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第五卷

《第五卷》[View] [Edit] [History]

1
元豐甲子正月五日,宴北遼國信使於紫宸殿。酒七行,不作樂,以魯國大長公主在殯故也。是時,上元節,有司已設山樓,詔撤之,罷御端闈。魯國,仁皇帝之女,恩禮加隆焉。
2
熙寧二年,朝延始命兩浙、福建等路轉運司,招接高麗入貢時舟人傅旋,至彼國述朝廷之意。王徽喜甚。次年二月十五日,然燈如中華上元。旋適在彼,見徽賦《感天朝招接擬侍中華然燈夜述懷詩》云:「宿罪應深近契丹,歷年徒貢事多般。忽蒙舜日龍綸召,便侍堯天佛會觀。燈豔似蓮裝闕燄,月華如水洩雲寒。夷身幸入華胥境,甚惜今宵漏滴殘。」福建路轉運使張徽上其事云。
3
開封府推官祖無頗為駕部郎中,以開封府判官胡宗愈為吏部郎中。又以司勳員外郎蘇注為郎中。二月五日太師致仕文公自西京造朝修謝,對於垂拱。詔是日特開宴,酒五行,命御藥院內侍梁從政,特以大觴酌御樽酒以賜之。且命飲,侍臣拭目以觀恩禮之隆遇焉。
4
慈聖光獻太皇太后,天聖中冊為皇后。其文,丞相呂公夷簡之辭。元豐二年,奉上尊謚,詔同知樞密院事呂公著撰冊文,丞相之子也。樞密公亦自陳遭遇,中外莫不感異云。
5
滕正議甫知安州,苦風眩,久不差。有一道人贈藥方,名筠遇丹,因修合服之,舊恙頓愈,自此遂常服。既罷官,赴闕,至都城,久之未有除授。因旦服筠遇丹,謂其門人云:「久服此藥,豈非得筠州邪?」不數日,遂知筠州。禮部何員外,正議子婿也。質之信然。
6
三月二日太師潞公西歸。詔宰相、執政官、三省近臣、學士待制宴餞於瓊林院,賜御詩以寵行。前此,令有司不得收河東印節。又令都水具舟,由洛河以歸。清明日,特宴於玉津園,唯執政官得預。太師以詩述感遇之意以遺丞相。次日,賜御詩,俯同元韻。恩數之隆蓋如此,公卿聳羨云。
7
十八日集英殿大宴,再坐,延安郡王侍立。百官稱賀廷中,既升殿,上遣內侍引王揖宰相輔臣,皆再拜以謝。酒再行,方還內。在位瞻睹,莫不悅懌抃蹈,共釂賜觴焉。
8
四月初五日,禮部試饒州童子朱天錫,年十一,念《周易》、《尚書》、《毛詩》、《周禮》、《禮記》、《論語》、《孟子》凡七經,各五道,背全,通無一字少誤者。是日禮部侍郎召本曹郎官赴坐,左右觀者數百人,此童諷誦自若,略無懾懼。後數日,召至睿思殿,賜五經出身。昔晏元獻公名貫撫州,近年何正臣名占臨江,皆童子舉。江南多奇偉,亦山川之秀使然邪?以陝西轉運副使范純粹為左司員外郎,補曾伉致仕闕。又以倉部員外郎王兢為郎中,以湖南轉運判官鄒極度支員外郎,以司門郎中范百祿為吏部郎中,以太常丞呂升卿為司門員外郎。
9
杜甫為左拾遺,作《紫宸殿退朝》詩云:「宮中每出歸東省,會送夔龍集鳳池。」東省,門下也,鸞臺在焉。鳳池在中書省。杜詩不應有誤,恐唐朝別有故事,又恐是時政事堂適在右省耳。
10
五月戶部尚書李承之以憂去官。以龍圖閤直學士知開封府王存為兵部尚書,尋改戶部。以戶部侍郎蹇周輔寶文閤待制知開封。以刑部侍郎楊汲戶部侍郎
11
景靈宮天元殿考宮之初,靈芝產於殿栱。今歲孟夏朝獻,車駕詣宮。前數日,芝又產於殿門。近臣賀於齋殿,右僕射賦詩,命禮曹郎官屬和焉。
12
登聞鼓院,未知起於何代。因讀《唐會要》,見顯慶五年有抱屈人齎鼓於朝堂訴,遂令東西都各置登聞鼓,自此始也。
13
六月,吏部侍郎蘇頌以憂去官,以知桂州熊本為吏部侍郎,以庫部員外郎王子韶為考功員外郎,以路昌衡為右司員外郎,以左司員外郎范純粹為河東轉運使以工部郎中范子奇為左司郎中
14
