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十

《卷四十》[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類說卷四十       宋 曽慥 編稽神異苑》
3
康王廟神女
4
《六朝録》曰:劉子卿居廬山,有五彩雙蝶來遊花上,其大如燕,夜見二女子曰:「感君愛花間之物,故來相詣,君子豈有意乎?」子卿曰:「願伸繾綣」。一女曰:「感君,今宵讓姊,餘夜可知」。次夜,姊曰:「昨夜之歡,今留與汝」。自是每旬一至者數月。廬山有康王廟,泥塑二神女,容貌如二婦人。
5
雲雨,從巫山來。
6
《征途記》曰:蕭總遇洛神女,後逢雨,認得香氣,曰此雲雨從巫山來」。
7
東海女姑。
8
《六朝録》曰:書生蕭岳至延陵,泊舟季子廟前,有一女從三四侍女,以秋橘擲岳,因舟中命酒,將晚別去。岳入廟,見東壁畫第二座之女,細視之,而咲乃所見之女也。畫旁題云「東海女姑」。
9
李夫人遺蘅蕪香。
10
漢武思李夫人臥延涼殿,夢夫人遺帝蘅蕪之香,覺而衣冠異香,三月不歇。帝因制曲名《遺芳夢》,又賦《落葉》、《哀蟬曲》。
11
沙棠木為舟
12
《江表記》成帝於太液,以沙棠木為舟,取其不沉,以珎怪飾鷁首,名雲舟。
13
並枕樹。
14
三呉記》:潘章夫婦死葬,塜木交枝號,並枕樹,馬皮化蠶。
15
《捜神記》曰:有人逺行其家,惟有一馬、一女女,思其父,戲謂馬曰:「爾若迎我父,至我則嫁汝馬」。因拖韁至父處,乘歸馬,見女輙怒,女如前言以告父,大怒,殺馬屠,剝其皮,女見皮蹙之曰:「死馬欲人為婦!」其皮忽起,捲女而出,於大樹間見女化蠶,續絲于樹,而成大繭榴環。
16
《江表記》:呉王潘夫人因觧唾於壺中傾之,得火齊指環,因掛於石榴枝,起臺名,環榴或白,今與蜀爭雄,環榴之名不祥,改為「榴環」。
17
虹化為女子。
18
《江表録》首:陽山有晚虹,下飲溪水化為女子,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暫降人間。帝欲逼幸而難,其色忽有聲如雷,復化為虹而去。
19
白魚江郎
20
《三呉記》曰:餘姚百姓王,素有一女,姿色殊絶,有少年,自稱江郎,求婚經年,女生一物,狀若絹囊,母以刀割之,悉是魚子,乃伺江郎就寢細視,所着衣衫,皆鱗甲之狀,乃以石碪之曉,見床下一魚,長六七尺,素持刀㫁之,命家人煮食其女,後適於人。
21
書帶草。
22
三齊記》曰:「鄭康成山下生草,如大韭一葉尺餘,土人名為康成書帶草」。
23
視井生男。
24
《博物志》曰:婦人妊身,三月未滿着,壻衣冠,平旦遶井三匝,映水視影勿反,顧必生男。或者生九女,其妻遶井三匝。呪曰:「女為隂,男為陽,女多灾」。男多祥,鎻井三日不汲。至期,果生一男。
25
杜蘭香在《白帝君所征途記》曰:「晉張碩與杜蘭香相別,後于巴縣,見一青衣,云蘭香在白帝君所,若聞白帝野寺,鐘聲隨風而來,則蘭香亦隨風而至。際夜果聞鐘聲,蘭香亦至焉。蛟龍寄宿。
26
《九江記》曰:江夏陸社兒者,夜歸,逢一女子求宿,姿色甚優,社兒不得已同歸共寢。忽聞暴風雷見一毛,手拏婦人,去及明,鄉人云:「去此七八里有一蛟,長百餘丈,流血在地,有千萬禽臨而噪之。社兒自此驚悸,常如痴狂。
27
《朝野僉載》:
28
駞李
29
後魏時,定四姓李氏,大姓也,恐不得預乗,明駞星夜入洛,而事已定,人謂之「駞李」。
30
緑珠怨。
31
喬知之有婢碧玊,武承嗣借敎歌,姫納之不還,知之作緑珠怨》以寄曰:「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許,此時歌舞得人情,君家閨閣未曽安,好將歌舞借人看,意氣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干,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面傷鉛粉,百年離恨在高樓,一旦容顔為君盡碧玉得詩飲,淚投井而死。承嗣於裙帶上得詩殺知之。
