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View] [Edit] [History]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通典卷五十八
3
軍一
4
等謹按杜佑《禮典,以吉嘉賓軍為次。今從《大清通禮之例,以軍禮移於賓禮之前。考古者大師大田,備禮於宗伯,其典特重洪維。
5
聖朝武功赫濯,凡講肄行圍、師征受成諸禮,尤為崇備恭稽。
6
國史㕘以㑹典,敬謹纂紀篇目,敘次於杜典,稍為増補更定凡
7
大閱
8
大狩
9
親征
10
命將出征凱旋。
11
郊勞受降獻俘
12
受俘馬政日月食救䕶共十篇,杜典所有而今從節畧者。鄉射、時儺》二篇,各申其說於後:
13
大閱
14
等謹按杜典有出師儀制一條,以揚兵講武附焉。夫所謂出師儀制者,即親征是也。考杜典此條所載,亦祗各代閱兵講武之典而已,今從
15
《大清通禮之例,改為《大閱》,並移於軍禮之首。伏考皇朝天聰年間。
16
太宗文皇帝率貝勒等演習行陣,是為大閱之始。
17
列朝皆舉行之,以為恒制,皇上纘承。
18
前烈訓武習勤於
19
南苑》及
20
暢春園西厰屢行。
21
大閱之禮
22
敇定儀注,益為完備,兹悉恭紀於篇,至於內而京營,外而直省教閲之制,別詳兵典云。
23
天聰七年十月
24
太宗文皇帝舉行大閱,分八旗䕶軍為左右翼,舊漢人、馬歩軍為一營,滿洲歩軍為一營,俱四面環列前設。
25
紅衣礮三十位及各種大小礮隊,伍既成,乃上奏。上擐甲乘馬,率大貝勒代善及諸貝勒先。
26
周視衆軍畢陞。
27
御座,諸貝勒率䕶軍,如對敵狀,䕶軍在前,諸貝勒率親軍立於後,呐喊三次傳令聞礮聲三,即喊而進聞䝉。
28
古角聲即退,於是衆軍皆依令而進,依令而退。次舊漢人馬步軍,次滿洲,歩軍亦如對敵,三喊而進攻,礮軍,礮軍亦聲礮對戰。
29
閱畢
30
頒諭申明軍,令崇徳八年三月大閱於瀋陽城北,郊兵部貝勒岳托率滿洲八旗、蒙古二旗舊漢軍一旗,共十一,旗行營兵俱集,前列舊漢。
31
兵礮手,次滿洲,䝉古歩兵,次騎兵,次守城,各處應援兵,次守城礮兵,以序列綿亙二十里餘。
32
上臨閱,駐馬蒲河岡,聲礮三,衆軍呐喊亦如之,歩伐止齊,軍威嚴肅。
33
特加奬賞。
34
順治十六年,
35
世祖章皇帝諭:「大閱典禮,三年一行,已永著為例,連年尚未修舉,今不得再緩著,即傳諭各旗官兵整肅軍容,候秋月朕親行閱視」。尋舉行。
36
大閱,禮如儀。
37
康熙十二年正月
38
聖祖仁皇帝大閱於
39
南苑八旗王以下四品武官以上及前鋒、䕶軍,俱擐甲於晾鷹臺,兩旁按隊排列。滿、漢大學士、尚書以下、三品官以上、及各衙門、堂官、翰林、科道等官,於臺上分兩翼立鳥鎗手,在臺西排列。
40
上擐甲登晾鷹臺。
41
御黃幄。
42
命上三旗內大臣、都統、䕶軍統領、前鋒統領各領隊自西行至東排列,諸王貝勒等亦各領本旗官員䕶衛。
43
按隊行,至東排列,鳥鎗齊發,鳴號發喊,自臺東結陣,馳至西,依兩翼排列。
44
閱畢
45
諭曰:「今日陳列甚善,可著為令」。又命樹侯臺下。
46
親發五矢皆中的又。
47
命內大臣、䕶軍統領、䕶軍㕘領侍衛等射,上復騎射,一發即中外,藩王以下仰見,上騎射超神,軍容嚴整,震讋悅服,上乃卸甲復登臺。
48
御黃幄
49
命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侍衛、內閣、都察院諸臣及外藩王、貝勒等,俱於臺上分兩翼坐。八旗都統副都。
50
統尚書侍郎及文武各官,俱於臺下分兩翼坐。賜燕十六年二月。
51
大閱於
52
南苑十九年二月
53
大閱於
54
南苑均如前儀。二十四年十一月,諭:國家武備不可一日懈弛。舊例,毎嵗必撡練將士習試火礮,爾部即傳諭八旗都統等,豫為整備,朕將親閱焉」。時喀爾喀土謝圖汗子多爾濟、額爾徳尼、阿海台吉等來京朝貢。又厄魯特固魯木錫台吉、噶爾丹博碩克圖汗來使,塔西蘭和卓等咸奏請觀,上命隨往是日
55
上自午門出宣武門,八旗都統各率所部將士擐甲胄,屬櫜鞬,建旗纛,自灣子里夾道分列,至拱極城前鋒。
56
官軍自蘆溝橋夾道分列至王家嶺山麓,官軍排鎗列礮,分東西次第布列。
57
上登王家嶺,陞座,軍中吹螺角者三,發巨礮,三排鎗,相繼齊發已而。
58
命將士發巨礮,八旗所列將軍礮位及諸火器,一時並發,凡二次乃。
59
御行宮,召扈從諸王、內大臣及阿海台吉等賜燕畢,復。
60
御黃幄,設布侯較射而還。三十一年九月,幸玉泉山大閱,八旗前鋒、䕶軍、驍騎及火器營兵,皆擐甲胄,分翼排列。
61
上由右翼至左翼周閱畢,登玉泉山御黄幄,官兵吹角,發礮三次,馬歩軍鳥鎗齊發,以次退立。命八旗鳥鎗兵演習連環旋轉,二式放鎗各一次。翼日,復閱於玉泉山。三十四年十一月。
62
大閱於
63
南苑西紅門內八旗官兵鎗礮,按旗排為三隊,第一隊以漢軍火器營鳥鎗,歩軍居中礮位排列,左右滿洲火器營鳥鎗列於礮之兩旁。第二隊以前,鋒兵居中,八旗䕶軍列兩旁,第三隊列八旗䕶軍,兩翼則設應援兵屆期。
64
上擐甲率。
65
