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十三

《卷七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西通志卷七十
3
職官
4
孔氏《尚書傳》曰:「堯、舜考古以建百官,內置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國之長,上下相維,外內咸治。又曰:「禹、湯建官二百,亦能用治其說,視明堂位為覈。若《周官》載諸周禮,漢以後職官載歴代百官志胥可覈也。抑孔氏𫝊又曰:「唐、虞官職有序,故衆政惟和,萬國皆安,所以為正治。此惟。
5
聖世寔克,符之而山,西幸翼輔。
6
神京以獲附於內外咸治之列,則澂敘流品。維古今職官,寔關銓綜,尤不可以莫之覈也。爰列其職秩姓氏如右,竢册府旁採焉。志職官
7
8
彭 越漢王二年,魏相。
9
馮解散漢王三年,雁門太守以將軍平代張。 蒼漢王三年,代相備邉㓂,又為趙相,復徙代相陳。 豨髙祖五年,遊撃將軍從攻臧荼,別定代傅。 寛髙祖六年,代相將屯。
10
任。 敖,髙祖時以御史遷上黨太守。孫 赤,髙祖時,上黨太守。
11
奚。 意髙祖時太原都尉。
12
孟 舒,髙祖時雲中太守。
13
張 武恵帝髙后時代郎中令宋 昌恵帝,髙后時代中尉季。 布文帝初,河東太守。
14
魏 尚文帝時雲中太守。
15
令。 勉,文帝時以中大夫為車騎將軍,軍飛狐蘇。 意故楚相文帝時為將軍軍句注。
16
青翟景帝元年,以御史大夫使代和親灌。 夫景帝時代相。
17
李 蔡景帝時代相,武帝時為輕騎將軍,出朔方李。 廣景帝時,歴雁門雲中太守。武帝元光元年,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
18
程不識,景帝時邉郡太守,武帝元光元年,為車騎將軍,屯雁門。
19
馮 敬,景帝時雁門太守。
20
郅 都,景帝時,雁門太守。
21
韓安國,景帝時定襄太守。武帝元光中,以䕶軍將軍屯馬邑。
22
李 息武帝元光元年,為材官將軍,軍馬邑。後六歲,為將軍,出代郡。後一歲為將軍,出雲中。後二歲,為將軍,出朔方。
23
公孫賀,元光六年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公孫敖。元光六年,為騎將軍,出代郡。後以因杆將軍,築受降城。
24
衛。 青元朔元年,為大將軍,出雁門。二年,以大將軍出雲中。五年,以大將軍出朔方。六年,以大將軍出定襄。元狩四年,以大將軍出定襄。
25
蘇 建元朔二年,代郡太守築朔方城,常。 恵,元朔中西河太守。
26
遂 成元朔,中雲中太守。
27
共 友,元朔中代郡太守。
28
朱 央元朔中,代郡都尉。
29
霍去病,元狩四年,以驃騎將軍出代。趙不虞,元狩中定襄都尉。
30
郭 昌,元封四年,為拔胡將軍,屯朔方李。 哆字子讓,趙郡人。太始中,上黨太守周陽,由武帝時河東都尉。
31
田 仁武帝時刺史三河。
32
義 縱,武帝時上黨令,遷定襄太守韓。 說,武帝時,以都尉從大將軍衛青,出寘渾勝屠公。武帝時,河東太守。
33
公孫戎奴,武帝時上黨太守。又以校尉從大將軍衛青出定襄。
34
畨 係武帝時,河東太守有渠田議李 椒廣子。武帝時,代郡太守黃 霸武帝末,河東均輸長呂辟胡。昭帝始元元年,雲中太守田延年,昭帝時河東太守。
35
尹翁歸昭帝時,河東督郵閎。 孺昭帝時,河東督郵。
36
田 順宣帝本始初,雲中太守趙充國,本始中以後將軍將四萬騎屯五原、朔方、雲中、雁門、代郡、定襄、北平、上谷、漁陽九郡。
37
杜 緩本始中雁門太守。
38
陳 遂本始中,太原太守。
39
王山夀,元康中代郡太守韓延夀。五鳳元年,五原太守杜延年、秦太守赫後。五鳳中,西河太守張。 敞,宣帝時太原太守。
40
任。 宣,宣帝時代郡太守。
41
魯 芝,宣帝時并州刺史。
42
鄭 昌宣帝時,太原太守。
43
鄭 吉,宣帝時雲中都尉。
44
周 堪元帝永光中,河東太守馮。 立字聖卿,竟寧中,五原都尉,為五原太守,歴西河、太原太守。
45
平 當元帝時,以丞相司直遷朔方刺史。蕭 育,望之子。元帝時,朔方刺史。
46
蕭 咸,育弟。元帝時,河東太守甄。 尊成帝建始元年,河東太守王。 昌建始元年,雁門太守段宗㑹。建始中,雁門太守翟方進。河平中,朔方刺史淳于信陽。朔初,太原太守辛慶忌,陽朔中雲中太守鄧。 義陽朔中太原太守。
47
劉它人永始中朔方刺史彭。 宣,永始中,太原太守。
48
張 放元延中河東都尉。
49
夏侯藩綏和元年,太原太守朱 博,成帝時,遷冀州刺史,後徙并州刺史班。 回成帝時長子令。
50
馮 參,成帝時代郡太守。
51
伊。 嘉成帝時雁門都尉。
52
尹。 賞成帝時樓煩長。
53
班。 伯回子。成帝時,定襄太守趙 䕶成帝時河東都尉。
54
畢。 由哀帝元夀時,定襄太守蕭 由育弟。哀帝時,太原都尉班。 穉伯子。哀帝時,西部都尉劉 歆,哀帝時五原太守。
55
杜 業,哀帝時,上黨都尉。
56
劉 茂哀帝時五原都尉,屬國侯。宋 𢎞哀帝末,御史大夫王莽時,并州牧屯邉,李仲翔伯考父河東太守討羌於素昌戰沒,贈太尉。以下史籍不載年號,其餘歴朝倣此。
57
李伯考,廣祖河東太守。
58
杜 乗上黨太守。
59