32
仙人獻果。
33
李全,武后時為御史,鞫獄,備極慘酷,其訊皆有名,如仙人獻果、玉女、登梯、一絲、懸駒、驢、㧞橛、鳯凰、晒翅、猿猴、鎖火、上麥索下䦨单之類。
34
𤣥衣素衿、人𫝊赦。
35
貞觀中,黎景逸居空青山,飼一鵲而甚愛。後景逸被誣下獄。有鵲於獄屋氣樓中,下視景逸喜噪似語。有赦官。詰其日,云:「路逢一𤣥衣,素衿人說。三日赦至,乃鵲𫝊也」。
36
趂蛇,鸛雀
37
魏光乗好題品人姚元之長大行且速,號趂蛇鸛雀,王旭長而黒醜號,烟燻木棖。楊仲嗣躁急,號「熱𨫼上猢猻」。
38
學射未敎嚙鏃。
39
昝君謨善射,閉目而射,應目而中。有王靈知者,學其法,曲盡其妙,欲射君謨殺之。君謨時無弓矢,執一短刀,矢來輒撃,折末後一矢,以口承之,遂囓其鏃。謂靈知曰:「學射三年,但未敎汝嚙鏃法耳」。
40
非錢不行。
41
鄭愔為吏部侍郎,掌選貪贜不法,引銓日,有選人以百餘錢繋鞋帶行歩有聲,愔問之,對言:「當今之選,非錢不行」。
42
金牛御史。
43
武后時,嚴昇期為御史,廵察江南,嗜牛肉而多受金,號「金牛御史」。
44
鶴鳴鷄樹
45
鳯閣侍郎杜景儉,文章知識並高逺,時號鶴鳴鷄樹鳩集鳯池。
46
王及善才行庸猥,為內史,號鳩集鳯池」,九月,得霜鷹。
47
蘓味道、王慶方同為鳯閣侍郎,或問張元曰:「二子孰賢?」答曰:「蘓如九月得霜鷹王。如十月被凍蠅,賜麻數車。
48
唐滕王嬰、蔣王惲皆好貪汚,帝每賜諸王珎物,二王獨以麻數車,令為錢索。
49
八搨將軍。
50
滕王為隆州刺史,多不法,參軍裴聿諌正之,王怒,令左右摑搨,他日,聿入計,具訴于帝,帝問聿:曽被㡬搨?聿曰:「前後八搨,遂令進八階。聿歸嘆曰:「何其命薄?若言九搨,當入五品矣」。聞者哂之,號「八搨將軍孟青」。
51
侯思止謂決囚,大棒為孟青《金剛舞、夜义歌》。
52
隋諸葛昻、高瓉爭為豪侈,昻屈瓉串,長八尺,餅闊丈餘,餤麄如柱。酒行,自作《金剛舞》以送之。瓉復、屈昻以車行酒,馬行肉碓,砟膾碾虀,蒜自唱,夜义歌以送之。又煮一小奴子為饌,食訖,呈其頭顱。昻復蒸一奴刺史,不是守鞋人。
53
郭仁凱鄙猾,嘗為宻州刺史,家奴告以鞋敝仁,凱即呼公吏鞋新者,令上樹採果,俾奴竊其鞋而去,吏下訴之,仁凱曰:「刺史不是守鞋人」。
54
澁體
55
徐彦伯為文,多變易求新,以鳯閣為鶠,櫩以龍門為虯戸,以金谷為銑溪,以玉山為瓊岳,以芻狗為卉犬,以竹馬為篠驂,以月兎為魄兎,以赤牛為炎犢,後進效之,謂之澁體。
56
白蠟明經
57
張鸑號青錢學士,以其萬選萬中,時有明經。董萬舉九上不第,號《白蠟明經》,與鸑為對。
58
杷推椀脫。
59
武后時,官濫謡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杷推侍御史,椀脫校書郎」。
60
白版侯
61
武后時,封侯者衆,鑄印不供,至有白版侯者焉。豬號烏金。
62
唐拱州有人畜豬致富,號豬為「烏金鷄肆。
63
富民羅會以剔糞致富人號「雞肆」,言跑糞有所得鵲,尾杓。
64
陳思王有鵲尾杓柄,長而直,置之酒樽。凡王欲勸者,呼之,則尾指其人。
65
斗酒濯足。
66
馬周初入京,至㶚上逆旅,數公子飲酒不顧,周周市斗酒濯足,衆異之。
67
銅鶴樽
68
韓王元嘉有一銅鶴,樽背上注,酒則一足,倚滿則正,不滿則欹。
69
姓方貴人認為親戚。唐有士姓,方好矜門第但姓方貴,人必認為親戚。或戲之曰:「豐邑公相何親處?」曰:「再從伯父」。戲者笑曰:「既是方相侄,只堪嚇鬼豐邑坊,造凶器出賣之所也」。婁師徳號「衛靈公」。
70
婁師徳長大而貌異,於衆又病足,張元一目為失轍,方相又曰:「衛靈公言衛䕶靈柩,亦方相也」。麒麟楦。
71
唐楊炯每呼朝士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又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徳而朱紫,何以異是?」
