人。大定七年進士,歴浮山簿、陜州録事,卒年三十一。有《寂照居士集》。郝子玉、毛牧逹、鄭仲康為之,引其賦醋魚云:「身臥不知雲子白,氣酣聊作木奴酸」。按《博物志》:西羌仲秋日取鯉子不去鱗破腹,以赤秫、米飯、鹽醋合糝之,逾月則熟,謂之秋鮓,故仲正云然。又《賦雪》云:「灞橋栁絮人千里,楚澤蘆花水半扉」。殊有詩人思致恨,不假之以年耳。
127
偶得:
128
叅徧樷林懶,出㳺指端孤月照髙秋,大千界裏閒窺掌,不二門中暗㸃頭,埽地燒香聊自遣,栽花種竹儘風流,荘䝉抵死談齊物,無物齊時也合休。
129
趙,太常之傑三首
130
之傑字伯英,大定人,本名宗傑,避諱改。大定十六年進士。歴西京提刑副使、棣州防禦使,終於太常卿。使宋,還言事云:「宋人文敝之極,且脆弱不足為慮,邊部為可慮也」。其前識如此。子繪,名進士,早卒。孫季卿在燕中。
131
許道寧羣峯暮雪。
132
道士平生林野人,醉中拈出雪峯真。為君療卻烟霞癖,比似青囊藥更神。
133
題濟源龍潭寺。
134
樹圍修竹竹,圍庵庵下●然碧,一潭極目荷花半,秋色小橫圖上看江南。
135
除夜
136
日月不肯留嵗,厯倐云畢僧坊,見節物新正在明日夜半,拊枕歎半百,又加七形骸,念念改膂,力能不失經言,男數八此去才,有一健者未可期,況乃常衰疾,物情忌盈滿。君子慎名實,行矣安退閒,吾其保終吉」。
137
《趙轉運鼎》一首
138
鼎字徳新,欒城人。大定十六年進士。喜作詩,頗知道學,屏山所許如此。仕至西京路轉運使,元日詩云:「拜嗟筋力隨年改,飲覺屠蘇到手遲」。惜不多見也。子中立,字正卿,第進士,文譽甚著。
139
宿來同堡。
140
渭北、洮南過却春窮邉氷雪更,愁人來同驛裏題詩處,破屋青燈一病身。
141
田轉運特秀》一首
142
特秀,字彥實,易縣人,大定十九年進士,仕至太原轉運使,喜作詩,為周徳卿李之純所賞,感興云:「散木不材寧適用,虛舟無意任乘流,百年身世槐,安國,千古人情羮頡侯」。賦古墖云:「締構百年人換世消沉,千古鳥盤空」他類此。彥實所居里名半十行」,第五以五月五日生,小字五兒」,二十五嵗鄉府省御四試,俱中第五年五十五,八月十五日卒,造物之戲人如此。五月五日生者,見其賦集序,胡國瑞云。
143
宿萬安寺。
144
長途鞍馬倦黄塵,喜見空巖萬疊雲。漫漫野煙迷去鳥,蕭蕭林葉帶殘曛。苔封老檜龍鱗起,石礙流泉燕尾分。夜敞松窗耿無寐,一庭蘿影月紛紛。
145
趙漕副文昌》。一首
146
文昌,字當時,陵川人。仕至京兆轉運副使。嘗有詩云「蟲聲連壊壁樹色入秋窗草香花落,處山黒雨來時」。頗為黃華所稱。
147
歌扇
148
媚娘巧作貫珠㗋,畫扇團團半掩羞。唱到春山小顰處,一輪明月為花愁」。
149
路轉運忱一首
150
忱,字子誠,平郭人。大定二十二年進士,累遷監察御史,終于河東北路轉運副使。
151
秋懐
152
落日留,虛壁秋風急,戍樓髙,歌鬼神,夜揮涕虎狼秋豪貴少青眼,文章多白頭,何時挂長劍,天地一扁舟,髙宻州公振。一首
153
公振,字特夫,正隆初進士,歴南京留幕,終于宻州刺史。詩有家學賦南園江鄉有「翠蓋紅妝無俗韻,緑隂青子更多情」之句,惜不多見也。
154
裴氏西園。
155
簿領沉迷倦,不禁偶從名。勝此幽尋竹,隂疎處見潭影。人語定時聞鳥音陳跡謾留千古恨歡逰聊慰十年心,多情一片梁園月,送我垂鞭出上林。
156
張轉《運彀》一首
157