皇子等均擐甲,前張黃葢內大臣、侍衛大學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從,繼以豹尾班侍衛。後建黃龍大纛二,上三旗侍衛擐甲胄,均按次隨從先。
66
周視衆軍畢,火器營立於馬軍之前,正中鳴角者三,擊鼔,步軍舁鹿角大礮,衆兵齊進,鳴金而止,發鳥鎗一。
67
次如是者九、第十次火器營,馬步軍鎗礮連環,齊發無間,鳴金而止,開鹿角為八門,後二隊馬軍隨出,既成列,鳴角呼譟而進,復鳴角,収軍立於本陣,結隊徐旋,其殿軍立於後。
68
閱畢。
69
駕還行宮。
70
特降敇諭申明軍,令宣示於大閱之地。是日,未閱前官兵,均賜食閱後。
71
賜酒。
72
雍正六年,兵部奏定。
73
大閲官兵數目及營伍、器械之制詳見《兵典》。十二月,世宗憲皇帝大閲於玉泉山,是日黎明。
74
命諸大臣巡視各官兵。
75
賜酒食。俟日出和暖時,始令披甲列玉泉山西南平曠之地,前隊按旗列八旗,紅衣大礮各火器及騎步鳥。
76
鎗,第二隊第三隊䕶軍驍騎以次列前鋒、䕶軍、驍騎兵分翼列左右按旗,各舉大纛。軍容整肅,屆時上擐甲胄。
77
御玉泉山巔黃幄。
78
賜諸王列坐幄中,諸大臣列坐幄旁。幄前吹海螺三,官兵皆吹海螺,三齊放。大礮及騎步鳥鎗九,進步連環。
79
齊放聲震山谷,向前趨進,時官兵齊聲發喊,乃収兵復原伍。
80
閱畢
81
頒賞有差。七年五月。
82
大閲,車騎營兵於。
83
南苑
84
賜諸王文武大臣食畢,大將軍傅爾丹等令車騎營車騎火礮鳥鎗,並馬步軍士各按方位旗色於晾鷹臺。
85
前排列
86
上御黄幄陞座。
87
賜諸王大臣等坐幄前,鳴海螺三,軍中相繼鳴海螺,營內擊鼔,展旗鎗礮,齊發,諸軍分隊,各依旗色列陣撡。
88
演畢乃呐喊仍歸本陣隊伍。
89
閲畢
90
頒賞有差。
91
乾隆三年,兵部議奏:
92
大閲之禮,照順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具奏請㫖。其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制舉行奉」。
93
㫖:朕於明年大閲嗣後遇朕親閲之年,該部豫期具奏,先命王大臣操演,仍三年一次請㫖。四年,兵部奏定《大閲儀注》詳見《通禮》。十一月
94
皇上大閲於
95
南苑
96
命大臣巡視官兵。
97
賜酒食日,出官兵甲胄,列南海子前隊,按旗列八旗,大紅衣礮,各火器及騎步鳥鎗。第二隊,第三隊,䕶軍驍騎,以次成列。前鋒、䕶軍、驍騎分翼列左右按旗,各舉大纛,軍威嚴整。
98
上躬擐甲胄,連發五矢,皆中的,乘騎周視衆軍畢。
99
御晾鷹臺黃幄。
100
賜諸王列坐幄中,諸大臣列坐幄旁,幄前鳴海螺三,軍中皆鳴海螺,三齊放大礮及騎步鳥鎗九進,步連環齊放向前趨進。時齊聲發喊乃鳴金収,軍復原伍。
101
大閲畢。
102
賜在事大臣官員貂皮俸銀及兵丁餉銀各有差。二十年定。
103
大閲日陳。
104
騎駕鹵簿於
105
行宮門外
106
駕出,作鐃歌大樂,奏《壯軍容之章》。回鑾作鐃歌清樂,奏《鬯皇威之章。駕將出,聲礮三。
107
駕御帳殿,開操時,軍中三舉礮,大閲禮成。
108
駕回行宮聲礮三,將士各歸營伍。餘如前儀。二十一年,欽定大閲甲胄之制詳見《兵典》。二十三年十一月。
109
大閲於
110
南苑
111
駕至南紅門。
112
御圓幄,建龍纛。
113
上躬擐甲胄,率王、公、大臣、侍衛等射,並命右部哈薩克使臣卓蘭等及布爾古特諾起等從觀。上親發七矢,皆中的。
114
大閲畢。
115
賜兵丁等銀兩有差。復。
116
命行圍。
117
賞賚有差。二十八年正月,大閲於
118
暢春園之西厰
119
御大西門幄次。
120
賜愛烏罕來使和卓密爾哈巴、達克山來使,阿布都喇、阿咱木霍罕來使巴巴什克西哈薩克、諤爾根齊部來使塞徳克勒啟齊玉斯部來使烏呼巴什布嚕特部及回部年班入覲之喀什噶爾諸城阿竒木伯克等燕。
121
命諸王滿、漢文武大臣朝正、外藩䝉古王、貝勒、貝子等入燕,回部郡王霍集斯等並預坐燕畢。
122
上御幄,次前帟帳。
123
閲健鋭,營八旗火器營前鋒䕶軍、漢軍鎗礮陣法,命諸回部使臣皆與觀。
124
大閲畢。
125
諭此次大閲於前一日晚間,傳行次日兵丁,即全帶器械,前往伺候妥協。此方不負滿洲世僕,朕嘉恱焉」。著加恩,將大閲內,所有兵丁毎人賞給半月錢糧,其餘雖不在操演之內,但聽傳即往,亦著加恩毎人賞,給半月錢糧之半儀具。
126
大清通禮
127
等謹按:
128
國朝定例,毎嵗冬,令太液冰,堅令八旗與內府三旗簡習冰嬉之技,分棚擲彩毬,互程趫捷,並設旌門,懸的演射。
129
校閲行賞
130
御製冰嬉賦》以示旌勇,均賜而歸本於觀徳之義,今恭載於
131
大閲篇後,以昭典制。
132
御製《冰嬉賦》有序
133
陸行之疾者,吾知其為馬水行之疾者,吾知其為舟為魚雲。行之疾者,吾知其為鵾鵬鵰鶚,至於冰,則向之族,莫不躄躠膠滯滑擦,而莫能施其枝。國俗有冰嬉者,䕶膝以芾,牢鞵以韋,或底含䨇,齒使齧凌,而人不踣焉。或薦鐡如刀,使踐冰,而步逾疾焉,較《東坡志林》所稱,更為輕利便捷,惜自古無賦者,故賦之其辭云:
