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第五卷

《第五卷》[View] [Edit] [History]

晉》

1
明帝司馬紹,字道幾,下品上。元帝長子。幼異,有對日之奇。及長,善書畫,有識鑒,最善畫佛像。蔡謨集云:帝畫佛於樂賢堂,經歷寇亂,而堂獨存,顯宗效著作為頌。太寧中,年二十七,謚曰明帝,廟號肅祖。見《晉書》。謝云:「雖略於形色,頗得神氣,筆跡超越。」彥遠曾見晉帝《毛詩圖》,舊目云羊欣題字,驗其迹,乃子敬也。《豳詩七月圖》、《毛詩圖》二、《列女》二、《史記列女圖》二、《雜鳥獸》五、《游清池圖》、《息徒蘭圃圖》、《雜異鳥圖》、《洛神賦圖》、《游獵圖》、《雜禽獸圖》、《東王公西王母圖》、《洛中貴戚圖》、《穆王宴瑤池圖》、《漢武回中圖》、《瀛州神圖》、《人物風土圖》傳於代。又畫《列女》、《禹會塗山》、《殷湯伐桀圖》。
2
荀勖,字公曾,中品下。潁川人。多才藝。善書畫,在魏為大將軍掾。入晉為侍中中書監、濟北侯、光祿大夫尚書令。太康十年贈司徒,謚曰成。鐘會嘗詐作勖書,就勖母取寶劍,會於時方造宅,勖潛畫會祖父形於壁,會兄弟入門,見之感慟,乃廢宅。勖書亦會之比也。見《魏志》及劉義慶《世說》。有《大列女圖》、《小列女圖》。謝云:「荀與張墨同品,在第一品,衛協下、顧駿之上。」
3
張墨,下品。謝赫云:「與荀勖並,風範氣韻,極妙參神,但取精靈,遺其骨法,若拘以體物,則未睹精奧。若取其意外,則方厭膏腴,可與知音說,難與俗人道。」《屏風》一、《維摩詰像》、《雜白畫》一、《搗練圖》傳於代。
4
衛協,上品下。《抱朴子》云:「衛協、張墨,並為畫聖。」孫暢之《述畫》云:「上林苑圖,協之迹最妙。」又《七佛圖》,人物不敢點眼睛。顧愷之《論畫》云:「《七佛》與《大列女》,皆協之迹,偉而有情勢。《毛詩北風圖》,亦協手,巧密於情思。」此畫短卷,八分題。元和初,宗人張惟素將來,餘大父答以名馬並絹二百疋。惟素後卻索將貨與韓侍郎愈之子昶,借與故相國鄒平段公家,以模本歸於昶。彥遠會昌元年見段家本,後又於襄州從事見韓家本。謝赫云:「古畫皆略,至協始精,六法頗為兼善,雖不備該形似,而妙有氣韻,凌跨群雄,曠代絕筆,在第一品曹不興下,張墨、荀勖上。」李嗣真云:「衛之迹雖有神氣,觀其骨節,無累多矣。顧生天才傑出,何區區荀、衛敢居其上?」彥遠以衛協品第在顧生之上,初恐未安,及覽顧生集,有《論畫》一篇,歎服衛畫《北風》、《列女圖》,自以為不及,則不妨顧在衛之下。荀又居顧之上,則未敢知。《詩北風圖》、《史記伍子胥圖》、《醉客圖》、《神仙畫》、《張儀像》、《鹿圖》、《詩黍稷圖》、《史記列女圖》、《白畫上林苑圖》、《卞莊子刺虎圖》、《吳王舟師圖》並傳於代。又有《小列女》、《楞嚴七佛》。
5
王廙,字世將上品上。琅琊臨沂人。善屬詞,工書畫,過江後為晉代書畫第一。音律眾妙畢綜。元帝時為左衛將軍,封武康侯,時鎮軍謝尚於武昌昌樂寺造東塔,戴若思造西塔,並請廙畫。王敦用廙為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護南蠻校尉,贈侍中,年四十七。見《晉書》及何法盛《晉中興書》。廙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時右軍亦學畫於廙。廙畫《孔子十弟子》,贊云:「餘兄子羲之,幼而岐嶷,必將隆餘堂構,今始年十六,學藝之外,書畫過目便能,就余請書畫法,餘畫《孔子十弟子圖》以勵之。嗟爾羲之,可不勖哉!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吾餘事雖不足法,而書畫固可法。欲汝學書則知積學可以致遠,學畫可以知師弟子行己之道,又各為汝贊之。」見廙本集。有《異獸圖》、《列女仁智圖》、《獅子擊象圖》、《吳楚放牧圖》、《魚龍戲水絹圖》、《村社齋屏風》、《犀兕圖》,並傳於代。
6
王羲之,字逸少中品下。廙從子也。風格爽舉,不顧常流。書既為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贈金紫光祿大夫。見晉書。《雜獸圖》、《監鏡自寫真圖》、《扇上畫小人物》,傳於前代。