禮部上言:「郊廟親祠儀注:祭日,皇帝並服靴袍至大次,於禮意未協。謹按《禮記.郊特牲》曰:『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報,謂小宗伯告時告備,若今請中嚴奏外辦也。韋彤《五禮精義》,以通天冠,猶古之皮卉齋服也。伏請太廟圓丘祭之日,服通天冠、絳紗袍,自齋殿赴大次,以應皮卉以聽祭報之儀。」勑依。
15
新制:寺監丞、簿皆輪宿直。長貳每五日一點宿。有一卿長,每點宿,亦令丞、簿自依日赴直。謂長貳點宿,乃點檢之義。按學士、舍人新拜官,有儤直,舊官間數日乃點檢,直欲新來者稍休也,豈點檢之謂邪?士大夫不可以不知故事,一點字,其誤如此。
16
書奏之奏,謂進也。漢田蚡奢侈,後房婦女以百數,諸奏珍物狗馬玩好,不可勝數。注:奏,進也。
17
晉州州學教授陸長愈上言:「朝廷追封孟軻為鄒國公,竊謂春秋釋奠,宜與顏子並配文宣王。」禮部看詳:「孟子於孔聖之門堂,在顏子之列。伏請自今春釋奠以鄒國公孟子配食文宣王,設位於兗國公顏子之次。」勑依。
18
禮部上言:近年禮文屢經改定,而正辭錄,其間尚有差誤。如先農正座帝神農氏祝文云:「以后稷配神作主。」配座后稷云:「作主侑神。」謹按《春秋公羊傳》曰:郊則曷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則曷為必以其祖配?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至者,無主不止。何休曰:必得主人乃止者,天道闍昧,故推人道以接之。然則古者作主配神之意,本施於祖宗。其間有雖非祖宗而施祝辭可以言作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於五天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勾龍之於社,后稷之於稷,是推人道以接土穀之祇。其祝辭俱云作主,可也。若並為外祭而正配座,又皆人鬼,則以正座為主,其配座但合食從祭而已。《禮》曰: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說者謂以先嗇從祭,今儀享先農,亦是以先嗇為主,以司嗇為合食而配座。祝辭乃云「作主侑神」,於正座祝文,亦曰「以后稷配神作主」。伏緣先農為外祭,正配座均為人鬼,而以司嗇主先嗇,蓋自唐以來失之。伏請於神農祝文云:「以后稷配。」於后稷配云:「配食於神。」如此類數十條,皆刪修改正,協禮意。
19
元豐令:諸私忌給假一日,逮事祖父母者準此。樞密安公祖妣忌,方二歲時,祖妣已歿,疑逮事,以問禮部。何員外答曰:「《禮記》云:生不及祖父母。說者曰:子生所不見。又曰:子生之時,祖父母已死,故曰生不及祖父母。元豐令所逮事祖父母,逮,及也。謂生而及見祖父母者也。夫生而及見祖父母者,禮許其稅服。則今令於私忌給假,不違禮意。子之生未有不逮母者,故鄭氏以逮為及識也。」然則及識當以幾歲為限?曰:「子生三月,則父名之,以其三月一時,天氣變,有所識別故也。生三月之後,可謂之及識耳。事者,為成人言之也。成人,然後知事母之道也。」
20
七月,左丞王安禮罷,以端明殿學士知江寧府范純粹為右司員外郎。以右司員外郎孫覽河東轉運使
21
左僕射廳西貯廊,右僕射正廳,各產芝草一本,繪圖以聞。
22
禮部林郎中言:昔見宋賜道說:唐朝帝王帶雖犀玉,然皆黑鞓。五代始有紅鞓。潞州明皇畫像,黑鞓也。其大臣亦然。餘昔通判滑州,見州衙設廳東西有賈魏公祠堂,皆黑鞓玉帶。不知紅鞓起於何時也?