134
嵗暮星窮,和叔告冬,陰凝北陸,律中黃鍾景長而土圭可測,瑞兆而雲物皆同,撫序兮羣辟殷。聘考時兮,三農蕆功。有厲疾之征鳥鮮,求信之蟄蟲呌。嚴飇兮栗烈凜,肅氣兮穹窿,於斯時也,火井無燠,溫泉不熱,何水不凝,何波不結,阻平川之㑹,海徒望奫潫,勒奔峽之傾流,惟聞幽咽,凘盈九曲,謝神禹之剔鬟凍,合三山駐王喬之旌。節躍魚之表孝,曽傳覆鳥之昭祥。見說則有鏡呈,太液璧,寫龍池,占昏危之應宿。值顓頊之司時,沍而不流兮,礙矜鱗之鯉凝而原澈兮,疎倒影之梅皓皓皚皚兮,暎白塔之孤。矗溓溓泠泠兮,隔玉蝀之橫欹。載取載藏兮,順彼月令。以訓以賚兮,陳我冰嬉,爰答嵗華,率循舊典。陳旅集衆,既雷動而風行。結部整行,埒春蒐而秋獮元㝠。授律戢水,族與波臣。蚩尤秉旗,乃暴禦而祟遣。於是戎士慿怒,武卒振拳,渴思一試,遑慮誰先?齊撙撙其轇轕兮,昈陸離以屬聨駭。營營其佖路兮,紛偨傂以羅駢。袒劉呂之左右兮,各殊事以布班。倐陰陽之開闔兮,期奏績以勤宣。衣短後膝,蔽前鞾齒,雙利鞵刀,兩儇編伍森列,齊隊便旋於斯少息,以待號令之傳焉。爾其屯萬人於中堅兮,屬堪輿以壁壘。奔八神以周衛兮,招丁甲而發指。亙長縆以節止兮,羣總總而切儗。驛綵旌以傳符兮,看縱縱之立俟。心無別營,目不他視,遂乃朱旂颭捷,步騰緹衣,揚輕武𨆪,聳擢布濩,豗逐䞴趟,踧沑波流,蠭軼猋驚,閃如曵電,疾若奔星,蹂蹈雲衢,揚揮玉京。故其為聲也軯●隱訇礌硠激,越硡砰殷,轔襍㳫。震疊營振天棖響匉地臬,慴波底之娵隅,墮林間之巢鶻。元武縮殻而屏氣,燭龍守珠而閉闕。起湧泉,㑹奔物,雖天籟之毫竅,比千鈞於一髪,其為狀也似東皇。整駕於若木之墟,羲帝弭節於扶桑之津。應真挂錫以凌虛,茅君驂龍以羾天。過驥羣而駿足搶捍,上扶搖而鵬翼圖南蠖畧迴翔,演沲糾紛,鏡大圓而晶晶,皛皛珠萬琲而爛爛璘璘。交差曼衍,歴落皴鱗。突都盧兮輕趫。迅龍驤兮麟振。奕六虬兮沛艾,御八風兮穆旼,首進者郤視而小憩。繼至者錯履而蹵跟,虞後來之比肩。更前往而擢身,傑者得幟,疇與比倫,遺者失志,第如逡巡,復有革戲。其名圓鞠漢家,有執機之譬。黃帝作練戎之俗,武由是習兮其爭也。君子好謀而成兮,如祭則受福。申明誓兮,衆聽無譁,陳廣埸兮各司其局。乃其冰牀駐於琉璃之界,豹尾扈於鸑鷟之隈。千官儼立於懸圃,萬隊佇待乎瑤階。歴天之旗影捎朶,殿昭雲之葢光熻。趯臺殆而容與惄若㣶徊。執事者中立而不倚,爭捷者有前而無回。珠毬一擲,虎旅紛來,思摘月兮廣寒之窟,齊趂星兮白榆之街。未拂地兮上起,忽從空兮下迴突,神龍之變化𬎼。祥鳳之䯱䰄鶣𪅃,燕居姌嫋鴻猜,怡情恱目,有如是哉?夫其伯仲,分甲乙第,併前行賞,縱後亦逮。勇者特旌,任者均賜。普被曰:仁有差曰義。則豈啻西苑飾紅板之柁,溫泉設錦鞍之戲而已乎?重曰:仲尼有言:射觀徳兮,安不忘危。舊是式兮,惟嵗之宴,以休以息兮,一日之樂,匪賚曷得兮敬告後人,無或逾則兮。
135
大狩
136
等,謹按杜典有「天子諸侯田獵」一門,葢本周制兼諸侯以為言,其於歴代,則祗敘天子蒐狩之典也我。
137
朝以武功定天下。
138
太祖
139
太宗時,率貝勒諸臣親行校獵,申嚴軍令,賞罰必當世祖常。
140
幸南苑。
141
命禁旅行圍以習武事。
142
聖祖時,巡塞外建。
143
避暑山莊於熱河、蒙古諸部獻其牧地,以為圍場,嵗於秋間舉行。
144
大獮依古,三田之制,神而明之,柔逺示惠,至意存焉。世宗聖訓昭垂,時以講武習勞為念。
145
皇上敬紹
146
前徽:毎嵗
147
巡幸木蘭,大舉秋獮之典,內扎薩克王公台吉等各率所屬執役,恐後,加以
148
天威逺暢,西域蕩平,凡年班回部、伯克等咸在扈行之列,而哈薩克、布嚕特之屬遣使歸誠,率皆朝覲於此並。
149
令侍獵觀圍繼之,土爾扈特率全部,歸順稽首,塞垣倍蒙。
150
恩賚嗣是,輪班入覲,扈從行圍,嵗以為常,葢惠逺綏邊之畧,莫大乎此。等恭加纂紀,並從。
151
《大清㑹典》之例,以
152
《大狩名篇》云:
153
天命十年四月。
154
太祖高皇帝自瀋陽城出獵時,征東海瓦爾哈部軍還,㑹於木戶落地。
155
命以所獵獸百餘賜之。
156
天聰二年十二月。
157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羣臣出獵於東北四百里外三窪地方。
158
親殪,五虎從臣皆驚服神勇。四年十一月,幸扎木谷行獵。
159
御窄帽,手不入袖,控縱馳射,若不知寒,漢人䝉古,各官莫不欽服。六年十月。
160
幸新哈達地方行獵至費徳里山,又躬率諸貝勒出地,載門往獵於葉赫地方。十二月,上率諸貝勒出獵,至撫順所,又獵於厄野地方,以從獵者亂行。
161
諭每旗令大臣一人專司統轄,有不隨扎蘭牛彔行走、逗留失次者,皆執治之。七年十一月。
162
上率諸貝勒獵於葉赫地方。八年十一月,上率諸貝勒獵於䝉古地方。
163
諭從獵者曰:「蒐苖獮狩古人原,以之講武,須有紀律。若猝遇猛獸,不可輕射,毋許一二人逗留在後,有逗留者執之。若遇黃羊,勿逼近追逐,恐逼逐之反,致從後逸出。爾等各按汛地分圍駐守,帶傷之獸不可隱,藏馬之覊靮鞍韀,毋相私竊,違者罪之」十二月。