7
羲之子獻之,字子敬,中品下。少有盛名,風流高邁,草隸繼父之美,丹青亦工。桓溫嘗請畫扇,誤落筆,因就成烏駁牸牛,極妙絕。又書《牸牛賦》於扇上。此扇義熙中猶在。官至中書令,太元十一年卒,年四十三,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見孫暢之《述畫記》。彥遠按:俗稱逸少為大令,子敬為小令,非也。子敬為中書令,年四十三。族弟氏代居之,氏年三十八。子敬大令也。季琰乃小令也。逸少官不至中書令,不可呼為大令也。
8
康昕,字君明,下品。外國胡人,或云義興人,書類子敬,亦比羊欣,曾潛易子敬題方山亭壁,子敬初不疑之。畫又為妙絕。官至臨沂令。孫暢之云:勝楊惠。《五獸圖》傳於代。
9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上品上。晉陵無錫人。多才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莫不妙絕。劉義慶《世說》云:謝安謂長康曰:「卿畫自生人以來未有也。」又云:卿畫蒼頡,古來未有也。曾以一廚畫暫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題之。玄開其後取之。誑言不開。愷之不疑是竊去,直云:「畫妙通神,變化飛去,猶人之登仙也。」故人稱愷之三絕:畫絕、才絕、癡絕。又常悅一鄰女,乃畫女於壁,當心釘之,女患心痛,告於長康,拔去釘乃愈。此一節事亦見劉義慶與《幽明錄》,而小不同,云:思江陵美女,畫像簪之於壁玩之。亦出《搜神記》也。嘗欲寫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辭。長康曰:「明府當緣隱眼也,若明點瞳子,飛白拂上,使如輕雲蔽月。」畫人嘗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又畫裴楷真,頰上加三毛,云:「楷俊朗有識具,此正是其識具,觀者詳之,定覺神明殊勝。」重嵇康四言詩,畫為圖。常云:「手揮五絃易,目送歸鴻難。」又畫謝幼輿於一岩裏,人問所以,顧云:「『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此子宜置巖壑中。」又常畫中興帝相列像。妙極一時。著《魏晉名臣畫贊》,評量甚多。又有《論畫》一篇,皆模寫要法。義熙初為散騎常侍,見《晉史》、《中興書》、檀道鸞《續晉陽秋》、劉義慶《世說》及顧集。《建康實錄》云:謝赫論江左畫人,吳曹不興、晉顧長康、宋陸探微皆為上品,餘皆中下品。連五十尺絹畫一像,心敏手運,須臾立成,頭、面、手、足,胸、臆、肩、背亡遺失尺度,此其難也,曹不興能之。長康又曾於瓦棺寺北小殿畫維摩詰,畫訖,光彩耀目數日。《京師寺記》云:興寧中,瓦棺寺初置,僧眾設會,請朝賢鳴剎注疏,其時士大夫莫有過十萬者。既至長康,直打剎注百萬。長康素貧,眾以為大言。後寺眾請勾疏,長康曰:「宜備一壁」。遂閉戶往來一月餘日,所畫維摩詰一軀,工畢,將欲點眸子,乃謂寺僧曰:「第一日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可五萬,第三日可任例責施。」及開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萬錢。劉義慶《世說》云:桓大司馬每請長康與羊欣論書畫,竟夕忘疲。孫暢之《述畫記》云:「畫冠冕而亡面貌,勝於戴逵。」謝赫云:「深體精微,筆亡妄下,但跡不迨意,聲過其實。在第三品,姚曇度下,毛惠遠上。」李嗣真云:「顧生天才傑出,獨立亡偶,何區區荀、衛而可濫居篇首,不興又處顧上,謝評甚不當也。顧生思侔造化,得妙物於神會,足使陸生失步,荀侯絕倒,以顧之才流,豈合甄於品匯?列於下品,尤所未安,今顧、陸請同居上品。」彥遠以本評繪畫,豈問才流?李大夫之言失矣。姚最云:「顧公之美,獨擅往策,荀、衛、曹、張,方之蔑然。