周 祖上黨太守。
60
僕雷電五原都尉。
61
孫 騏詢子字士龍安邑令杜 敦,字仲信。延年曽孫西河太守茅。 衷字思和,盈弟西河太守。後漢。
62
趙 興世祖,建武初,上黨太守茍 諫,建武初,上黨太守。
63
路 平建武初上黨都尉。
64
蘇 竟建武初任郡守。
65
孫 福建武初,太原太守。
66
戴 渉,建武初上黨太守。
67
田 邑建武初,上黨太守。
68
樊 曄,建武初,河東都尉。
69
趙 永,建武初代郡太守。
70
馮 衍建武初,狼孟長。
71
張 曄,建武初代令。
72
鮑 昱,建武初髙都長。
73
隨 昱,建武初五原、太原。
74
宗 育建武元年,西河太守楊 寳建武元年,河東太守李 文建武元年,河東太守隨。 弟建武五年,以偏將軍屯代郡劉。 興建武六年,代郡太守。
75
橋 扈建武七年雲中太守田。 颯建武七年,朔方太守郭。 涼建武九年,雁門太守郭。 伋建武十一年,并州牧郭。 丹建武十三年,并州牧馬 援建武二十四年,以新息侯出屯襄國,明年,出高栁,行雁門、代郡。
76
趙 熹建武二十七年,以太尉典邊事來。 歙建武時,平遙令。
77
丁 邯,建武時汾隂令。
78
耿 宿建武末,代郡太守。
79
毛 義建武末,安邑令。
80
馬 襄明帝永平五年,西河長史吳 棠永平八年度遼將軍。是年始置鄧。 鴻,永平中,以將兵長史屯雁門。建初七年,任度遼將軍。
81
馬 嚴援兄子。永平十五年,以將軍長史屯西河廉。 范永平十六年,雲中太守。
82
來 苗永平十六年,度遼將軍閻 章永平中任邊將。
83
焦 貺,明帝時河東太守。
84
焦 永明帝時,河東太守。
85
耿 秉章帝建初元年,度遼將軍魏 應建初五年,上黨太守賈。 宗建初中,朔方太守。
86
孔 僖元和二年,臨晉令。
87
許君然,元和中,蒲坂令。
88
皇甫稜,和帝永元二年,度遼將軍朱 徽永元六年度遼將軍。
89
馮 柱永元六年,定襄太守度遼将軍王。 彪,永元十二年,以朔方太守任度遼將軍梁 慬安帝永初四年,度遼將軍。
90
耿 夔永初五年,雲中太守遷度遼將軍葛 恭永初中,臨汾令。
91
鄧 遵元初元年,度遼將軍成。 嚴元初元年,雲中太守法。 度,延光元年度遼將軍傅。 衆延光四年,度遼將軍崔 援安帝時,度遼將軍。
92
李 超,順帝永建初,代郡太守。龎 參永建元年,度遼將軍宋 漢永建中,西河太守遷度遼將軍陳 龜,永建中五原太守。桓帝時,遷度遼將軍。蘇 章,順帝時并州刺史。
93
周 舉順帝時并州刺史。
94
耿 曄陽嘉元年,度遼將軍馬。 續永和元年,度遼將軍來。 機永和四年,并州刺史王。 恬永和六年安邑椽。
95
吳 武永和六年,度遼將軍龎。 奮永和七年,雁門太守,遷度遼將軍吳 祉,永和中代郡太守。
96
竇 奉桓帝初,定襄太守。
97
皇甫節,嵩父。桓帝時,雁門太守皇甫規節弟。桓帝時,度遼將軍和 嵩,桓帝時度遼將軍。
98
杜 宻,桓帝時,歴代郡、雁門太守虞。 恭,桓帝時上黨太守。
99
陳 翔桓帝時,定襄太守。
100
張 奐,桓帝時度遼將軍。
101
李 膺,桓帝時度遼將軍。
102
崔 寔,桓帝時五原太守。
103
劉 瓆,桓帝時太原太守。
104
耿 援桓帝時河東太守。
105
劉 祐,桓帝時河東太守。
106
單 安,桓帝時河東太守。
107
段 熲,桓帝時并州刺史。
108
胡 芳,桓帝時并州刺史。
109
趙 岐桓帝時,皮氏長,後任并州刺史。皇甫嵩,桓帝時,臨汾令。
110
陳 寔,桓帝時聞喜令。
111
橋 𤣥,桓帝末,度遼將軍。
112
董 卓,桓帝末,廣武令,拜并州刺史、河東太守。靈帝中平六年,任并州牧。
113
竇 統字敬道,靈帝時,雁門太守邢 紀靈帝時西河太守。
114
崔 鈞字州平。靈帝時,西河太守。欒 賀靈帝時雲中太守。
115
史。 弼,靈帝時河東太守。
116
張 懿,靈帝時并州刺史。
117
張 益,靈帝時并州刺史。
118
丁 原,靈帝時并州刺史。
119
袁 紹獻帝初平時,并州牧鄧。 盛初平中,并州刺史。
120
髙 幹興平二年,并州刺史公孫瓚,建安初并州牧。
121
梁 習,建安時,并州刺史。十八年,州廢,更拜議郎、西部都督。
122
王 邑建安中,鎮北將軍、河東太守鄭 渾,建安中,上黨太守。
123
吉。 茂,建安中臨汾令。
124
杜 畿,建安中河東太守。
125
郭 援建安中,河東太守袁尚署王。 澤字季道,太原人。建安中,代郡太守嚴。 幹,建安中蒲坂令。
126
游 楚建安中,蒲坂令。
127
李 孚建安中解長。
128
賈 逵,建安中絳邑長。
129
衛。 固,建安中河東都督行丞事,領功曹范 先建安中,河東都督。
130
張 陟,建安中,并州刺史。
131
張 既建安中,司𨽻校尉參軍羊。 衜,建安中上黨太守。
132
徐 幹建安中。上。艾長。
133
賈 琮,獻帝時度遼將軍。
134
鮮于輔獻帝時度遼將軍宗。 預後主時署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并州刺史。馬 超,昭烈時,征西將軍、領并州牧、督涼州軍事。孫 旃字子之,炎父太原太守。
135
徐 淑,璆父。度遼將軍。
136
張 國度遼將軍
137
垣 恭西河太守。
138
宿 祥雁門太守。
139
裴 華茂父,并州刺史。
140
孫 昉,太原族。嵐州刺史。