彀字伯英,臨潁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仕至河南路轉運使。家多法書、名畫、古物、秘玩,周、秦以來,鏡至百餘枚。他物稱是。天性孝友,與人交,極誠欵古所,謂「博雅君子」者,伯英可以當之。弟瑴,字伯玉,美風儀,善談論,氣質豪爽在之。純希顔、伯仲間舉進士有聲場屋,及再上不中,即拂衣去,嘗自言:「丈夫子娶非尚主,官不徒步,至宰相,不屑可也」。宰相李公仲修適之,皆與之逰從,不敢以布衣諸生處之。家既貴顯,厚於奉養擊鮮,為具賔客,日滿門,窮晝竟夜,卒以樂死。嘗賦雪云:「樵屐雙鳬懶,漁蓑一蝟拳。醉後云:「日日飲燕市,人人識張鬍西山晚来好飲酒,不下驢」。賦畫石云:「腹非經笥,口不肉食,胸中止有磊磊落落百萬千之怪,石興来茹噎快一吐,將軍便欲闗弓射氣,母忽破碎物怪紛狼藉,有時醉狂頭,挿筆掃盡,人間雪色,壁其顛放,如此石淙。天后離宮在崧山,曲河即東坡,為韓子華賦詩處也。
158
潁水洗,餘髙士耳,是非猶恐汚人牛,區區武媚何為者?水上磨崖紀宴㳺。
159
宗御史端修。一首
160
端修,字平叔,一字伯正,汝州人。大定二十二年進士,章宗避睿宗諱,改宗為姬,而天下止以宗平叔目之。好學喜名節,操履端,勁慕司馬溫公之為人,自為諸生時,見者必悚然敬之。明昌中,自省掾拜監察御史,車駕東狩,是嵗大寒,人有凍死者,平叔諌止之,元妃兄弟李喜兒輩干預朝政,平叔上書以逺小人為言,道陵知其為喜兒,發詔喜兒,就問:卿欲朕逺小人小人為誰?其以姓名對平叔,奏小人止李喜兒兄弟耳!喜兒以聞,李氏兄弟皆被切責,竟以訐直貶官,平叔自守愈篤,是是非非,議論一出於正,大為朝廷所知,降詔褒諭,以全州節度副使,卒官,平叔妻死不更娶,潔居二十年,士論髙之永寧,㳺彥哲調汝州司●將之官,問為政,平叔言為政不難,治心養氣而已。彥哲不領,明日復來,云夏初入官,且臨先生鄉郡,請問從政,而先生乃以治心養氣為言,思之不能得,願終教之。平叔曰:子寧不知此耶?治心則心正,心正則不私,養氣則氣平,氣平則不暴,不私不暴,為政之術,盡於此矣。平叔墓碑及傳閒閒公為作,稱其剛稜疾惡,有鐵面陳了翁之風,人不以過,云姪孫汝作,正大末,保山棚有功,入守汝州,力盡,城復陷,兵人欲降之,不屈而死。
161
漫書
162
冷面宜教冷眼看,只慙索米向長安。隂崖何限枯松樹,望見屏幃盡牡丹。
163
張戸部翰》五首
164
翰,字林卿,秀容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為人有藴藉,如素宦然。累遷監察御史、翰林直學士。貞祐初,戸部侍郎。車駕南渡,出為河平軍節度使,召拜戸部尚書。草創之際,經費空竭,雖米鹽細物皆倚之而辦。予嘗見於戸曹邠州一書,生言時事,相與詰難,凡數十條,率不思而對,雖反復計度者,亦自不能到信通濟之良材也。宣宗旦暮相之㑹,卒,年五十五。弟翛,字飛卿,承安五年進士,同知河東北路兵馬都總管事。猶子天彛,字仲常,黄裳牓登科。子天任,字西美,近侍局副使,死于宋州之變。
165
贈石徳固。
166
西湖之月清無塵,橘中之樂猶避秦,向来所見止此耳,渠亦豈是真知津?如君眼孔,乃許大萬事付之,塵甑墮兒能詩書,又肯播著腳世間,看踏破青巾玉帶桃李花,日斜空望紫雲車,布衣誰識隠,君子一馬㿉,然何處家再過囘公寺?」
167
山州風土極邊頭。二十年中復此逰。青鬢已隨人事改。碧溪猶繞寺門流。輕寒剪剪侵駞褐,小雪霏霏入蜃樓。為問勞生幾時了不成長抱異鄉愁。
168
萬寧宮朝囘。
169
宿雨初收,變曉涼宮槐,恰得幾花黃鵲傳喜語留鞘尾,泉打空山輥鞠場,已覺雲林非俗境,更從衣䄂得天香。太平朝野歡娛在,不到,蓮塘有底忙。
170
奉使髙麗,過平州館。
171
昨日龍泉已自竒,一峰寒翠壓簷低,兼并未似平州館,屋上層巒屋下溪」。
172
金郊驛
173
山館蕭然爾,許清二更枕簟覺秋生。西窗大好吟詩處,聽了松聲又雨聲。
174
李好復二首
175
好復,字仲通,安喜人。明昌二年進士。榆次令有能聲。入為警廵使。嘗以事縛一䕶衛,道陵有投䑕之喻。出為歴城令,終于滑州刺史。
176
邵智夫同㳺南城。
177
園林晴晝蔚如烟,林外支流盡水田,落日趂,墟人已散鷺鷥飛上渡頭船。
178
雨中與客飲。
179