如負日月,似得神明,慨抱玉之徒勤,悲曲高而絕唱,分庭抗禮,未見其人,謝云聲過其實,可為於邑。」張懷瓘云:「顧公運思精微,襟靈莫測,雖寄跡翰墨,其神氣飄然,在煙霄之上,不可以圖畫間求,象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顧為最。喻之書,則顧、陸比之鐘、張,僧繇比之逸少,俱為古今之獨絕,豈可以品第拘?謝氏黜顧,未為定鑒。」《梁書外域傳》:獅子國晉義熙初獻一玉像,高四尺二寸,玉色特異,制作非人工力。歷晉、宋朝,在瓦棺寺。寺內有戴安道手制佛五軀及長康所畫維摩詰,時稱三絕。齊東昏侯取玉像為寵妃制釵釧,俄爾而東昏侯暴卒。顧畫有《異獸古人圖》、《桓溫像》、《桓玄像》、《蘇門先生像》、《中朝名士圖》、《謝安像》、《阿谷處女》、扇畫《招隱》、《鵝鵠圖》、《筍圖》、《王安期像》、《列女仙》、白麻紙《三獅子》、《晉帝相列像》、《阮修像》、《阮咸像》、《十一頭獅子》白麻紙《司馬宣王像》、一素一紙《劉牢之像》、《》虎射雜鷙鳥圖、《廬山會圖》、《水府圖》、《司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鳧雁水鳥圖》、《列仙畫》、《木雁圖》、《三天女圖》、《行三龍圖》,絹六幅圖:《山水》、《古賢》、《榮啟期》、《夫子》、《阮湘》並《水鳥屏風》,《桂陽王美人圖》、《蕩舟圖》、《七賢》、《陳思王詩》,並傳於後代。)
10
顧愷之《論畫》曰: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此以巧歷不能差其品也。
11
小列女 面如恨,刻削為容儀,不盡生氣。又插置丈夫支體,不以自然。然服章與眾物既甚奇,作女子尤麗,衣髻俯仰中,一點一畫皆相與成其艷姿。且尊卑貴賤之形,覺然易了,難可遠過之也。
12
周本紀 重迭彌綸,有草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
13
本紀 季王首也。有天骨而少細美,至於龍顏一像,超豁高雄,覽之若面也。
14
孫武 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憐美之體,有驚劇之則。若以臨見妙裁,尋其置陳布勢,是達畫之變也。
15
醉客 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幔之,亦以助醉神耳。多有骨,俱然藺生變趣,佳作者矣。
16
穰苴 類《孫武》而不如。
17
壯士 有奔騰大勢,恨不盡激揚之態。
18
列士 有骨,俱然藺生,恨急烈不似英賢之慨;以求古人,未之見也。於秦王之對荊卿,及復大閒。凡此類,雖美而不盡善也。
19
三馬 雋骨天奇,其騰罩如躡虛空,於馬勢盡善也。
20
東王公 如小吳神靈。居然為神靈之器,不似世中生人也。
21
七佛及夏殷與大列女 二。皆衛協手傳,而有情勢。
22
北風詩 亦衛手。巧密於精思,名作;然未離南中。南中像興,即形布施之象,轉不可同年而語矣。美麗之形,尺寸之制,陰陽之數,纖妙之跡,世所並貴。神儀在心而手稱其目者,玄賞則不待喻。不然,真絕夫人心之達。不可或以眾論。執偏見以擬通者,亦必貴觀於明識。末學詳此,思過半矣。
23
清遊池 不見金鎬作山形勢者,見龍虎雜獸,雖不極體,以為舉勢,變動多方。
24
七賢 唯嵇生一像欲佳,其餘雖不妙合,以比前諸竹林之畫,莫能及者。
25
嵇輕車詩 作嘯人,似人嘯;然容悴不似中散。處置意事既佳,又林木雍容調暢,亦有天趣。
26
陳太丘二方 太丘夷素似古賢,二方為爾耳。
27
嵇興 如其人。
28
監深履薄 兢兢之形。異佳,有裁。自《七賢》以來並戴手也。
29