141
王 球,太原太守。
142
左 勝河東太守。
143
韓 術河東太守。
144
韓 純,河東太守。
145
王 智武原太守。
146
趙無忌河東從事。
147
隂。 承定襄都尉
148
薛山塗馬邑都尉
149
楊仲績祁令。
150
應。 操介休令。
151
152
任。 嘏文帝黃初時,河東太守徐 邈,黄初中,平陽太守。
153
李 休黃初中,上黨太守。
154
吳 質,黄初中,北中郎將,持節、督幽、并諸軍事趙。 儼,黃初中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
155
牽。 招黄初中雁門太守,在郡十三年傅。 容明帝太和中,雁門太守繼招後陳。 泰正始中,振威將軍、使持節、䕶匃奴中郎將、并州刺史。
156
孫 禮正始中,振武將軍、持節䕶匃奴中郎將、并州刺史。
157
田 豫正始中,振威將軍、并州刺史賈 穆,嘉平中,河東太守。
158
夏侯駿,威子。并州刺史。
159
石 鑒林伯,樂陵厭次人。并州刺史司馬望,晉安平獻王第二子平陽太守馮。 旻,太原太守。
160
杜 恕,畿子。河東太守。
161
郭 緼淮父雁門太守。
162
傅 睿,嘏祖,代郡太守。
163
郭 沖,代郡太守。
164
房。 豹西河太守。
165
范 方雁門人。雁門大守。
166
貳。 塵平陽太守。
167
裴 潛代郡太守。
168
劉 觀平陽太守。
169
李 憙季和,上黨銅鞮人,并州別駕范。 嵩雁門太守。
170
171
曹。 志武帝泰始中,樂平太守司馬輔,咸寧三年八月以太原王監并州諸軍事李 重,太熙中平陽太守。
172
吾 彥,武帝時雁門太守。
173
山 該,濤子。武帝時,并州刺史王。 戎,武帝時河東太守。
174
索 靖武帝時雁門太守。
175
羊 亮,武帝時平陽太守。
176
温 宇,武帝時平陽太守。
177
栁 澹,武帝時平陽太守。
178
王 廣武帝時,并州刺史。
179
王 濬,武帝時河東從事。
180
王 藴,武帝時并州大中正劉 羲,牢之曽祖。武帝時雁門太守劉 宣武帝時右部都尉。
181
摰 虞武帝時,聞喜令。
182
賈 渾恵帝太安中,介休令溫。 嶠恵帝時,潞令懐帝,時為并州刺史、北平府參軍,遷大將軍從事中郎、上黨太守,加建威將軍、督䕶前鋒軍事。愍帝時,為司空右司馬、左長史。
183
司馬騰,恵帝時持節、寧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
184
李 矩,平陽人,恵帝時,為本郡督䕶。太興元年,冠軍将軍、領河東、平陽太守、都督司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宋 胄,恵帝時平陽太守。
185
劉 卞,恵帝時并州刺史。
186
吳 畿恵帝時,平陽郡都尉劉 暾恵帝時,太原內史。
187
劉 琨懐帝永嘉元年,并州刺史,加振武將軍,領匃奴中郎將。愍帝初,拜大將軍、督并州諸軍事,加散騎常侍。建興三年,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
188
司馬越,永嘉初,以丞相領兖州牧、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諸軍事。
189
魏 浚,平陽太守。永嘉中,授揚威將軍。宋 抽,永嘉中平陽太守。
190
龎 淳永嘉三年,上黨太守劉 殷,永嘉中,新興太守。
191
徐 潤,永嘉中晉陽令。
192
續 咸永嘉中,并州從事中郎邵 續,永嘉中沁水令。
193
鄧 攸,永嘉中河東太守。
194
劉 原,永嘉中,河東太守。
195
褚 翜,愍帝建興元年,豫州司馬、督同州軍事任。 愔,建興中河北尹。
196
焦 球,建興中樂平太守。
197
楊 橋建興中,并州左長史如。 綏建興中,并州治中。
198
韓 據建興中樂平太守。
199
王 據建興中雁門太守。
200
辟閭嵩,建興中代郡太守王。 育,建興中,并州督䕶。
201
荀 組,元帝建武元年,以太尉假節加散騎常侍,都督司州諸軍事。
202
魏 該建武元年,冠軍將軍,督䕶河東、河南、平陽三郡,河東太守。
203
庾 翼,康帝時,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姚 襄,穆帝永和七年,平鄉縣公、平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
204
謝 奕升平元年,安西將軍、都督豫兖冀并四州諸軍事。
205
張 平升平元年,并州刺史謝。 萬升平二年,西中郎將、持節、監司豫冀并四州諸軍事。
206
桓 雲,穆帝時建武將軍、都督司豫二州軍事王。 述,穆帝時衛將軍、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桓。 溫,穆帝時,太尉征討、大都督、督并司冀三州諸軍事。
207
袁 真哀帝興寜元年,征西中郎將、都督司冀并三州諸軍事。
208
謝 安孝武帝太元九年,太保加黃鉞,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兖、青、冀、幽、并、梁、益、雍、梁十五州諸軍事。