門外平橋一水分,數聲漁唱隔溪聞,暖風落絮飄,香雪小雨沾花濕。夢雲釀具未甘名,長物詩壇聊欲張。吾軍相逢莫惜通,宵飲明日閒身不屬君。
180
楊祕監邦基》一首
181
邦基字徳茂,大定中進士,仕至祕書監、禮部尚書。文筆字畫有前輩風調,世獨以其畫比李伯,時云「墨梅」。
182
粉蝶如知合斷魂,啼粧先自怨。黃昬花光筆底,春風老寂莫嶺南烟雨痕。
183
呂陳州子羽四首
184
子羽,字唐卿,大興人。大定末進士,仕至陳州防禦使。元光末,為酷吏所誣,以乏軍興繫獄,比赦至,唐卿自縊死,朝臣有辨其寃者,詔復官,希顔為制辭云:「毀譽之來,在仁賢而不免是非之論,至久逺而乃公。人謂唐卿於此語為無媿,屏山故人外傳,呂氏自國朝以來,父子昆弟凡中第者六人,以「六桂」名其堂。貞幹字周卿,尤自刻苦,酷嗜文書,著《碣石志》數十萬言,皆近代以來,事迹幽隠,譎怪詼諧嘲評,無所不有。在史館論正統獨異,衆人謂國家止當承遼,大忤章廟㫖,謫西京運幕,量移北京致仕。自號虎谷道人,晚年感末疾,又號呂跛子,自作傳以見志閒閒,公亦以為篤志君子也。弟士安,字晉卿,卿雲字祥卿,子鑑,字徳昭,皆名士,唐卿其從子云。
185
廣平道。中。
186
風色著黧面霜華侵老須昬埃埋故驛,積雪縞脩途,凍岫新詩句,寒林古畫圖,夜寒孤月上,天地一氷壺,宿章義廣勝寺。
187
小邑本無事,我來勞簡書路長頻問馬人,靜厭烹魚鐘冷僧叅外燈殘,客夢餘此,心誰領?㑹松月夜,窗虛至日。
188
「嵗晏多風雪,官閒深屋廬」,小詩窮則變,美酒數斯疏」「未草《歸田賦,空翻引睡書」,「窗明添眼力,已覺日光舒」。李白《醉歸圖》。
189
春風醉袖玉山頽,落魄長安酒肆迴。忙煞中官尋不得,沉香亭北牡丹開。
190
趙鹽部《文昌》一首
191
文昌,字公權,平陽人。明昌二年進士,仕至遼東路鹽使。博學好持論,周常山甚愛之。子觀,字維道,從事史院,資謹厚,不忤于物,閒閒許其字畫,進進不已,可到古人云。
192
軍中寄親舊。
193
軍中從事鬢絲垂,把釣江湖與願違,紅葉闗河為客久,黃花時節寄書歸,霜天不盡孤雲逺,秋意無聊一雁飛,鄉社故人應念我,豈知南,望更依依」。
194
韓內翰玉》二首
195
玉,字溫甫,其先相人,五世祖繼寧,仕石晉為行軍司馬,從出帝北遷,居析津。曽孫知白,仕遼為中書令,孚為中書門下平章事,賜田盤山,遂為漁陽人。曽祖錫,字難老,仕國朝,以濟南尹致仕。溫甫明昌五年經義詞賦兩科,進士入翰林,為應奉應制,一日百篇,文不加㸃,又作元勲傳稱㫖,道陵歎曰:「勲臣何幸得此家作傳耶?泰和中,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船運至都,陞兩階,授同知陜州東路轉運使事。大安三年,都城受圍,夏人連陷邠涇,陜西安撫司檄溫甫以鳯翔總管判官為都統府募軍,旬月得萬人,藉秦州場買馬官香,及鳯翔冒買馬七百寶雞,埋沒官鐵他州郡弓弩數千以給軍,出屯華亭,與夏人戰,敗之,獲牛馬千餘。時夏兵五萬方圍平涼,又戰于北原,夏人疑大軍至,是夜解去,當路者忌其功,驛奏溫甫與夏寇有謀,朝廷疑之,使使者授溫甫河平軍節度副使,且覘其軍。先是,華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絶,謀舉兵入援,而溫甫恃其軍為可用,亦欲為勤王之舉,乃傳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禍有所基,始自賊臣,貪容姦賂,繼縁二帥貪錮威權,既止夏臺之師,旋致㑹河之敗,又云齊魏以髙壘為能堅,蒲絳以穿空為得計,裹糧坐費,盡膏血於生民,棄甲復來,竭資儲于國計,要權力而望形勢,連嵗月而守妻孥,又云:命令不至京師,奈何?盼盼四集之師,懸懸半嵗之上?人誰無死?