23
八月膳部郎中魯有開罷為提舉亳州明道官,以通判延州吳安憲為膳部員外郎。
24
流蘇,五彩毛雜而垂之。摯虞《決疑要注》曰:凡下垂為蘇。張衡《東京賦》:飛流蘇之騷殺。其注云:騷殺,垂貌。蓋流蘇、騷殺,皆下垂也。
25
宗室子漪說書於秘書省,特授通直郎,服緋。令馡士淝等數人應進士舉,取解別試,所衣白襴,一時新事也。
26
柳子厚作《館驛使記》云:萬國之會,四表之來,天下之道塗,畢出於邦畿之內。故館驛之制,於千里之內尤望《柳河東集》作「重」。自萬年至於渭南,其蔽曰華州,其關曰潼關。自華而北,界於櫟陽,其蔽曰同州,其關曰蒲津。自灞而南,至於藍田,其驛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自長安至於盩厔,其驛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自武功而西,至於好畤,其驛三,其蔽曰鳳翔府,其關曰隴關。自渭而北,至於華原,其驛九,其蔽曰坊州。自咸陽而西,至於奉天,其驛六,其蔽曰汾州。由四海之內,總而合之,以至於關。由關之內,束而會之,以至於王都。言唐都畿之制如此。雖六典所在,亦不得其詳。今司門、職方謂宜舉唐舊制,而復京畿之壯觀焉。
27
九月,駕部郎中祖無頗知潁州。
28
二十一日,以立冬祀黑帝。祠官受誓戒於尚書省,始舉質明故事,從新勑也。前此,四鼓初,群官皆集,多宿於近坊。禮部上言:以謂質也,明也。仍請蠲其日朝謁,勑依。不准禮合經據而奉祠者,免後至之彈劾焉。
29
天下諸路文武職事官總四千一百一十八員:開封府界約五十員,京東路約三百七員,京西路約三百八員,河東路約二百七十員,河北路約四百二十員,陝西路約五百二十二員,淮南路約三百五員,兩浙路約三百一員,江南東路約一百九十四員,江南西路約一百六十四員,荊湖南路約一百二十員,荊湖北路約一百五十三員,福建路約一百一十四員,成都府路約一百五十八員,梓州路約一百五十員,利州路約一百四十二員,夔州路約一百一十一員,廣南東路約一百六十一員,廣南西路約一百六十八員,蓋十九路總數大約如此。幕職判、司、簿、尉又在其外。因頒降擬舉陞陟人數式,遂得見天下具員,他處則無也。
30
禮部郎中廳,東直皇城,其內即廣聖宮。林子中云:每清旦風順,聞濃香東來,此宮三清閤晨炷也。主客又在其北,正對後苑,春夏燕鶻無數,飛翥往來,上林喬木之所棲止也。
31
起居郎楊景略、左司郎中錢勰奉使高麗。七月二十四日,同自密州發洋。楊起居至大洋,遇東風,飄回登州。八月初二再發洋。十三日方至高麗境上。錢左司郎八月四日已達彼國。一海之中,風勢如此,又可異。
32
開寶寺試國學進士。景德寺又為別試所。既開院,以車營務驢車數十量載試卷赴禮部架閣,數日方畢。所落人數可知也。
33
十月四日,禮部試饒州進士朱天申,年十二,念《周易》、《尚書》、《毛詩》、《周禮》、《禮記》、《孝經》、《論語》、《孟子》、《揚子》、《老子》凡十經,各有一百通。前日所試童子天錫之再從兄也。亦召至睿思殿,賜五經出身。