209
謝 𤣥太元中,冠軍將軍、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諸軍事。
210
桓 沖太元中都督七州并司州之河東軍事。桓石䖍,太元中河東太守。
211
朱 序,孝武時龍驤將軍、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諸軍事王。 恭,孝武時,平北將軍、假節、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州晉陵諸軍事。
212
劉牢之,孝武時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揚州晉陵諸軍事。毛徳祖,安帝義熙中,輔國將軍、督河東平陽二郡軍事、河東太守、冠軍將軍、督司雍并三州諸軍事、司州刺史。
213
劉道憐,義熙六年并州刺史。郄 恢建武將軍、都督梁秦雍司荊揚并等州諸軍事戴 淵,征西將軍、假節,加散騎常侍、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諸軍事。
214
令狐盛,并州刺史,授奮威將軍。溫 憺,嶠父祁縣人。河東太守李 平樂平太守。
215
郭 熙新興太守。
216
王 忠,晉陽太守。
217
羊 綜,上黨太守。
218
石 暉,河東太守。
219
栁 純,太常卿,解縣人。平陽太守髙 喬太原太守。
220
蔡 徳樂平太守。
221
陳 楚平陽太守。
222
溫 詳司州刺史。
223
張䖍碩,上黨太守。
224
張元熙,平陽太守。
225
皇甫商河東太守。
226
裴天明并州別駕。
227
裴 版,晉州別駕,汾隂人。
228
戴 晞,司州主簿。
229
李 𢎞,并州刺史。
230
王胡之司州刺史。
231
薛 恢,河東太守。
232
騫 彄,平陽郡守。
233
李 叡字幼黄,髙平太守。
234
薛 廣安都父,上黨太守。
235
薛 興河東太守。
236
郭 翼屯留令。
237
荀 靜,上黨太守。
238
劉 觀平陽太守。
239
魯 芝,并州刺史。
240
盧 諶,并州別駕。
241
劉 聰,新興主簿。
242
243
杜 曼畿、曽、孫後,趙河東太守,為從事中郎崔。 琨,後趙并州刺史。
244
栁 恭後趙河東郡守。
245
王 眘,後趙上黨內史。
246
苻 栁,前秦夀光元年,征東大將軍、并州牧苻。 叡前秦授安東將軍、蒲州刺史,鎮蒲坂。慕容沖前秦苻堅,授平陽太守。
247
石 越前秦苻堅授并州刺史。王 騰前秦苻堅授并州刺史。王 休,猛子。前秦代郡太守姚。 懿,後秦征東將軍、并州牧尹。 昭後秦并州刺史。
248
敬 丕,陳敬仲後。後秦河東刺史裴 冲字大寧,後秦并州刺史胡。 寅,後秦姚萇授鎮北將軍、并州刺史。姚 緒後秦河東節度。
249
皇甫真,并州刺史。前燕慕容恪授賈。 澗後燕代郡太守。
250
段 乾後燕廣武令。
251
慕容莊,後燕并州刺史。
252
慕容嵩後燕并州司馬。
253
叱奴侯提,夏後燕并州刺史。唐 䇼梁大通初,大丞相府直外兵曹李 弼大通初,恒州大中正。
254
韓 賢,大通初,建州刺史。
255
杜臺,定任平陽令。
256
北魏
257
爾朱羽健,太祖登國初,秀容川領民酋長。子鬱徳。孫代勤,襲髙宗,末代勤,假寧南將軍,除肆州刺史。子新興孫榮襲。
258
許。 謙皇始初陽曲䕶軍
259
元素延,皇始中并州刺史奚。 斤,皇始中,晉兵將軍,後為晉兵大將軍。薛 提,皇始中。晉兵將軍
260
元 崇,太祖時并州刺史。
261
劉殊暉,羅辰子。太祖時,并州刺史樓伏連,太祖時晉兵將軍、并州刺史。陸 突太祖時,離石鎮將。天興中,上黨太守奚。 牧,太祖時并州刺史。
262
叔孫建。太宗泰常元年,并州刺史薛 辯、泰常中寧朔將軍、平陽太守。安 同太宗初廵察并、定二州,與肥如侯賀䕶同持節。谷,季孫渾子,太宗時,吐京鎮將。
263
賀。 泥,太宗時,持節行并、定二州,元六頭。太宗時,并州刺史元。 屈,太宗時,代元六頭攝并州事,許洛陽。太宗時,祁令又為雁門太守薛 謹,辯子。太宗時,河東太守,後襲平西將軍,仍為蒲坂太守。
264
茍 孤太宗時鎮軍大將軍、并州刺史。梁 越大宗時,雁門太守。
265
沮渠秉,䝉遜子。世祖太平真君初,東雍州刺史杜道生,真君時秦州刺史。
266
沮渠康真君中,雍州刺史李 寳真君中,并州刺史。
267
崔 恬,浩弟。世祖時,上黨太守。尉力斤,世祖時,并州刺史王。 斤,世祖時,衛兵將軍征赫連定,以斤鎮蒲坂,徙鎮長安。
268
王 憲,猛孫休子。世祖時,并州刺史、安南將軍來大千。世祖時,吐京都將。
269
張 偉,世祖時本國大中正,太原人。于栗磾,世祖時蒲坂鎮將。
270
穆伏興,世祖時散騎侍郎、代郡太守司馬文思,休之子,世祖時,懐朔鎮將司馬楚之,鎮西大將軍、雲中鎮大將,又為朔州刺史。自世祖至髙宗,在邉二十餘年。
271
司馬寳印,楚之子。世祖時,雁門太守古。 弼,世祖時拜安西將軍。
272
王慧龍,愉孫緝子。世祖時,并州大中正李 寳,暠孫。世祖時,鎮南將軍。
273
朱修之,世祖時以宋將固守任雲中,鎮將伊 馛,世祖時東雍州刺史。
274