164
上率諸貝勒往獵於長嶺,歴米鴉湖、蒙古莫洛科及鳩綠、哈達諸地,射獵,凡十有四日。
165
親殪虎四,鹿麅、野豕共一百二十八。崇徳二年四月,上率諸王貝勒往葉赫地,方渡遼河行獵。七年十一月,上率諸王、貝勒行獵勒克地方,由鐵嶺至於開原。順治八年九月,禮部擬奏儀注,凡
166
車駕出獵,外藩王以下,公以上於行在朝見賜燕。各官侍班鳴贊唱贊行禮。如不賜燕,不侍班,亦不鳴贊。從之。十年三月。
167
世祖章皇帝幸南苑行圍。
168
等謹按:
169
南苑方一百六十里,在永定門外二十里,元為下馬飛放泊,明永樂中,増廣其地以為蕃,養禽獸種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有晾鷹臺,亦名,按鷹臺,皆元舊也。禁城北有海子,故此名南海子。國朝設總管、防禦等官守之,周繚以垣四達為門,時命禁旅合圍校獵,其儀制具詳於後。邇年春季,皇子等於此行圍,葢即以肄武事也。
170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
171
幸塞外至米峪口,聞居民有為虎傷者,圍獵南山,親殪大虎二、小虎一,民絶虎患。二十一年二月巡盛京,出山海關,行圍三月。
172
幸烏拉地方行圍,二十二年六月,幸古北口外行圍。
173
等謹按,是年為塞外木蘭行圍之始,嗣是蒙古諸藩獻游牧之地,周千有餘里,規以為圍場,即所謂木蘭也。毎嵗
174
幸塞外避暑至秋,進哨行圍,率以為常,間於冬月再出口校獵。
175
三十七年十月。
176
巡盛京,於竒爾薩畢喇地方行圍,上親射二虎,俱殪。四十年八月,幸塞外行圍。
177
上發矢穿兩黃羊,並射斷拉哈里木。四十二年,建行宮於熱河,曰:
178
避暑山莊,自古北口至熱河,車駕頓宿之所曰巴克什營,曰兩間房,曰常山峪,曰王家營,曰喀喇河屯。自熱河至圍場,曰中關,曰波羅河。
179
屯曰張,三營皆有。
180
行宮四十八年九月。
181
行圍於巴顔陀羅海,獲異鹿,藏其角於內庫。五十年八月,行圍至鄂爾楚克哈達哨,獲大鹿十一。五十八年八月,諭近御侍衛等曰:「朕於騎射、哨鹿、行獵等事,皆自幼學習,稍有未合式處侍衛阿舒黙爾根即直奏無隱,朕於諸事諳練者,皆阿舒黙爾根之功,迄今猶念其誠實忠直,未嘗忘也。朕自幼至今,凡用鳥鎗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圍場,隨便射獲諸獸不勝紀矣。朕曽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若庸常人畢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數也。朕所以屢諭爾等者,以爾等年少,宜加勤學。凡事未有學而不能者,朕亦不過由學而能,豈生而能者乎?六十一年。
182
幸塞外行圍,賞隨圍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衣物有差,定為例。
183
諭議政王大臣等:「從前曽有以朕毎年出口行圍勞苦軍士條奏者,不知國家承平日乆,豈可遂忘武備?前噶爾丹攻破喀爾喀,并侵擾我內地,扎薩克至烏蘭布通,朕親統大兵征討,噶爾丹敗走,後又侵犯克嚕倫,朕統兵三路並進至昭莫多剿滅之。今䇿妄阿喇布坦無端,侵犯哈密地方,朕徴發阿爾泰及巴爾庫兩路兵進剿,䇿妄阿喇布坦聞之,心膽俱碎,乃遣策凌敦多卜等潛往西藏刧掠,毀壞寺廟,土伯特地方,已被殘蠧,朕又遣大兵前往擊敗䇿,凌敦多卜等復取西藏,救土伯特於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絶域,此皆朕平時不忘武備,勤於訓練之所致也。若聽信從前條奏之言,憚於勞苦,不加訓練,又何能逺至萬里之外,而滅賊立功乎?爾等諸臣咸宜知之。
184
雍正八年四月
185
世宗憲皇帝諭步行較獵,甚為善事,人人既得學習,而於行圍之道亦得嫻熟,爾等毎年與其較獵一次,不若多演數次為善,嗣後於初冬行步圍時,毎一旗令行圍二三次,其行圍之時,著各該旗大臣親身帶往於前一日奏聞,毎圍派侍衛打牲人鷹上人或二十名、或三十名,亦著前往,如此則侍衛執事人等既得學習,而兵丁等亦得嫻熟行圍之道矣。
186
乾隆六年二月,御史叢洞奏言:「皇上念切武備,巡幸行圍,誠安不忘危之至意,第恐侍從以狩獵為樂,臣工或以違逺。
187
天顔漸生,怠安所關匪細。方今紀綱整肅,營務罔弛,伏祈暫息,行圍頤養。
188
天和得。
189
㫖:古者春蒐夏苖,秋獮冬狩,皆因田獵以講武事,我朝武備,超越前代當。
190
皇祖時屢次出師,所向無敵,皆因平日訓肄嫻熟,是以有勇知方,人思敵愾。若平時將狩獵之事,廢而不講,則滿洲兵弁習於宴安,騎射漸至生疎矣。
191
皇祖毎年出口行圍,於軍伍最為有益,而紀綱整飭,政事悉舉,原與在京無異,至巡行口外,按歴䝉古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懷逺之畧,所關甚鉅。
192