有臣子之當然,事至于今,忍君親之弗顧,勿謂百年身後虛名一聽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顔以居人世?公直一軍,行有日矣,將佐違約,國朝人有不從者,輒以軍法從事。京兆統軍便謂公直據華州反,遣都統楊珪襲取之,皆置極刑,公直曽為書約溫甫,温甫不預知其書,乃為安撫所得公直書三一與京兆宣撫,一與溫甫,一與楊珪,故京兆軍得因書襲華州,及使者覘溫甫軍,且疑預公直之謀,即實其罪,溫甫赴官,道出華州被囚,死于郡學,臨終,書二詩壁間,士論寃之,溫甫先賦怪松云:「昻蔵殊未展傴,僂旋自縮,惜爾!雲外姿耐,此胯下辱」。又云:「木髙衆必摧地厚,敢不跼河中!皆汎汎澗,底自鬱鬱,未幾被禍,人以為䜟云子不疑字,居之小字,錦郎以父死非罪,●不祿仕,丙申之夏,過予冠氏,出其父臨命時,手書云:「此去●路,吾心皎然,剛直之氣,必不下沈,兒可無慮,世亂時艱,努力自䕶,幽明雖異,寧不見爾?予為之惻然。
196
《臨終》二詩
197
客自朝,那戍東,過古鄭原衰年㑹,凶運竒禍發流言,白骨將為土,青蠅且在樊,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寃。母喪半途鬼,兒孤千里䰟,此心終不滅,有路訴天閽。
198
199
天下無雙士,軍中有一韓,才名兩相累,世道一何囏!旅次窮冬暮,囚孤永夜寒。身亡家亦破,巢覆卵寧完。矍鑠鞍仍在,驚呼鋏。屢彈。丈夫忠義耳,無惜感歌還。
200
《王都運擴》一首
201
擴字充之,永平人。明昌五年進士,累遷同知徳州防禦使事。山東饑,詔馳驛赴官,且以賑貸事付之。時棣州饑尤甚,而不在發粟之數充之,擅開倉救之,朝廷不之罪也。泰和七年夏旱,充之以監察御史受詔審寃,因為同列言:「往時審寃一切,以末減為事,至殺人者之罪,亦貰出之,地下之寃,當誰理之乎?」使還,言剏設三司不便,大畧言:「三司之設,特以刻剝為事,大定間一曺望之為戸部,天下倉廩府庫皆實,百姓無愁怨之聲,存乎其人,不在改官稱也。今三司官皆戸部,舊員掾屬亦戸曺舊吏,豈有愚於戸部而智于三司者?乞復戶部之舊,無駭民聽可也。崇慶初,遷河東北路按察僉事,上書言時病四:一將不知兵,二兵不可用,三事不素定,四用人違其長。貞祐二年,太原受兵,充之之功為多最,後權陜西西路轉運使,行六部尚書,前政太原喬世權,子實燕人趙伯成子文,號為稱職,充之表表自見,雖處細務,亦有法掾屬奔走從事,無敢後者。評者為子實寛緩,欲為不忍欺,子文慎宻欲為不能欺,皆未必能,然獨王公之不敢欺,為有徴云。年六十三致仕,卒。子元慶,字善甫,歸徳行六部郎中,次子元亨。
202
題神霄宫清心軒。
203
紛紛百慮自心生方寸清来百慮平。未了此心私自笑,更憂時世欲澄清。
204
趙吏部伯成。三首
205
伯成,字子文,宛平人。明昌五年,經義、詞賦兩科進士,博通書傳,有真積之力。性沉厚,言必中理。從在太學日,人以趙骨鯁目之。累遷侍御史,拜中丞、陜西西路轉運使、靜難軍節度使。哀宗即位,召為吏部尚書,坐為飛語所中,罷官,卒于崧山中。潞人宋文之說,其臨終甚明了也。
206
蠟梅二首
207
凍蕾含香蠟㸃勻,古來幽谷有佳人」。「詩家只怨和羮晚,不道紅梅別是春」。
208
209
冷艶疎香寂莫濵,欲持何物向時人。東風自是清狂手,辦作竹籬茅舍春。
210
元弟以所業見投,賦詩為贈耆舊隔存,歿為君重,歎嗟!人門。得嵇紹文賦,見張華夙有凌雲筆,方乘犯斗槎忘年即吾友未可論,通家,梁録事仲新。一首
211
仲新,字良輔,朝城人。明昌五年進士。初試《仙掌承露》詩,主司以為擅場,用是知名。卒于許州,録事《江天暮雪圖》。
212
南雪不到地,霏霏滿竹樓。沙河燈市裏,春在木綿裘,盧待制元一首
213