72
翹闗負米。
73
崔湜為吏部侍郎,掌銓,有選人見湜曰:「某能翹闗負米」。湜曰:「若壯,何不求選?」兵部答曰:「外議謂崔侍郎下有氣力者即選」。
74
祝媪。
75
祝欽明頑滯多疑,人目為媼媪者,肉塊無七竅。秦穆公時,野人得之。
76
縮葱侍郎
77
侯思止食籠餅,必令縮葱加肉,因號「縮葱。侍郎。籠餅,即饅頭也。
78
喙長三尺。
79
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謬於决判時嘲之曰:「論事則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其子曰:「筆頭無力嘴頭硬」。
80
狐蹲雉伏
81
鄭愔、狐蹲、貴介雉、伏衡門、騎豬正南竄。
82
武懿宗遇敵,棄器械走之。張元一嘲曰:「長弓度短箭,蜀馬臨階騙,去賊七百里,偎墻獨自戰,甲仗緫拋卻,騎豬正南竄」。后曰:「何不乘馬?」曰:「騎猪,夾豕走也。神仙童子。
83
唐元嘉,聡敏年少號神仙童子,不伏致仕。
84
武后時,夏官侍郎侯知一以年老勅令致仕,知一乃詣朝堂,跳躍馳走,以示輕㨗,時謂知一不伏,致仕,指龜得詹事。
85
張說女嫁盧氏,嘗為舅求官,說不語,但指支床,龜女欣然,歸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果然。
86
三枕
87
韋庶人妹以豹頭枕辟邪,白澤枕辟魅熊枕宜男。魏丞烏
88
魏令為西帝丞,養一赤嘴烏。每于衆中乞錢啣歸,號「魏丞烏」。
89
虎筮
90
有神巫能結壇,召虎人,有疑罪,令登壇。有罪者虎傷無罪者,不顧名虎筮。
91
銀兎符
92
唐初為銀兎符,以兎為瑞也。及為銅魚符,以鯉魚為瑞也。武后以𤣥武為姓瑞,乃以銅為龜符。甲子,雨。
93
俚諺云:「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飛雪千里,耳冷不知有卿」。
94
孟𢎞㣲對宣宗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帝怒曰:「朕耳,冷不知有卿!」翊日,諭輔臣曰:「此臣躁妄,欲求內相」。乃黜之。
95
賢聖不過五人
96
殷安嘗曰:百世賢聖,不過五人,伏羲以八卦窮天地之㫖一也,乃屈一指,神農殖五榖,濟萬民,二也。乃屈二指,周公制禮作樂,百代常行,三也。乃屈三指,孔子前知無窮,卻知無極,㧞萃出類,四也。乃屈四指,自是之後,無屈得安指者,良乆,曰并安五也,其不遜如此,衣冠藪澤。
97
江陵號衣冠藪澤,人言琵琶多於飯甑,措大多於鯽魚。
98
支鼎石。
99
辰州東有三山,高數千丈,古語夸父與日爭,至此煮食,此支鼎石也。
100
青龍臥橋上。
101
趙州石橋望之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天后時黙啜欲南,過至橋,忽馬不進,見青龍臥橋上,乃去壁龍。
102
柴紹有力能,越百尺之樓,謂之「壁龍飛坡」。
103
永昌中,秦州敷水店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波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104
歐陽通書
105
歐陽通自重其書,以犀牙為筆,狸毛心秋毫覆之,松烟為墨,末以麝。
106
百寳香爐。
107
安樂公主百寳香爐,高三丈,身代母病。
108
崔渾至孝,母病祈神,請以身代。覺病,從十指中入俄,徧身母安。
109
葬壓龍角。
110
郝處俊為侍中,既葬,有術者過其墓,曰:「葬壓龍角,其棺必㫁」。
111
三戾
112
中書令李嶠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升進。性好文章,憎人文筆。性好貪濁,憎人取受。
113
㸃鬼簿。算博士。