皇考因兩路出兵,現有徴發,是以暫停圍獵,若在撤兵之後,亦必舉行,況今昇平日乆,弓馬漸不如前,人情狃於安逸,亦不可不加振厲,朕之降㫖行圍,所以遵循祖制,整飭戎兵,懷柔屬國,非馳騁畋遊之謂,至啟行時,朕尚欲另降諭㫖,加恩賞賚,令其從容行走,亦不至苦累兵弁。朕性躭經史,至今手不釋卷,遊逸二字,時加警省,若使逸樂自娛,則在禁中縱所欲為,罔恤國事,何所不至?豈必行圍逺出耶?朕廣開言路叢洞,胷有所見,即行陳奏,意亦可嘉,但識見未廣,將此曉諭知之」。三月,工部奏今次。
193
大駕進哨行圍,經由橋梁道路,應飭地方官如式修墊。其口外橋梁道路向係各䝉古修墊者,令理藩院轉飭遵行得。
194
㫖國家武備,不可廢弛,朕於本年秋月出口行圍,原以訓練兵丁、仿古獮狩之禮昔我
195
皇祖毎嵗舉行,所經由道路及一切事宜,俱有章程,朕今嵗踵行,悉遵舊制,但恐歴年已乆地方官員,或借端派累隨從之人,或有恣意需索,及強買物件不按時價者,著總督孫嘉淦不時查㕘,毋得容隱。七月,皇上奉。
196
皇太后啟行幸熱河。
197
諭免所過州縣本年額賦十分之三。自後毎年出口、行圍蠲免例並同。八月。
198
幸木蘭行圍木蘭,周一千三百餘里,南北相距二百餘里,東西相距三百餘里,周遭設卡倫守之,毎嵗白露後鹿,始出聲而鳴,效其聲呼之可至,謂之哨鹿,國語謂之木蘭,今即為圍場之通稱矣。圍場之名曰色哷,曰呼魯蘇台,曰巴爾圖,曰岳樂,曰珠爾圖,曰巴顔木敦,曰黙爾根烏里雅蘇台,曰巴顔郭以上圍場東北界,曰巴顔布爾噶蘇台,曰溫都爾華,曰諤爾根郭勒,曰達顔徳爾吉,曰畢圖舍哩,曰徳爾吉,曰多們,曰布古圖,曰威遜格爾,曰阿濟格赳,以上圍場東界。曰錫喇諾海,曰噶海圖,曰巴顔喀喇,曰察罕扎巴,曰固爾班錫納,曰永安莽喀,曰坡賚,曰巴顔錫納,曰黙爾根精竒尼,曰固爾班固爾班,曰克依哷,曰喀喇楚古爾蘇,曰愛里色欽,曰庫庫哈逹,曰汗特穆爾,曰塔哩雅圖,曰布克,曰布都爾,曰永安拜,曰森機圖。以上圍場南界,曰們都阿嚕,曰圖們素古圖、曰哈達圖扎巴,曰錫喇徳卜色克,曰巴雅斯呼察罕,曰庫爾圖察罕,曰額埒蘇錫納,曰額爾吉庫哈達,曰鄂蘭素古圖,以上圍場中界曰哈朗圭,曰珠爾噶岱,曰䝉奎色欽,曰巴顔陀羅該以上圍場西南界,曰桂齊,曰徳勒格楞,圭鄂博,曰明安阿巴圖,曰喀喇瑪拉哈,曰齊老圖色欽,曰巴顔圖庫們,曰哈里雅爾,曰永安,拜色欽,以上圍場西界,曰沙勒當,曰巴顔莽喀,曰崆郭囉鄂博,曰阿嚕布拉克,曰諤勒哲依圖察罕以上圍場西北界,曰扎哈烏里雅蘇台,曰都呼岱,曰圖爾根伊昭爾。以上圍場北界九月。
199
諭諸王大臣等曰:「朕行圍回京之後,恭讀太宗皇帝實錄內載昔。
200
太祖時,我等聞明日出獵,即預為調鷹蹴毬,若不令往,泣請隨行。今之子弟,惟務出外遊行閒居戲樂,在昔時無論長幼爭相奮勵,皆以行兵出獵為喜。爾時僕從甚少,人各牧馬,鞁鞍析薪自爨,如此艱辛,尚各為主効力。國勢之隆,非由此勞瘁而致乎?今子弟遇行兵出獵,或言妻子有疾,或以家事為辭者多矣。不思勇往奮發,而惟躭戀室家偷安,習玩,國勢能無衰乎?此等流弊有關滿洲,風氣是以蒙。
201
太宗皇帝諄切訓諭,朕此次行圍,諸王大臣中,竟有躭戀室家,託故不願隨往者,朕已為姑容,亦不必明指其人。夫行圍出獵,既以操演技藝,練習勞苦,尤足以奮發人之志氣,乃滿洲等應行勇往之事,若惟是偷安,不知愧恥,則積習相沿,實於國勢之隆替甚有關係。嗣後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轍者,朕斷不輕為寛宥」。十二年七月,更定隨圍蒙古王、貝勒、貝子、公等賞賜之例,凡親王、郡王賞上用蟒緞一匹,大緞二匹,綵緞二匹,貝勒、貝子、公賞官用蟒緞一匹,大緞一匹,官用緞二匹。額駙賞官用蟒緞一匹,官用緞二匹。扎薩克台吉塔布囊等賞官用蟒緞一匹,官用緞一匹。十七年七月。
202
幸木蘭行圍。
203
御製虎神鎗記曰:「虎神鎗者,我皇祖所貽,武功良具,用以殪猛獸者也。國家肇興東土,累洽重熙,惟是詰戎揚烈之則,守而弗失。
204
皇祖嵗幸木蘭,行圍,諸蒙古部落雲集,景從予小子,雖不敏,纘承之志,其敢弗寑?故數年以來,巡狩塞上,一如曩時,䝉業藉。
205
靈四十九旗及青海喀爾喀之仰流而來者,亦較前無異焉。若輩皆善射,重武使無以示之,非所以繼。
206
先志也,圍中有虎,未嘗不親往射之,弓矢所不及,則未嘗不用此鎗,用之未嘗不中,壬申秋於岳樂圍場中獵,人以有虎告而未之見也。一䝉古云虎匿隔谷山洞間,彼親見之,相去葢三百餘步,朕約畧向山洞,施鎗意以驚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負嵎跳躍者久之,復入復施一鎗,則復中之,遂以斃焉,葢向之發無不中,乃於谿谷叢薄,目所能見之地,斯已竒矣,而兹岳樂所中,則隔谷幽洞,並未見耽耽闞如之形,於揣度無意間馥焉,深入不移時而殪猛獸,則竒之最竒,其稱為神良有以也。夫萬乘之尊,詎宜如孟克特庫之流,誇一夫之勇哉孟克喀爾沁,蒙古人。特庫滿洲,今為內大臣,皆能獨搏猛獸如馮婦者,而習武示度,必資神器以效竒而愉快,則是鎗也,與兌戈、和弓同,為宗社法守,不亦宜乎?