元,字子逹,玉田人。父啓臣,字雲叔,第進士,仕宦亦逹,自號浭水先生。和趙元發、劉師魯、葛藤韻云:「乳兔生長●,鏖湯結厚氷,木終成假佛髪,不礙真僧莫認指,為月須明火是燈,拈花微笑處只記老胡曽子逹㓜而敏。惠年未二十,試于長安,為筞論魁,擢第後,又中筞魁。明昌初,章廟設宏詞科,命公卿舉所知,子逹與郭黻、周詢、張復亨就試,凡七日,並中選,遂入翰苑,累遷至待制。元兄,長庸,弟曽,名進士,又俱擢髙第,時人以燕山竇氏比之,屏山故人外傳云爾。子安,字希謝,翔字仲升,仲升正大末登科。
214
閒詠》
215
天近蒼龍闕,居連白馬堂。松聲得鄰舍,山色出宮墻巷。陋輪蹄少庭閒,日月長。九衢紅霧裏,亦有白雲鄉。太常卿石抹世勣一首
216
世勣字晉卿。承安中進士,終于禮部尚書。子嵩,字企隆,應奉翰林文字,父子皆死蔡州之難。
217
紙鳶
218
鴟鳶鵰鶚誰雌雄,假手成形本自同果物戲,人人,戲物為風乘,我我乘風扶揺漫。擬層霄,上髙下,都歸半紙中。兒輩呶呶方佇目,豈知天外有●鴻。
219
范滑州中》一首
220
中字極之,大興人。承安中進士。累官京西路司農少卿、滑州刺史。好賢樂善,有前輩風流。貞祐中,髙琪當國,専以威刑肅物,士大夫被捃摭者笞辱,與徒●等。醫家以酒下地龍散,投以蠟丸,則受杖者失痛。覺此方大行於時極之有戲云:「嚼蠟誰知味最長,一杯卯酒地龍香。年來紙價長安貴,不重新詩重藥方」。時人傳以為笑。極之嗜讀,書一以資于詩,詩亦往往可傳。壬辰,卒於京師,年五十七。贈韶山,退堂聰和尚。
221
郎當舞袖少年場線,索機闗,似郭郎今日棚前閒䄂手,卻從鼓笛看人忙」。
222
趙禮部《思文》六首
223
思文字庭玉,永平人。明昌五年進士。貞祐中,陷沒都城,間闗南渡,遂為朝廷所知。歴虢州刺史、汝州防禦使、金安集慶兩軍節度使,召拜禮部尚書。壬辰,卒官。為人誠實樂易,自少日有君子長者之目。南狩以後,趙吏部子文楊禮部之美,趙禮部周臣陳司諌,正叔與庭玉,皆完人,終始無玷缺者也。弟庭珪,同榜登科。三子敬叔、介、叔、方叔,今居鄉里試院中,呈同官崔伯善、李順之。
224
睡起松隂,鳥雀譁忽,驚霜果墮,檐牙簡書,廹促全疎,酒眼力眵,昬只費茶,不學道人飡柏葉,卻隨舉子踏槐花。提衡文字非吾事,崔李風流有故家」。
225
侯相浪溪嵗寒堂》
226
靜中臺榭隔紅塵,水色山光日日新」。不用沿溪種松竹,主人元是嵗寒人。
227
《捕蝗感草蟲》有作二首。
228
雖是形模不苦争,汝能傷稼我能鳴,誰知竟有長平禍,玉石填來共一坑」。
229
230
草蟲悲咽不能言,亂逐螟蝗瘞古原。水底癡龍正貪睡,甕中蝎虎更銜寃。二詩疑圍城中作,觀者可以意推之。
231
嵩山承天谷,又云逍遙谷。
232
煙霞直上逍遙谷,路轉山腰咫尺迷。已覺洞天分聖境,更疑石磴是仙梯。霜●紅葉黃花好,天與金壺玉柱齊兩峯名,醉倚西風正南望,暮雲烟草一時低。
233
弔,同年,楊禮部之美。
234
海內文章選人,中道徳師,争教衰病,足不到鳯皇池李坊州芳
235
芳字執剛,大興人。承安二年進士,歴乾、坊兩州刺史、同知都轉運使事。為人敬賢下士欵曲周,至聞人一善極口稱道,士論以此歸之。又精于吏事,累以亷能,進秩正大。末致仕,殁於洛陽之難。
236
留別。
237
祿食媿踰量,智困念歸愚。符竹恒為累,幸及引年初。驅馬國西門,初服返田廬。金閨富才彥,絶足駃高衢。眷我謝朝蹟,冠葢寵歸途。歸途豈不榮,顧瞻亦踟蹰。煌煌丹山鳯,覽徳萃清都。行人得棲止,老鶴青天孤。石樓俯清伊,旁有野人居。儻逢經過便,山水足相娛。
238
劉鄠縣、昻三首
239
昻字次霄,濟南人。承安五年進士,調鄠縣令。劉光甫曽為同官,稱次霄髙材博學,詩時有佳句云:「零口早行」。
240
「馬上兀殘夢沉沉,天向晨行雲如妒月,古道不逢人野曠,畊聲逺山髙露氣新哦詩無,好語,聊爾一吟呻」,讀《三國志》二首。
241
虎視鯨吞卒未休,一時人物盡風流,婦翁正得黃承彥,兒子當如孫仲謀,乳臭䝉孫真寄坐,齒寒鄰國莫分憂。阿瞞狐媚無多罪,誰作桓文得到頭?