羊規之,世祖時雁門太守游。 雅,世祖時東雍州刺史張 偉,世祖時太原國大中正周。 觀,世祖時平南將軍、秦州刺史乞佛。成龍,髙宗太安初,并州刺史。薛野䐗,和平中平南將軍、并州刺史,又為太州刺史。閭 鳳,大肥弟。高宗時,鎮南將軍、肆州刺史。
275
陸 宜,俟族弟。高宗時,雲中鎮將。
276
奚受真,髙宗時離石鎮將張宗之閹官。髙宗時,寧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薛破胡謹子。顯祖皇興時,任河東太守。薛洪隆,謹子。皇興時,河東太守。
277
崔道固,髙祖延興時平齊郡太守任。 桃太和初,雲中軍將。
278
房崇吉,太和中,歸安縣令、宋并州刺史,領太原太守,戍升城,後降。及以歴城民為平齊郡歸安縣,乃以崇吉為縣令。
279
鄧良奴,太和中太傅長史,帶太原太守。太傅元丕出為并州刺史,以良奴為長史。
280
韋 崇,太和中,鄉郡太守。
281
于 祚烈子。太和中,恒州別駕于 果烈弟。太和中,朔州刺史。又歴并、恒二州刺史。于 須烈弟。鎮南將軍、肆州刺史。
282
王 瓊,太和中,并州大中正。杜洪太,太和中鷹揚將軍、絳城鎮將司馬金龍楚之子。太和中,鎮西大將、雲中鎮大將,又朔州刺史。
283
尉。 翊元子太和中,恒州刺史薛 引拔子。太和中,立忠將軍、河北太守崔 衡,太和時秦州刺史。
284
司馬恵安,叔璠孫。太和中,恒州別駕王。 襲叡子。太和中,鎮西將軍、秦州刺史,又轉并州刺史。
285
常。 振太和中試。守正平郡元。 萇,太和中代尹,又除懐朔鎮都大將。元 丕,太和中都督,領并州刺史。
286
穆 泰,太和中,恒州刺史代陸叡元。 頤太和中,朔州刺史。
287
元 澂,太和中,行恒州事。
288
陸 叡,太和中,恒州刺史。
289
長孫吳兒,髙祖初武川鎮將長孫突吴兒弟。髙祖時朔州長史元 蘭,髙祖時武川鎮將。
290
穆景相髙祖時上黨太守元。 繼髙祖時都督北討諸軍事,命自懐朔以東,悉稟節度,世宗時,又為恒州刺史。
291
樓 稟伏連孫,髙祖時平城鎮將,遷朔州刺史。元安夀,髙祖時懐朔鎮大將、都督三道諸軍事,後為朔、恒二州刺史。
292
司馬悅,金龍子。髙祖時,立節將軍、建興太守,遷河北太守。
293
元天賜,髙祖時懐朔鎮大將司馬。躍,金龍弟,髙祖時,代兄任雲中鎮將,又為朔州刺史、安北將軍。
294
元 嵩澂弟髙祖時,恒州刺史唐 崇契孫,髙祖時盛樂太守元。 英,髙祖時武川鎮都太將唐興業,契孫崇弟。髙祖時定襄太守元。 鸞,髙祖時,并州刺史。
295
羅道生,拔子。髙祖時,肆州安北府外兵叅軍元。 彬,髙祖時朔州刺史,又持節、假平北將軍、行汾州事,仍除汾州刺史。
296
栁 崇,髙祖時河北太守,嘗為河東郡解邑中正,又領解邑中正,出為太守。子慶和、楷胥,本邑中正。
297
元 志髙祖時,行恒州事。
298
栁敬起,髙祖時平陽太守。子永,本郡邑中正。範,本州大中正。
299
元思譽,髙祖時鎮北將軍、行鎮北大將軍事。裴延儁,髙祖時,聞喜縣中正。
300
裴 夙髙祖時河北大守。
301
陸 凱突孫俟子,髙祖時,正平太守乞伏保,髙祖時善無鎮將。
302
李顯甫靈孫,髙祖時行并州事。張 顥,宗之子養孫。髙祖時邵郡太守裴仲規,髙祖時行建興軍事。
303
爾朱侯真,髙祖時并州刺史穆。 羆,髙祖時吐京鎮將,後改吐京鎮為汾州將,仍為刺史。
304
封 琳,髙祖時持節西道大使。琳族叔祖軌,肅宗時,假通直散騎常侍。
305
劉乞歸,髙祖,時東雍州刺史元賢仁,髙祖時河東太守孫。 小髙祖時,并州刺史。
306
王希彥,髙祖時太原太守郭 祚逸孫,髙祖時并州主簿,世宗時,又為并州大中正。
307
韓 務世宗景明初,行肆州事成。 淹,景明中輔國將軍、平陽太守于 敦,烈弟。景明中,假節、行并州事、恒州刺史。席法友,景明中,并州刺史。
308
李宣,茂璨子。景明中,平陽太守。陸 延,正始初任武川鎮將,又都督沃野、武川、懐朔三鎮諸軍事、安北將軍、懐朔鎮大將,正光初,奉使綏慰秀容。
309
崔 振,挺弟。正始初,龍驤將軍、肆州刺史,除河東太守王。 椿,叡子。正始初,太原太守、鎮逺將軍。孝昌中,又授右將軍、太原太守。
310
于 忠,正始中西道大使,為恒州大中正。崔延伯,永平中安北將軍、并州刺史,封。 靜,延昌中平北將軍、恒州刺史杜。 弼,延昌中廣武將軍,又帶并州驃騎府長史。陸 㫤,世宗時平北將軍、肆州刺史。
311
裴 佗,世宗時河東郡事,又為河東邑中正。劉 嵩,世宗時龍門都將。
312
薛景茂,破胡孫。世宗時,猗氏令張 通,永平中汾州刺史。
313
裴 粲,植弟。世宗時,正平太守薛 和,破胡子。世宗時,行正平郡事。李叔仁,世宗時朔州刺史。
314
茍 資頺子世宗時,龍驤將軍、肆州刺史裴 良,世宗初南絳縣令,又遷并州安北府長史。又為西北道行臺,遂為汾州刺史、輔國將軍,行臺如故。又為南絳慰勞使、河東郡中正,又河東恒農、河北宜陽行臺。
315
杜 遇銓孫世宗時,河東太守髙 聰,世宗時平北將軍、并州刺史崔。 習,鑒子。世宗時,河東太守、贈并州刺史。元 匡,世宗時肆州刺史,遷恒州刺史。趙超宗,世宗時,河東太守。
316
元 融,世宗時并州刺史。
317
趙令勝,世宗時河北太守元。 凝,融弟。世宗時,桓州征虜録事參軍鄭 雲,尚從兄。世宗時任雁門太守穆。 鑖,世宗時懐朔鎮将,肅宗時,除平北將軍、并州刺史。
318
髙 植,肇子。世宗時,朔州刺史,又為恒州刺史。崔思叔,世宗時上黨太守。