207
二十年八月。
208
幸木蘭行圍時,大兵平定凖噶爾、綽羅斯台吉噶爾藏多爾濟等入覲。
209
賜觀圍二十一年八月。
210
幸木蘭行圍時,都爾伯特台吉伯什阿噶什來覲,及土爾扈特汗敦嚕布喇什之使臣吹扎布入貢,皆
211
賜觀圍二十二年七月。
212
幸木蘭行圍,時哈薩克汗阿布賴使臣肯集哈拉等入貢。
213
賜觀圍二十三年七月。
214
幸木蘭行圍,時布嚕特使臣車里克齊等先後入貢,皆賜觀圍。
215
上以西域諸部降附來朝,自乙亥、丁丑、戊寅三年,皆適㑹於布呼圖口,地靈佳兆,若有神異,改其地名曰伊綿峪、伊綿者。
216
國語,㑹極歸極之義也。十二月,副都御史孫灝請停止。
217
巡幸索約爾濟
218
諭曰:「孫灝奏請停止明年巡幸索約爾濟一摺,朕初閲其詞,以為無知,罔識事體,付之不問而已。繼思孫灝此奏,其所關於本朝家法及我滿洲風俗人心者甚大,有不得不明白宣諭者我。
219
皇祖聖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惟恐八旗之衆,承平日久,躭於安樂,不知以講武習勞為務,是以省方問俗,較獵行圍之典,嵗頻舉行。
220
聖夀既高,猶不肯稍自暇逸,其所以為萬世子孫計者,意至深逺迨我。
221
皇考世宗憲皇帝十三年中,朕與和親王等日聆庭訓,毎諄諄以。
222
皇祖之定制貽謀,永當效法,而深以未遑舉行為憾。朕臨御以來思紹
223
前徽早夜兢兢,罔敢少懈,如比年來戡定、凖、夷兩路用兵,我滿洲大臣官兵等皆能踴躍奉命,克奏膚功,亦由躬親整率,習之有素,是以臨事赴機,人思自効,即此亦其明騐矣!如徒以恭已養安,借口於文恬武嬉之說,朕豈少御園別館,足供覽憩,而必親御鞍馬,時勤弓矢,轉以此為自娛計耶?朕今日適閲。
224
聖祖仁皇帝實錄有天下,雖太平武備,斷不可廢,如滿洲身歴行間,隨圍行獵,素習勤苦,故能服勞,若漢人則不能矣,雖由風土不同,亦由平日好自安逸所致之諭,恭讀之餘,凛然悚惕,豈敢一日忘之?今孫灝摺內,以為索約爾濟地在京師直北逺,與俄羅斯接界,一似輕車前往,不無意外之慮者,此語尤為笑柄。今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及喀爾沁貝子呼圖靈阿扎拉豐阿,俱在朕前,試問索約,爾濟,非即伊等之部落家室耶?伊等非國家教養之丁孫,臣僕耶?以伊等恭誠望幸,迎請,猶恐不及,而謂有意外之慮,當亦夢囈所不應出此者矣。摺內又稱索約爾濟,非江浙勝地可觀等語,其言更為荒誕。且南巡之舉,豈僅為山水觀覽之娛?上年朕臨徐、邳、淮、泗沮洳之地,為之相視求瘼。疏洩修防,次第興舉,今嵗農事倍収孫,灝獨不聞之乎?且果如孫灝所言,南方為勝賞之地,則索約、爾濟之習勞,練武所為,固勝于彼,益不可中止矣。至稱隨從侍衛官員人等,長途費重,生計艱難則從前。
225
皇祖時獮狩之典,嵗率二三舉行,彼時大臣中或有外來之助,至於侍衛兵丁,何嘗不以為苦?然正所以教之節,用知艱也。且今預借俸餉,額外賞給,較昔實厚,豈至苦累轉甚於前者?若如孫灝之意,將使旗人盡忘淳樸服勤之舊俗,而惟漸染漢人陋習,人人頽廢,自安文既不文,武亦不武,如此而後快于孫灝之心,則其心為何心乎?至近年來,朕毎秋獮木蘭,恭奉聖母皇太后安輿,竊念。
226
聖躬或致勞勩,懇請。
227
駐蹕山莊,猶未蒙。
228
慈允且屢。
229
垂懿訓,示以大義,謂:
230
祖制不可少違,安逸不可少圖,惟恐朕之稍有廢弛,此亦諸王大臣所共知者。而孫灝、顧以長途往返藉詞緣飾,謂足聳動衆聽耶?孫灝以上書房行走之員,而識見舛謬,害事如此。若侍諸皇子教讀,耳濡目染,豈獨貽誤養正之功而已哉?副都御史職佐風紀,斷非謬妄之人所可濫。竽、孫、灝、著以三品京堂改用,將此㫖通行,曉諭知之。二十四年三月。
231