242
243
泣漢:遺黎血未乾繁昌,新築受終壇,天球寶鼎私臧獲,坎井抝堂局,鳯鸞地易主賔窮,赤壁勢成螳雀事,烏丸陳言袞袞令人厭,枉就輸棊覆舊槃。
244
錦峰王仲元三首
245
仲元字清卿,平隂人。承安中進士,以能書名天下,歴京兆轉運司幕官。子公茂,今在雲中。
246
《雪中同周臣內翰賦》二首
247
天上端花散不收,溫溫叶氣浹皇州,橫溪月澹梅宜臘,平野風閒麥有秋,清興雅髙東武㑹,孤吟誰似灞陵㳺,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輸趙倚樓」。
248
249
初稀時,拂拂稍宻自紛紛,老樹曉迷月痩峯,寒帖雲色從空際,得聲向静中,聞客枕清無夢,哦詩徹夜分,贈青柯平隠者。
250
太華神明觀,青柯小有天大哉霄壤內,無此弟昆賢。齊物三千行,棲雲二百年。初平初起後,又得兩臞仙盧宜陽洵。一首
251
洵,字仁甫,髙平人,李承㫖致美,見所作《上梁文》,勉使就舉六十一嵗,呂造牓登科,歴河南府教授、河陽丞、宜陽令,致仕,後居伊陽,年八十三卒。仁甫有詩學,以鞏原及赤壁圖詩著名招飲云:「南園仙杏猩紅破,北渚官醪玉汗醇,已約尊前成二老,全勝月下作三人」。
252
白溝
253
白溝清淺,不容舟遼、宋封疆,限此溝,到了山,河無定主,碧波依舊只東流。
254
刁涇州白三首
255
白字晉卿,信都人。呂造牓乙科,歴涇州幕官,入補省掾,卒。作詩極致力,樂府尤有風調,今散失不復見矣。
256
渭水
257
《渭水、秋天》白,驪山晚照紅,行人迷古道,老馬識新豐。霜雪滿歸鬢,乾坤猶轉蓬,愁來成獨酌,醉袖障西風物質。
258
物質方圓定,營營止自疲。鶴鳬傷斷續,●鷃失髙卑。巧宦多成拙,徐行未必遲。可憐筝上雁,來往聽人移送花。
259
縱橫詩酒少年曽,老矣追懽謝不能種出好花無用處,東鄰乞與坐禪僧。
260
劉戸部光謙》一首
261
光謙,字逹卿,瀋州人。父澤,字潤之,為部掾,斷獄,有隂徳劉之昻,與之酬唱,其詩有云:「侯門舊說炎如火,陋巷今猶冷似氷,半夜杯槃長袖舞,白頭書册短檠燈」,用是人不敢以府史待之。逹卿,泰和三年進士資幹局,處事詳雅,為朝廷所知。累官司農少卿,病瘡許州,宣宗勅國醫診視之,卒,年五十六。好問為舉子時,識於登封,相得甚歡,尊酒間談笑有味,使人不能忘也。
262
寄陳正叔雷希顔。
263
東南形勝,古徐州人物休評,第幾流落落。陳雷天下士,故應連榻臥黃樓。
264
毛提舉端卿一首
265
端卿,字飛卿,彭城人。父矩,桓州軍事判官,歿王事。飛卿二十嵗始知讀書,㳺學齊、魯間,備極囏苦,饑凍疾病,不以廢業,凡十年,以經義魁東平。泰和三年擢第,累遷提舉●貨司戶部員外郎。性剛明,疾惡過甚,坐與監察御史相可否,為所中傷,降鄭州司候,改孟津丞,將復用矣,㑹卒。子思遹,今居東平題崞縣郝子玉。此君軒。
266
桂林:名姓一枝新,萬竹青青徳有鄰,渭上風煙分別派,山陽詩酒屬閒人,心期已到氷霜窟,眼界不知花栁塵,萱背從今看輝映,嫩香新粉四時春」。
267
康司農錫一首
268
錫字伯祿,寧晉人。其祖嘗與兄弟分財他田宅,無所問,止取南中生口十餘人,縱為民而已,以故家獨貧。父奕為里胥。性純篤,縣令者倚之以納賄,及令為御史所劾,奕自念言直則令被罪,終世不齒,渠官長而我以事證之,何以立於世,乃自縊而死,令竟以無迹可,尋獲免。伯祿既養于外祖田氏,田氏見伯祿骨骼異他,兒謂當有望使之應童子舉飲食臥起,躬自調䕶,備極勞苦,得解赴都。一日日暮行茭葦中,懼為同行所遺,至背負伯祿而行。及長師柏鄉、王翰、周輔束脩不能備,周輔與諸公共賙給之。黃裳榜擢第,歴櫟陽簿,警廵判官,辟彭原令,補省掾,考滿,遷開封府判官,拜監察御史。言:宰相侯摯師安石,非相材,提㸃近侍局宗室安之聲勢焰焰,請託公行,不可使久在禁近。朝議偉之,選授右司都事、京南路司農丞,破上蔡諸縣,羣不逞把持之黨,以河中治中充行六部郎中從軍,城陷,投水死。伯祿孝于母,友于其弟,有恩義于朋友,從政則死,心以奉公為民,古所謂公家之利,知無不為者,惟伯祿為然。同年生如雷希顔、冀京父、宋飛卿之等名士數十人,世以比唐日龍虎榜,至論氣質尚,以伯祿為稱首云。