34
給事中韓忠彥為禮部尚書,以左司郎中錢勰為中書舍人,以吏部郎中范百祿為起居郎,以直集賢院滿中行左司郎中,以太常丞呂希績為吏部員外郎
35
世言市井、市廛,未曉其義如何?因讀《風俗通》曰:市亦謂之市井。言人至市,有鬻賣者,當於井上洗擢令香潔,然後□學津討原本作「入」。市。或曰:古者二十畝為井田,因井為市,故云。又市中空地謂之廛。顏師古乃云: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總而言之也。
36
餘嘗見樞密都承旨張誠一說:昔年使北虜,因問耶律蕭姓所起。彼人云:「昔天皇王問大臣云:『自古帝王英武為誰邪?』其大臣對曰:『莫如漢高祖。』又問:『將相勳臣孰為優?』對以:『蕭何。』天皇王遂姓耶律氏。譯云劉也。其后亦錫姓蕭氏。」歐陽少師作《五代史》乃曰:天皇王阿保機,以其所居橫帳地名為姓世里。世里,譯者謂邪學津討原本作「耶」。律。昔蕭翰為契丹大族,其號阿缽,本無姓氏。李松為製姓名曰蕭翰,於是姓蕭。二者不知孰是也?
37
世謂胡餅者。《釋名》云:以胡麻著之也。《前趙錄》曰:石季龍諱胡,改胡餅曰麻餅,今俗字增食非也。
38
齊書》曰:永明九年,詔太廟四時薦麵起餅。豈今之蒸餅邪?
39
二十七日,禮部試撫州進士黃居仁,年十二,誦《尚書》、《毛詩》并《正義》、《禮記》、《周禮》、《孝經》、《孟子》、《老子》及《太玄經》凡九經,合七十五通。又試《論語》大義三道,文理稍通,勑賜五經出身。閤門送袍笏至禮部給賜焉。
40
太師潞公歸開封府,推官趙君錫作小詩二十篇紀恩寵以送行。其尤為人傳誦者,有若:「樂人都用教坊家,席上群公換口誇。內裏宣來蕉葉盞,御前賜出縷金花。」「全上纔初佳句傳,中官寫得便聞天。聖人含笑搜尋了,依韻當時賜和篇。」「西苑重排餞會時,新篇御製降彤墀。明朝上巳無公事,赴宴臣寮總進詩。」雖王建宮辭,無以過此也。
41
十一月,職方員外郎黃莘知汝州,以秘書省著作佐郎邢恕守職方員外郎,以司門員外郎呂升卿兵部員外郎,以祕書丞陳宗古為司門郎中。又以曾肇為戶部郎中。
42
十二月,司勳郎中穆珣出知潤州,以彭次雲為司勳員外郎,以左司員外郎路昌衡為江准發運副使,以中散大夫李之純為右司郎中。
43
急、告、寧,皆休假名也。《釋名》曰:急,及也,言切之使相逮及也。李斐《漢書》下脫「注」字。曰:告,請也,言請休謁也。寧,安也。吉曰告,凶曰寧。又曰休沐。漢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休也。
44
禮部投納試卷,因國學至天下所解進士者諸科赴省試者約六千人,辭場之盛,未有今日之比也。
45
昔年有一大臣,留守北京,方暑,至上關,因得詩句云:「河上荷花何處好?」坐上幕客,河朔人也。應聲對云:「市中柿子是誰甜?」諸官莫不為之恐悚,而大臣終不見怒也。
URN: ctp:ws23439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