319
王 超,諶孫。世宗時,并州治中封。 回世宗時,後將軍、汾州刺史郭 小閹官。世宗時,冠軍將軍、并州刺史李 韶寳孫。世宗時,撫軍將軍、并州刺史王世弼,世宗時東秦州刺史,後為河北太守。宇文福,世宗時都督懐朔、沃野、武川三鎮諸軍事、征北將軍、懐朔鎮將。
320
楊 椿,播弟。世宗時,都督朔州、撫㝠、武川、懐朔三鎮三道諸軍事、平北將軍、朔州刺史。
321
王仲興,世宗時平北將軍、并州刺史。茹 皓,世宗時肆州大中正。
322
杜 崇,世宗時鄉郡太守。
323
秦 松閹官。世宗時,安北將軍、并州刺史任。 欵世宗時武川鎮將。
324
趙 遐,肅宗熙平初,任平西將軍、汾州刺史。薛永華,安都孫。熙平中,河東邑中正張。 倫,熙平中,肆州刺史。
325
袁 飜熙平中平陽太守。
326
崔 遊,熙平末河東太守。
327
馮 遷,神龜中,恒州從事,又為恒州中兵參軍,轉定襄令,尋為并州水曹參軍。
328
薛懐吉,真度子。正光初,後將軍、汾州刺史裴芬之叔業子。正光中,東秦州刺史賀拔度拔,正光末,武川鎮軍主房。 謨,正光末,歴代郡太守。孝莊時,除大寧太守。武定中,除晉州刺史,又攝南汾州事。
329
崔元珍,正光末,平陽太守、假右將軍,仍除唐州刺史。閻 進慶父孝昌時,盛樂郡守。
330
于 昕,敦子。任,懐朔鎮將,為武川鎮將。孝昌中,轉輔國將軍、北中郎將、恒州大中正,又遷恒州刺史。
331
㓂 儁,孝昌中鹽池都將。
332
髙各拔,肅宗時,廣昌鎮將李孝怡,肅宗時朔州安北府長史髙 幹,肅宗時汾州後軍府長史司馬。仲明,叔璠孫。肅宗時,安北將軍、恒州刺史。陸希靜,麗孫。肅宗時,邵郡太守。
333
李季凱寳孫,肅宗時并州安北府長史唐景宣和孫。肅宗時,并州城陽王徽後軍府長史。中堅将軍。
334
薛慶之,洪隆孫。肅宗時,并肆行臺,又行并州事李 述,肅宗時建興太守。
335
費 穆,肅宗時,朔州刺史、輔國將軍,改雍州刺史。王 誕,叡孫。肅宗時,正平太守。
336
栁元璋,肅宗時正平太守、大中正。皇甫璋,肅宗時鄉郡相。
337
髙 綽,允孫。肅宗時,後將軍、并州刺史。髙 飜肅宗時,并定、肆、恒、雲、朔十州諸軍事徐 紇,肅宗時雁門太守。
338
薛 巒,安都孫。肅宗時,平北將軍、肆州刺史。爾朱榮,肅宗時使持節、安北將軍、都督恒、朔諸軍。又為都督并肆、汾、廣、恒、雲六州諸軍事、大都督。
339
劉靈助,肅宗時爾朱榮府功曹參軍。莊帝時,又為幽、并、營、安四州行臺。
340
范 紹,肅宗時,安北將軍、并州刺史。樊子鵠,肅宗時行上黨郡,又假節,為平南將軍、都督河東正平軍事、行唐州事。建義初,拜平北將軍、晉州刺史、兼尚書行臺。
341
楊 機,肅宗時左將軍、河北太守元。 深,肅宗初,肆州刺史。後為恒州刺史,封趙郡公侯。 剛肅宗初,恒州大中正。
342
元 順,澂子。肅宗時,平北將軍、恒州刺史。元 徽,肅宗時并州刺史。
343
元 淵,肅宗時恒州刺史。
344
元 略,肅宗時懐朔鎮副將,自給事黃門侍郎謫刁。 雙,肅宗時西河太守。正光中,徵拜光祿大夫。楊 鈞,肅宗時北道大行臺任、恒州刺史,轉懐朔將。粟法光,肅宗時,屯留縣令。
345
尉慶賓,肅宗時肆州刺史。裴 衍,肅宗時建興太守。
346
張 瓊,肅宗時朔州征虜府外兵參軍,出帝初,又為汾州刺史。天平中,克夏州,為慰勞大使,仍留鎮之。薛循義,肅宗時龍門鎮將。孝莊時,為𢎞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前廢帝初,為持節、後將軍、南汾州刺史。出帝時,行并州事。天平四年,行晉州事,拜晉州刺史、南汾東雍陕四州行臺。
347
閻慶引,肅宗時敷城太守。薛修義,肅宗時龍門鎮將。孝莊初,為𢎞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天平四年,行晉州事,拜晉州刺史司馬。子恕,肅宗時懐朔鎮省事。
348
裴慶孫,肅宗末邵郡太守、假節、輔國將軍、都督平。 季閹官。肅宗末,新興太守,與爾朱榮議立莊帝,拜平北將軍、肆州刺史。
349
裴 瑗,肅宗末太原太守,孝莊時行并州事。孝静時,除衛將軍、東雍州刺史。
350
爾朱天光,肅宗末都將,總統肆州兵馬,又攝行肆州事。建義初,除撫軍將軍、肆州刺史,加北秀容第一酋長,為并、肆、雲、恒朔燕蔚顯汾九州行臺,仍行并州事。元天穆孝莊建義元年,并州刺史,詔世襲。
351
陸恭之,凱子。建義初,河北太守。
352
楊 侃,播子。建義初,冠軍將軍、東雍州刺史。楊仲宣,辯弟建義,初正平太守,加安西將軍。楊 津,椿弟。前任,平北將軍,歴肆州、并州刺史。永安三年,使持節、督并肆燕恒雲朔顯汾蔚九州諸軍事、并州刺史為北道大行臺,經略并肆。
353
劉紹珍,藻子。永安中,河北太守。元顯恭,永安中使持節、都督晉建南汾三州諸軍事、晉州刺史,為征西道行臺節度都督。
354
叱列延慶,建義中假鎮東將軍、都督,代西部領民酋長。又以本將軍除恒州刺史,尋都督恒、雲、燕、朔四州行臺。又使持節、都督恒、雲、燕、朔、定五州諸軍事。
355
薛 衍,虎子。永安中,正平太守。
356
堯 雄永安中持節慰勞恒、燕、朔三州大使宗。 顯,永安中,兩任襄垣太守。普泰初,遷使持節、北將軍、晉州刺史。
357
陸士㢘,麗曽孫。永安末,建州平北府長史。李 愍永安末,樂平太守。
358