諭曰:「朕今嵗將幸,索約爾濟行圍,已於上年降㫖,令所司預備馬匹牲畜事宜,嗣因將軍兆惠等進𠞰逆回,相持固守,逆渠和卓木等尚未授首,今年正當厚集兵力,一舉𠞰滅,方欲暫停巡幸,專事軍儲,乃當宵旰籌維,未頒明㫖,而孫灝不知從何處得此信,遂以停止巡幸,索約爾濟,凟奏夫索約爾濟,乃䝉古部落習勞講武之地,朕躬巡幸,亦為加恩,衆䝉古及簡習兵丁,校閲材藝計耳。孫灝不知大體,妄謂勞民動衆,往可畏之地,朕轉定欲今嵗前往者以此。近據科爾沁親王阿喇布坦奏到,該處圍場曽被野燒,因遣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等前往看視。今據奏稱,圍場雖有被焚之處,青草繁廡無恙,蒙古等望幸甚殷,惟圍場野獸不無因火逸出稀少等語,往索約爾濟本為行圍,今圍場牲畜既少,則轉不如木蘭之可以肄習蒐獮矣。今嵗可停往索約,爾濟俟一二年後,酌量降㫖秋時前往木蘭,照例預備。所省牲畜,用濟軍需,亦覺有益。此非返顧卻慮,依孫灝所奏也。將此通行曉諭知之」。是年,建濟爾哈朗圖。
232
行宮自波羅河屯入圍場有二道:東道由崖口,西道由濟爾哈朗圖,每嵗行圍,多從崖口出入。至是,建行宮於濟爾哈朗,圖自後。
233
聖駕行圍,由崖口入則。
234
回鑾由濟爾哈朗圖由濟爾哈朗圖入,則回鑾由崖口率以為例。二十五年八月,幸木蘭行圍。時哈薩克汗阿布賴、使臣都勒特克勒等入覲。
235
賜觀圍二十七年八月。
236
幸木蘭行圍時,哈薩克汗阿布賴遣使臣蘇爾統都勒特克勒等入覲。
237
賜觀圍三十二年八月。
238
幸木蘭行圍時,哈薩克使臣都勒特克勒等入覲,命扈行圍。三十六年九月
239
幸木蘭行圍時,土爾扈特汗烏巴什率全部歸順,至伊綿峪朝覲。
240
御製詩以紀事。
241
等謹按哨鹿之法,㑹典》未載,伏查木蘭圍場,以哨鹿得名恭讀」。
242
皇上御製《哨鹿》二賦,仰見化工之肖物,盡其性而察其情,且以知聖天子之率典由舊意至重也。兹謹載篇中,以昭國制焉」。
243
御製哨鹿賦。有序。
244
賦者,古詩之流,詩以言志,其有不能盡言之志,則賦可以申之我。
245
皇祖昔喜哨鹿,朕沖齡隨侍,習聞其事,年來乃親試為之,嘉其有合於聖經,顧古人無賦之者,故不愧無文」。其辭曰:
246
伊白露宵中之候,正伊尼孳尾之時,生不息焉,洪鈞運而誰測?物雖蠢也,氣機至而咸知。故三序春夏冬,則牝牡各從其類謂牝隨牝羣牡,逐牡侶惟中去聲,秋斯牝牡,各嫓其妃謂牝各分羣而匹牡強有力者不惟挾兩而累十弱。無能者或乏獨匹以相隨,或依林而命侶。或據嶺而分畿,或悍害而傲衆,或謹守而自持,或豪敚而攘彼,或竊取以私其萬態紛其莫窮,一以音而宣之于是虞,人善因聲以察情,爰體情以斆聲,喜金風之颯爽,值玉宇之晶明,霜重而不言,其冷露濃而那覺其零,陵險巇而如登袵,席冒蒙茸而不異户庭,慮吾遊之宴起,虞原獸之怠鳴。鹿迨晨則懶鳴,哨亦不進,故哨鹿者恒于未曙前即往。夙戒僕而奚從,欣戴月而披星,舍彼寛衣,宜兹短服,荷長哨于左肩,以木為哨鹿之具,呦呦以鳴出象首于右簏象鹿之首,人戴之則鹿不疑。躐嶒陟嵕,沿溪穿谷,攀蘿兮豈辭胼,手履石兮何妨馗足。葢以暢兹心神,詎惟饕其口腹於焉蹵乎崔嵬,軼彼嵾嵳,上干丹楓之巘,下視白雲之隈,上風餮切之避忌陽,林晃耀則紆迴就叢薄之蔽翳反獺裘而毰毸衆條,理焉畢㑹,乃得傑雄之争,匹者呦踉蹌而徐來,角八义兮嶷嶷,耳雙聳兮濕濕,挺強項兮莫攖,矗靈鼻兮善䶋,始嚇侶兮自閑,乃妬異兮矜急,既漎漎兮疾赴,復□□兮少戢,葢屢試兮絶猜,遂鋭志兮直入,爾其動林無形,匪風有響。適其將至,撇爾懼往,奮角思觸,瀏睨争長,則在夫能哨者善達變以隨機,比用中而執兩,或激其怒兮使進,或示以弱兮令放,惟察情之喜怒,乃應聲為低仰。葢用心於既專,斯通靈而不爽,既然矣,無動無慮,不徐不遽,驀黶合之前陳,陡應叱而少住,屏營収息,量卑揣高,傍斗窺星,槍上施星,斗所以審高低。度分以毫審度,發機馥焉中膏。命處擇肥,登于大庖。若夫多疑旁剔,既進中止膽劣心狷狐猜,狼視未交戰而長跳,敺叢樾而如駛,則亦比之窮冦之莫追,又何必焚林而盡取哉?葢嘗研精哨鹿之理,而知五徳焉,取一以新匪,二以頻仁也,逆者斃之,去者寘之義也。爰登簠簋,爰嘏福履,禮也。招之即至,獲之即遂智也。呼哨以進,射宿凜訓信也如是者,葢有合於聖人之洪道,而又豈潘岳耽盤流遁之所誡,相如、子虛、上林之所嘲也哉?