114
盧照隣,弱冠拜鄧王府典籖,王府書記,一以委之,王有書十二,車隣披覧,畧能記憶。楊炯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張平子之談畧、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號為㸃鬼簿、駱賔王文,好以數對,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時,號算博士,如盧生之文,莫能評其得失,惜不幸有冉耕之疾,著《幽憂賦》以釋憤焉。
115
舞,胡子。
116
北齊蘭陵王有巧思,為舞胡子王意所欲勸者,胡子則捧盞揖之。
117
辛宏智詩
118
云:「君為沙邉草,逢春心剰生妾,如臺上鏡,得照始分」。明常,定宗改始為轉,遂爭此詩。博士羅道宗判云:「始還宏智,轉還定宗。
119
占赦。
120
鵲夜𫝊枝。月暈遶鑾,皆主有赦。蟻聚為市,必雨雨候。
121
夜半天,漢中有黒氣相逐,俗謂黒豬渡河雨候也。三白:
122
正月三白田公咲、啞啞麻胡恐小兒。
123
後趙石勒將麻秋,性●險,太原胡人也,有兒啼,母輒恐之,麻胡來啼,聲絶至今,以為故事。
124
走馬報。
125
張易之兄弟競為豪侈,後被誅,百姓臠割其肉,時謂走馬報。
126
妝詩。
127
楊盈川姪女》曰《容華為新妝詩》曰:「宿鳥驚眠罷房櫳,乗曉開鳯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妝,以臨池出人疑月,下來自憐終不見,欲去復徘徊。
128
古墓銘
129
高流之為徐州刺史,河决水,遶城破一古墓,得銘曰:「死後三百年,背底生流泉,賴逢高流之遷,吾上高原」。流之造棺槨改塟之」。
130
賜妬妻酒。
131
兵部尚書任環,太宗賜宮女二人,皆國色妻。柳氏妬爛二女髪秃盡,上令賫胡缾酒賜云飲之,立死。爾後不妬,不須飲,若妬即飲之,桞氏拜勅曰:「妾與環結髪,夫妻俱出微賤,遂至榮官。環今多內嬖,誠不如死。飲盡覆被睡醒,了無他故」。帝謂環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朕尚不能禁,卿其奈何?其二女令別宅安置御史,不還車腳錢」。
132
御史李審請祿米送至宅,母遣量之賸三石,問其故,令史曰:「御史例不槩」。又問:「車腳錢㡬?」又曰:「御史例不還腳錢」。母怒,送賸米及腳錢以責審,諸御史皆有慚色。
133
驅驢宰相。
134
王方慶遷左丞,無他政事,但不許令史驢入臺門,終日廹逐,時號驅驢宰相。
135
《三輔黃圖》
136
斗城
137
長安故城,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故號斗城銅雀。
138
長安城西雙闕,上有銅雀,一鳴則五榖熟,石父石婆祠。
139
昆明池有二石人,象牽牛、織女,立於池中。東西今有石父石婆祠在。
140
椽化龍鳯。
141
通天臺元鳯門,自毀椽桷化為龍鳯,飛去冰樓。
142
建章宮北,積冰為樓九市。
143
長安有九市。
144
金戺玉階
145
明光殿,金玉珠璣為簾箔,金戺玉階,晝夜光明,在桂宮中。
146
璧門
147
未央宮正門曰璧門,有臺,殿三十二,玉樹青葱。
148
甘泉宮有槐,根榦盤錯,時謂玉樹青葱,鶴洲鳬渚。
149
河間王日華宫兎園,中有鶴洲鳬渚石鯨。
150
昆明池刻石為鯨,長三丈,當雨則吭動,天地刼火。
151
武帝穿昆明,悉是灰有,方士言此天地刼火之餘,魚報明珠。
152
昆明池有人釣魚,綸絶而去,武帝夢魚求去,其鈎三日見大魚啣索,即取鈎放之,後於水濵得明珠一雙,乃魚所報也。
153
槐市
154
太學列槐,百行諸生,朔望會此,各持鄉郡所出物賣之,號曰「槐市」。
155
類說卷四十
URN: ctp:ws28639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