269
按部南陽有贈。
270
魯山佳政霑鄰邑,白水歡謡見路人,縣務清談君自了。農郊夙駕我何勤,星河直上氷輪轉。桃李前頭玉樹春,海㝢疲民望。他日草堂那得遽移文」。
271
張戸部徳直一首
272
徳直,字伯直,平陽人。叔祖邦彥,字彥才,張楫牓登科,以當川令致仕,有《松堂集》行于世。嘗有詩云:「青山澹澹水,溶溶,盡出蒼祗㸃化工無限燒痕渾緑染,可憐喬木待春風」。父廸祿,字仲英,明昌初進士,歴岐山、上黨二縣令,卒于省掾。伯直,貞祐三年進士,釋褐新平簿,辟藍田令。秩滿,父老詣行臺,留再任,去之日為立生祠。移沔池通許,召補省掾,選授右警巡使,終于同知武勝軍節度使事。子城,今居永寧。
273
叔能見過」。
274
度嶺千峯濶沿溪一徑微山寒花發。晚村迥,客來稀強。飲酬佳節,悲歌送夕暉。平生愛歡聚衰病,與心違馮辰。一首
275
辰字駕之,臨潼人。貞祐三年進士,辟涇陽令,九嵗知作詩。
276
雨後時年十三
277
東風花外錦鳩啼,喚起西山雨一犁。緑滿蔬畦人不到,桔橰閒立夕陽低。
278
王世昌二首
279
世昌,字慶長,寧州人。貞祐三年同進士出身,以信都丞致仕。
280
過華州。
281
拔地三:峰冷翠微,落巖飛瀑噴珠璣。吟鞭落托騎驢過。戰刃韜蔵牧馬歸。十丈玉蓮秋不謝,半楞掌月晝還飛。地靈人傑無遺逸,未分蟠螭老布衣。
282
方城東寺海棠
283
苦茞如針草,有芒桃花輕薄絮顛狂。少陵例。有詩沾丐,只枉無言到海棠。
284
李宜陽《過庭》一首
285
過庭,字庭訓,武亭人。貞祐二年進士,歴宜陽、永寧、滎陽三縣令。所去見思,入為右曺掾。斷獄寛平,當妖賊李亨,首坐所詿誤數百人,皆從輕法。正大中,擢右三部司正,終於昌武軍節度副使。少日,從太原王正之學,故詩文皆有可觀。人初與交者,多不能合。久之,知其為淳質長厚人也。壬寅四月,暴卒於東平。子蕚,字華甫。
286
《讀公孫●傳》。
287
古來好客數平津,我道真龍未必真。一箇仲舒容,不得,不知開閤為何人」。
288
田錫二首
289
錫,字永錫,宛平人。興定五年進士,調新蔡主簿,閒居南陽。驥立山下,資豪爽,自少日有聲。場屋間作詩甚多,《弔蘇墳》一篇,有「英靈還却眉山秀,依舊東風草木天」之句,世鬨傳之。
290
《牧牛圖》
291
干戈擾擾徧中州,挽粟車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畫裏,短蓑長笛一川秋。
292
故縣別業。
293
九折驅車夢易驚,一廛老計喜初成。園蔬不借將軍地,宅劵何勞宰相名。山入平簷供逺翠,水環釣石得深清。漫郎聱叟琦玕子,誰悟他生與此生。
294
張介一首
295
介字介夫,彭城人。正大元年經義第一人,歴鞏、穀、熟二縣令。㓜有賦聲,為人有藴藉。嘗贈詩人楊叔能末章云:「我貧自救如沃焦,君來過我亦何聊」。為君欲寫貧士歎,才思殊減荒。村謠楊初以荒村謠得名,故云。
296
讀天寶遺事。
297
不但昨非今亦非,上皇騎馬淚沾衣,曲江死後無忠諌,卻憶詞人秋雁飛」。
298
龎漢一首
299
漢字茂●,平晉人。正大末年進士。沉毅有志節,待次內鄉、北山,兵亂遇害。
300
終南谿。
301
冷雲低壓萬長楊,十頃秋隂鎻北堂,門外兵塵漲秦楚,水邊烟景似湖湘,荷翻山雨僧●晚。竹汎溪,風客枕涼,早晚初平遂真隠。遶陂閒牧石頭羊。
302
宋景蕭二首
303
景蕭,字望之,濟川族孫。正大六年進士。辟令泰安,未赴,遭亂,望之於劉景。●為外兄,故其詩頗獲沾丐。嘗有「荒山銷盡古今魂」之句,詩家稱焉。
304
河隂望《河朔感寓》一首
305
南來邊報日駸駸思禹亭髙,淚滿襟,野燒為誰留,白草荒城空。自隔疎林,㕍聲不斷,天連水山,色無情古。又今離合興亡,只如此,往年争識少陵心。
306
《春雪》用上《官明》之韻。