247
御製後哨鹿賦。
248
或問哨鹿之時之法之義,葢已藴賅前賦矣。若夫冒凜冽之霜,晨衝蒙翳之林,薄踐岝㟧之巉,峰渉沮洳之幽壑十哨,未必一來,十來未必一獲,獲乃心忻,失斯興索,多見其勞,鮮聞其樂,則何不張堂堂之圍?按徐徐之度,收藉藉之富,免皇皇之謔,而故為是寒征而曉作者何哉?曰:吁是何言耶?是何言耶?見土障葛燈而嗤為已過者,非忘其先也耶?逸則滛,而勞則思,季氏之婦猶聞之固可弛,其惕乾耶?或曰惕乾者,葢不若是矣。意者慎大寶,居法宮,屏九御,接三公,劭農政,熙天工,豈謂當即鹿于隍中耶?曰:子知其一,未知其二。坐吾語汝,賦以見兹。若夫高談堯舜,深處廟廊,文恬武嬉,內弱外強,孰不喜夫逸體而庸詎知其頽綱也哉?且也身歴其難者,告之以人之難而知,而不知人之餒者,方謂何不食肉麋也,是以神區天,闢後法。
249
先垂詰戎習衆,謹度節,時圍以示正,哨以出竒,得之艱者趣斯永,躬其勞者樂亦隨葢。理境之當窮,可絜矩而深思也。於是秋本蕭辰,塞猶淒所,宵風定兮林靜,曉月上兮山岨,儦儦者妒,羣俟俟者擕侶,遵彼●●之蹊。如或殷殷而佇吹,長哨以通情,似應聲而答語。去亦弗追,來亦弗拒。則有強者捍捩,弱者趦趄,猜者飄瞥,怯者踟蹰。忼慨者恲性,昏瞀者模糊。雖人情之萬態,亦奚有以異諸。緣輳物來,獲一勝百,其來也亦惟去之,是慮其獲也。夫何失之足惜,去與來固難期之儻然失與獲,亦無定之屢易。吾因以㕘如幻於現前,愛景光而為適也。爾其問夜宵衣,據鞍策馬萬帳燈明,七萃聲寡,是則始出營而覽離竒晃耀之狀也。若夫炬影漸逺,夜色猶暝,峰嶺纔分,林樹未形,乍如夢遊玉樓十二仙人京乃其曉蟾初吐,或半或圓,隔葉瀲露,度水翻瀾。又如虹橋可躡徑,欲造廣寒,高山出雲雲,去山在變幻,頃刻步移,觀改則何異?夫黃山之海,赤烏扶桑,霧斂氛開,玫瑰靺鞈,熊熊回回,又奚數其初陽之臺,於焉入深,樾凌崇巒,密容單騎,踈見線天千年,落葉鱗祴谷,填色作黃金,風吹不翻,臭如沈水,履若罽氊,㣶徊乎靜,真乎忽訝夫身入布地之園,而伊尼之羣方,且左右前後,與人周旋失兮獲兮勞兮樂兮率已,相忘於無,何有之禪矣!問者茫然,不知所謂,懡㦬跼蹐,唯唯而退。
250
木蘭行圍儀。
251
凡秋獮,設圍場於古北口外,曰木蘭,以總管掌其地政嵗遇。
252
皇帝行圍既奉
253
㫖:總理行營王大臣奏請嚮𨗳官一人,先莅圍場於鑾輿所經之地,除道清軌。行文所司,儲備宗人府。內閣部院奏請。
254
欽命扈從王公各官八旗䕶軍統領請命統領一人,營總三人,其㕘領以下及䕶軍,由八旗酌委奏。
255
聞先期由兵部行文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各選所屬官兵材藝優長者,分班遣赴。
256
京師隨圍學習,理藩院行文、扎薩克王公等選獵士一千二百五十人,從喀喇沁、翁牛特共一千名,敖漢五十名,科爾沁一百名,巴林克什克騰共一百名。又喀喇沁派圍場夥計鎗手六名,隨圍鎗手六名,哈瑪爾三十名,打鹿鎗手四十名,喀喇沁土黙特翁牛特派嚮𨗳一百名,長鎗手一百六十名。䝉古諸王公台吉應隨圍請。
257
安者令其至波羅河屯祗候,先期一日,遣官祗告奉先殿至日。
258
皇帝御征衣乘馬出宮,翊衛諸臣前引,後扈,百官采服跪送均如。
259
巡幸儀
260
行營駐蹕䕶軍統領、營總各一人,率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先莅其地,度地廣狹以立。
261
御營禁隨。
262
駕官兵踐禾稼,擾吏民,營總巡警嚴,譏察,止夜行,違者論如法。既至。
263
行在兵部,頒行圍禁令」。
264
欽命統圍大臣數人,先莅圍場,按旗為隊,分兩翼斜行成列,各建纛以為表,前哨左右用藍兩協,左白右紅中軍,用黃前哨馳而進,則後隊以次隨發繞圍場,蟬聨環匝,由逺而近,毋差池,毋間斷,行圍之日,五鼔管圍諸王,公率獵士先往撒圍。
265
皇帝臨圍場,親御弓矢,圍合獸突。皇帝發矢殪之。
266
御前大臣、侍衛皆射,軼於圍外者。從官追射,遇大獸、虎鎗,官兵從之。既獲獸,各比次其類以獻。
267
駕還行營,以所獲獸頒扈從諸臣,大獮禮成。
268
賜宴賞賚有差。
269
南苑行圍儀。
270
凡田於近郊,設圍場於
271
南苑以奉宸苑領之。統圍大臣督八旗統領等各率所屬官兵先莅圍場。布列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以次列於左,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以次列於右,兩翼各建纛以為表。兩哨前隊用白兩協,用黃中軍用鑲黃。
272
駕至圍場,合圍校獵與前制同巡幸所至行圍儀。
273
274
巡幸所至,各備圍場。
275
車駕東巡,由兵部移文。
276
盛京等處將軍,經行䝉古,諸部由理藩院、行知、扎薩克王公等,各率所屬官兵以從。
277
命統圍大臣分翼合圍,均如前制。駕幸木蘭行,圍外藩進宴儀。凡
278
聖駕行圍木蘭蒙古卓索圖、昭烏達二盟長例進宴一,次設䝉古帳房六座,白駝十八,鞍馬十八,驏馬一百六十二,牛十八,羊一百六十二,酒八十一,罈食品二十七桌,撲跌人二十名,歌䝉古曲人九名生駒一千匹,騎生駒人二十名,賽跑馬二百五十匹,先期呈。
279
行在理藩院奏:
280
聞並列各蒙古王公職名,具奏請㫖,派一人進爵。屆期,武備院官將所進䝉古帳房設行營月牙城內所進駝馬牛羊等,俱列於道旁。駕至理藩院官引䝉古王公、台吉等在月牙城內跪迎,駕陞帳殿寳座,理藩院官引帳殿內應坐之,蒙古王公等入列,坐於左右,其餘分坐於兩旁所設帳房內。皇帝進茶,諸王公等俱興,行一叩,禮次。
281
賜諸王公茶,復叩飲,畢坐。
282
皇帝進膳,有司恭捧。
283
御爵實酒,進爵者出班,跪接爵,恭進御座前,退復位,跪,一叩,衆皆一叩。進爵者興,詣御座前,受虚爵退,有司承。
284
㫖賜進爵者酒,進爵者跪飲畢,復叩首,興,復於原坐處。賜蒙古王公、台吉等食,侍衛等分遞酒於䝉古王等,各以次徧。是時,綽爾齊人及歌䝉古,曲人以次入侑,皇帝進膳畢,獻茶,乃陳相撲之戲。次觀蒙古王公子弟騎生駒,宴畢。
285
皇帝還行宫、諸王公台吉等,於原接處跪送如儀。
286
皇朝通典卷五十八
URN: ctp:ws29611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