元 禹,孝莊初,并州大都督陸希質,希靜弟。孝莊初,陽城太守,轉龍驤將軍、建州刺史。
359
司馬子如,孝莊初,建興太守、當郡都督。武定末,又行并州事。
360
楊 辯孝莊時東雍州刺史元。 肅,孝莊時,肆州刺史。
361
穆 建,羆子。孝莊時,北道行臺并州事穆。 衍,羆子建,弟孝莊時行雲州事。爾朱仲逺,孝莊時平北將軍、建興太守。及改郡立州,仍除使持節、車騎將軍、建州刺史。
362
爾朱世隆孝莊時,肆州大中正爾朱度律,孝莊時安北將軍、朔州刺史金。 祚孝莊時,東雍州刺史賀拔岳表授又為西魏東北道大行臺、晉州刺史。
363
斛斯椿,孝莊時上黨太守。以從平葛榮功,除遷安北將軍、建州刺史。
364
元 襲孝莊時,河東太守。
365
韓 軌,孝莊時,晉州鎮城都督竇 泰,孝莊時晉州城都督任。 祥孝莊時廣寧太守。
366
隆之,孝莊時晉州治中,行平陽郡事。出帝時,為北道行臺,轉并州刺史。天平中,為并州刺史。
367
髙善無孝莊時秀容大都督,除使持節、汾州刺史,尋為晉州刺史。元象中,重除晉州刺史。
368
潘 樂,孝莊時,晉州鎮城都將,後拜東雍州刺史。万俟洛普子孝莊時,汾州刺史,驃騎將軍。龎,蒼鷹孝莊時晉州治中從事史,行義寧郡事。爾朱兆初,假驍騎將軍,為建興太守、汾州刺史。前廢帝時,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并州刺史、大行臺、天柱將軍又世襲并州刺史。
369
爾朱智虎,前廢帝時驃騎大將軍、肆州刺史王。 綽,穆弟。前廢帝時,驃騎大將軍、并州刺史。劉 貴前廢帝初,晉州刺史。普泰初,轉行汾州事。梁大通初,除肆州刺史,轉行建州事。天平四年,除肆州大中正。
370
趙 善,前廢帝時持節、東雍州諸軍事、雍州刺史張 忻,瓊子。前廢帝時,建州刺史。
371
慕容紹宗,前廢帝時并州刺史,武定中,為晉州刺史、西道大行臺。
372
韓 常前廢帝時。舊志未詳
373
薛嘉族前廢帝時,正平太守髙 歡節閔普泰元年,大都督、晉州刺史即齊神武帝宋。 顯普泰元年,晉州刺史。
374
暴 顯誕子後廢帝中興元年,晉州車騎府長史。元象元年,除雍州大中正。
375
斛律金,後廢帝初,冀、恒、雲、燕、朔、顯六州大都督。梁大通初,為汾州刺史、當州大都督。武定末,為肆州刺史。李 宻,後廢帝初,遥授并州刺史。出帝時,建州刺史段 榮後廢帝時,行臺右丞、西北道慰喻大使李 弼太昌初,恒州大中正。
376
唐 邕,太昌時,大丞相府直外兵曹万俟普撥,永熙中都督、泰州刺史。泉 企,永熙末,行東雍州事。
377
彭 樂,孝武初,肆州刺史。
378
王 徳,孝武時行東雍州事。王思政,孝武時,授并州刺史。大統中,遷汾、晉、并三州諸軍事、并州刺史。
379
李長夀,孝武時河北郡守扶。 猛,孝武時行河北郡守。歩大汗薩,孝武時秦州鎮城都督。天平中,轉東夀陽三泉都督,又授晉州刺史。
380
斛律平,孝武時平北將軍、顯州刺史,後又行肆州刺史事。
381
封隆之孝武末,行并州刺史事。張 纂,并州行臺右丞。孝武末,齊神武以趙郡公琛為行臺守,晉陽纂為右丞。
382
髙 琛,齊神武王弟。孝武末,并肆汾大行臺僕射,領六州九酋長大都督。
383
楊 穆,孝武末,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盧 光孝武西遷,以山東立義,遥授大都督、晉州刺史。後為虞州刺史。
384
李蘭如,平陽太守。
385
薛隆宗,謹孫太原太守。
386
酈道慎,範子正平太守。
387
裴雙碩,聞喜人聞喜令。
388
裴思濟,安祖子猗氏令。
389
薛道標安都子。秦州刺史辛 祥,紹先孫,并州刺史、太傅府屬敕,行建興郡,轉并州北平府司馬,敕并州事。
390
薛道次,安都第三子。安西將軍、秦州刺史辛。 穆紹先子東雍州別駕。
391
常。 陟上黨太守。
392
李士元,雁門人。太平太守裴景恵佗父秦州別駕。
393
呂 溫,顯子。上黨太守。
394
楊 順機兄梁郡太守。
395
趙 翼平昌太守。
396
辛 諶毗,後上黨太守。
397
趙 穆汾州平西府司馬。
398
宋 稚,并州城陽王鸞城局叅軍韓武華,顯宗子。太原太守薛懐景,真度子。征南將軍、河東太守髙。 徽,齊神武族叔,河東太守。
399
薛寳集修義父定陽太守楊 定,并州刺史、晉昌侯,諡穆張。 忠讜兄新興太守。
400
楊恵嘏,馮翊人。太原太守段 長懐朔鎮將。
401
崔 書字貴禮,河東太守。
402
斛律謹龍驤將軍、武川鎮將。元叱努武川鎮將。
403
堯 奮,雄弟。南汾州刺史。
404
劉 升吐京太守。
405
王公禮士良祖平城鎮司馬,吳平仁定陽令。
406
慕容逺,紹宗父恒州刺史郭洛頭離石都將
407
楊 猛標父白水縣令。
408
奚普回陽曲䕶軍。
409
李義深,并州長史。
410
古彤鍼工,晉陽令
411
張 烈纂父桑乾太守。
412
髙貴孫,晉州刺史。
413
白: 建大丞相府騎兵曹。
414
閔 湛,太原人。著作令史。
415
裴天明徽五世孫并州別駕趙 煦,秦州刺史。
416
裴雙虎,天明子。河東太守陸洛侯。真父秦州刺史。
417
裴小松,雙虎子。雍州主簿,又行平陽郡事。裴 澂,聞喜人。汾州刺史。
418
元 崙,秦州刺史。
419
薛鳳賢龍驤將軍、假節、稷山鎮將杜。 畿河東太守。
420