307
啑啑春蟲鬧,撲窗地爐茶鼎蚓」。聲長。詩中「有味清於酒,只欠氷梢數㸃香」。
308
李警院《天翼》三首
309
天翼,字輔之,固安人,貞祐二年進士,歴滎陽、長社、開封三縣令,所在有治聲,遷右警廵使,汴梁既下,僑寓聊城,落薄失次,無以為資,辟濟南漕司從事,方鑿圓枘了不與世合衆口,媒蘖竟罹非命,輔之材具甚美,且有志於學,與人交欵,曲周密,久而愈厚,死之日,天下識與不識,皆為流涕,予謂天道悠逺,良不可知,而天理之在人心者,亦自不冺也。還家三首。
310
「幽花雜草滿城頭,華屋唯殘土一丘。鄉社舊人何處在?」語音強半是陳州。
311
312
牡丹樹下,影堂前幾醉,春風穀雨天。二十六年渾一夢。堂空樹,老我華顛。
313
314
殊音異服不相親,獨倚荒城淚滿巾,秪有青山淡相對,似憐我是此鄉人。
315
張叅議澄四首
316
澄,字之純,別字仲經,本出遼東烏惹族,國初遷之隆安,祖黃縣府君,移官洛水,因家焉。之純早孤,能自樹立,避地洛西,率資無旬日計,而泰然以閉戶讀書為業。嘗從辛敬之、趙宜之講學,故詩文皆有律度。兵後居東平,詩名藉甚,如云:「齊客計窮思蹈海,杞人癡絶漫憂天,壊壁粘蝸艱國步,荒池漂蟻失軍容」。此類甚多。
317
積雨
318
積雨生頑痺,新晴意自怡。幽花依小徑,野蔓媚疎籬。髪少從梳懶,年衰與杖宜。腐儒慙用拙,糲食復何辭!和林秋日感,懐寄張丈御史二首
319
塞草枯黃秋未殘,北風裘褐日生寒。田園政憶遂初賦,氷雪莫吟行路難。囊穎露錐徒自苦。蒯緱有劍秪空彈,南●明暖無塵到,慙愧髙人老鶡冠。
320
321
別家六見月牙新,萬里風霜老病身,塊坐氊廬心悄悄,逺懐茅屋夢頻頻。●田無取終成謗,市虎相傳久是真。鄉國歸程應嵗暮,火爐煨栗話情親。
322
輥馬圖
323
飛塹椉城力亦優,不應伏櫪便垂頭。而今世上無良樂,兀兀黃塵輥得休。
324
劉神童微一首
325
微,字伯祥,益都人,七嵗能文,道陵召入宮,賦《鳯皇來儀二首,稱㫖,賜經童出身,係籍太學,後登貞祐二年第。
326
春栁應制得「城」字。
327
翠紐圓勻緑線輕,著行排立弄新晴。更看三月春風裏,散作飛花滿鳯城。
328
郭宣道一首
329
宣道,字徳明,邢州人,系出衣冠家,人物楚楚,而有老成之風。貞祐中,客南陽名士定興張履,坦之罷鄧州觀察,閒居此縣之石橋,見徳明愛之,招致門下飲食,教督委曲周備,遂有聲場屋間。正大末,沒兵中。
330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臺摩雲頭角看昻蔵,意外升沉,豈易量取,士皆知有科舉,進身初不在文章,闗心㕍塔功名晚試手烏臺嵗月忙,此去一官先有路,獨憐燈火夜窗涼」。
331
張仲宣二首
332
仲宣字利夫,相州人。舉進士,有聲。子柔,字子友,今在林慮。
333
下第
334
主司頭惱舊冬烘更著,書郎骨相窮。曉賦得官何足道,直須遮馬困吳融。
335
戲題石鹿蜂猴畫》巻
336
橫槊將軍馬足塵,判花學士筆頭春,功名果屬丹青手,造物如何戲得人」。
337
《胡汲》一首
338
汲字直卿,衛州人。少有賦聲,與新鄭傅伯祥、吕●舉相友善。貌寢陋,而滑稽無窮,時命不偶,竟窮悴而死。
339
闕題
340
休笑叅軍靴不襪,休嗟門客食無魚。燕鴻來去端誰使,●鷃逍遙本自如。潦倒淵明三徑菊。荒唐惠子五車書。古人淡裏求真味,身外紛華不羡渠。
341
王修齡一首
342
修齡字紹先,同州人。詩有「得意好花開早落,喚愁芳草燒還生」之句,閒閒愛而戲之,目為「癡仙人」。黃葉行,送祖唐臣歸柘縣。
343
送君黃葉山,黃葉紛不埽。上有蕭蕭之風樹,下有漫漫之衰草。山中黃葉行復青,髀肉一消人自老。酒盡意不盡,執手臨古道。古道連延走錦襄錦襄日暮浮雲翔。一燈孤館相思處,寒鴈一聲秋夜長。
344
中州集》巻八
URN: ctp:ws20419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