趙 善肆,州主簿。
421
薛光熾東雍州刺史。
422
薛元穎,光熾子。永安王參軍、行秀容縣事。趙 泓,廣武令。
423
牒舎樂西河領民都督爾朱榮部栁。 懿敏父,車騎將軍、汾州刺史、河東解縣人。裴季和,曲沃令。
424
薛遵顔,河東郡守。
425
王 琳,東雍州刺史。
426
杜慈度,弼父繁峙令。
427
韓 演,裒父。恒州刺史。
428
髙 淹,并州刺史,封平陽郡公。敬伯,樂安邑令。
429
裴 欣俠父西河郡守。
430
張 鳳耀父晉州長史。
431
栁 敏,河東郡丞。
432
徐 定魏初,雲中軍將平朔戍主楊安仁、景父北道都督、朔州鎮將賀伏連雲中太守。
433
李士萬髙都太守。
434
王 光,祁縣人。并州刺史。
435
楊元夀,魏初任武川鎮司馬。隋文帝五世祖楊 烈,太原郡守,文帝曽祖。
436
唐靈芝夀陽令。
437
裴客兒,長平縣丞。
438
閻 善,龍驤將軍、鎮雲州,馬邑人暴。 喟朔州刺史。
439
暴 誕,喟子。恒州刺史。
440
綦 辰,并州刺史。
441
叱羅協,汾州録事叅軍爾朱兆府屬,又治肆州刺史韓。 瑚,秀容太守。
442
鄭 尚雁門太守。
443
侯 景、懐、朔二州外兵使。
444
薛 夀,河東郡太守,為河北郡太守,轉秦州刺史。王 慶,汾州刺史,祁縣人。
445
李 研,字探幽,髙平太守。
446
杜 整武州刺史。
447
伊婁,靈絳州刺史。
448
元景和,汾州刺史。
449
韓 英,瑱父行代郡事。
450
張 協上黨太守。
451
徐 踐,蹇子。建興太守。
452
朱 恵,行太原太守。
453
樊 興子鵠,父平城鎮長史薛。 瑚,洪隆弟。河東郡守。由東雍州中從事別駕,除賀拔爾逗武川鎮軍主。子度抜襲。
454
薛 朂,河東太守、汾隂人。
455
常。 振保太后弟喜子。正平郡太守。郭文恭,平遙人,太平令。
456
王祖幹。叡曽孫,并州刺史。裴安祖,秦州主簿。
457
蕭百年,西河太守。
458
裴 美務子。秦州主簿。
459
辛曇䕶并州都督。
460
王 虬,通髙祖并州刺史。
461
元 琛,恒、朔二州刺史。
462
王 嶷,憲孫持節,鎮西將軍、秦州刺史。呂受恩,秦州刺史。
463
裴 務,駿子。秦州主簿。
464
東魏
465
庫狄廻洛孝靜天平元年,朔州刺史薛孤延,天平初顯州刺史。
466
韓 賢天平元年,建州刺史庫狄干,天平元年,恒州刺史斛律金,天平元年,汾州刺史髙隆之,天平元年,并州刺史薛崇禮,天平元年,龍門都督髙 澂天平元年,使持節、大行臺、并州刺史。三年,入輔張遵業,瑗次子。天平中,安西將軍、建州刺史。
467
薛 善天平元年鹽池都將,西魏大統中為汾隂令,又除河東郡守。
468
薛琰逹,天平元年,南汾州刺史。封子繪,天平二年,衛將軍、平陽太守、尉。 景天平三年,并州刺史。
469
封延之,隆之弟。天平四年,行晉州事。司馬恭天平四年,鎮東雍州。
470
栁 楷,崇子。天平中,肆州驃騎府長史。可朱渾,元天平中并州刺史。
471
髙 崇,天平中平陽太守。
472
李稚㢘,天平中秦州開府長史、平北將軍,武定中,又為并州長史。
473
劉 豐天平中,南汾州刺史王。 懐天平中鎮下館。
474
莫多婁貸,天平中,晉州刺史程。 保,天平中邵郡守。
475
薛榮祖,天平中,鎮東雍州潘。 樂天平中,東雍州刺史王。 基天平中行肆州事。
476
楊 纂,天平中安西將軍、武州刺史屈僧珍,天平中,南絳郡守。
477
馬 恭天平中,東雍州刺史車折于洛。天平中,建州刺史盧文偉,天平末行東雍州事王。 穆超弟元象,中上黨太守。斛律羌舉,興和初,東夏州刺史髙季式,乾弟,興和中,行晉州事,任解州,仍鎮永安。戌盧,懐道,文偉子,興和中,行汾州事,又為烏蘇鎮城都督髙 岳武定元年,晉州刺史。
478
叱列平,武定初廓州刺史。李業興,武定三年太原太守。韋孝寛,武定四年晉州刺史賀。 仁武定五年,汾州刺史彭。 樂武定七年,并州刺史賀拔仁,武定七年,并州刺史庫狄盛,武定中,平陽刺史魏明朗。武定中,平陽太守可朱渾道元、武定中,并州刺史崔伯謙、武定中京畿司馬栁達摩、武定末陽城太守張。 亮武定末,汾州大中正。趙 起,武定末任建州刺史王。 絃,基子。武定末,任晉陽令。李智㢘,武定末任并州儀同開府長史。段 紹,武定末,行并州刺史。
479
去。 賓孝靜時,安北將軍、肆州刺史。至羅國主副羅越居,為蠕蠕所破,其子去賓來奔,齊獻武王奏為刺史,封髙車王,招慰夷部,表穆子琳為長史。
480
李希宗,齊文宣后父。孝靜時,上黨太守。穆子琳,孝靜時肆州長史。
481
爾朱文,暢榮子。孝靜時,撫軍將軍、肆州刺史。韓建業孝靜時并州刺史。
482
竇 瑗孝靜時,爾朱榮表留北道大行臺左丞,封輔相。孝靜時,朔州總管。
483
李神儁,寳孫。孝靜時,行并州事,尋除驃騎大將軍、肆州刺史。
484
范舍樂,孝靜時,東雍州刺史侯莫陳相孝靜時朔州刺史,遷車騎將軍、顯州刺史,又為汾州刺史。
485
慕容儼,孝靜時安東將軍、髙梁太守,轉五城太守、東雍州刺史。
486
方俟普,孝靜時朔州刺史。郭叔略,孝靜時東雍州刺史王。 峻孝靜時恒州大中正周信,歴恵達父。孝靜時平舒令,除衛將軍、東雍州刺史。
487
山西通志卷七十三
URN: ctp:ws26418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