又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曰:凡將摹者,皆當先尋此要,而後次以即事。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以素摹素,當正掩二素,任其自正而下鎮,使莫動其正。筆在前運而眼向前視者,則新畫近我矣。可常使眼臨筆止,隔紙素一重,則所摹之本遠我耳。則一摹蹉,積蹉彌小矣。可令新迹掩本迹,而防其近內。防內若輕,物宜利其筆,重宜陳其跡,各以全其想。譬如畫山,迹利則想動,傷其所以嶷。用筆或好婉,則於折楞不雋;或多曲取,則於婉者增折;不兼之累,難以言悉,輪扁而已矣。寫自頸已上,寧遲而不雋,不使遠而有失。其於諸像,則像各異跡,皆令新跡彌舊本。若長短、剛軟、深淺、廣狹,與點睛之節上下、大小、醲薄有一毫小失,則神氣與之俱變矣。竹、木、土,可令墨彩色輕,而松竹葉醲也。凡膠清及彩色,不可進素之上下也。若良畫黃滿素者,寧當開際耳。猶於幅之兩邊,各不至三分。人有長短,今既定遠近以矚其對,則不可改易闊促,錯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視而前亡所對者;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神之趨失矣。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對之通神也。
30
又《畫雲臺山記》曰:山有面,則背向有影。可令慶雲西而吐於東方。清天中,凡天及水色,盡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山,別詳其遠近,發跡東基,轉上未半,作紫石如堅雲者五六枚夾岡乘其間而上,使勢婉蟺如龍,因抱峰直頓而上,下作積岡,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次復一峰,是石,東鄰向者峙峭,峰西連西向之丹崖,下據絕澗。畫丹崖臨澗上,當使赫巘隆崇,畫險絕之勢。天師坐其上,合所坐石及蔭。宜澗中桃傍生石間,畫天師瘦形而神氣遠,據澗指桃,回面謂弟子。弟子中有二人,臨下,到身,大怖,流汗失色。作王良,穆然坐,答問。而超昇神爽精詣,俯眄桃樹。又別作王趙,趨一人,隱西壁傾岩,餘見衣裾。一人全見室中,使輕妙泠然。凡畫人,坐時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鮮微,此正蓋山高而人遠耳。中段東面,丹砂絕崿,及蔭,當使嵃嶘高驪,孤松植其上。對天師所壁以成澗。澗可甚相近,相近者,欲令雙壁之內,悽愴澄清,神明之居,必有與立焉。可於次峰頭作一紫石亭立,以象左闕之夾,高驪絕崿,西通雲臺以表路。路左闕峰,似巖為根,根下空絕,並諸石重勢,岩相承以合,臨東澗。其西,石泉又見,乃因絕際作通岡,伏流潛降。小復東出,下澗為石瀨,淪沒于淵。所以一西一東而下者,欲使自然為圖。雲臺西北二面,可一圖,岡繞之,上為雙碣石,象左右闕。石上作狐遊,生鳳當婆娑體儀,羽秀而詳。軒尾翼以眺絕澗。後一段,赤岓,當使釋弁如裂電。對雲臺西鳳所臨壁以成澗,澗下有清流。其側壁外面作一白虎,匍石飲水,後為降勢而絕。凡三段山,畫之雖長,當使畫甚促,不爾不稱。鳥獸中,時有用之者,可定其儀而用之。下為澗,物景皆倒,作清氣,帶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已上並長康所著,因載於篇。自古相傳脫錯,未得妙本勘校。
31
史道碩,上品下。孫暢之云:「道碩兄弟四人,並善畫,道碩工人、馬及鵝。」謝云:「碩與王微,並師荀、衛,王得其意,史傳其似。」《古賢圖》、《金谷圖》、《鵝圖》、《牛圖》、《七賢圖》、《七命圖》、《蜀都賦圖》、《三馬圖》、《八駿圖》、《服乘箴圖》、《酒德頌圖》、《琴賦圖》、《嵇中散詩圖》、《田家十月圖》、《馬圖》、《王駿戈船圖》、《梵僧圖》、《燕人送荊軻圖》,並傳於代。
32
謝稚,下品。陳郡陽夏人。初為晉司徒主簿,入宋為寧朔將軍,西陽太守。宋《鄧琬傳》有《稚子》、《列女》、《康侯像》。《列女形儀圖》、《列女貞節圖》、《列女賢明圖》、《列女仁智圖》、《列女傳》一、《游仙翡翠篇》、《列女辯通圖》、《三馬伯樂圖》、《鸂鶒圖》、《孝子圖》、《十弟子圖》、《三牛圖》、《濠梁圖》、《輕車迅邁圖》、《列女畫》、《秋興圖》、《孝經圖》、《列女圖》、《大列女圖》、《康侯圖》、《晉宣王及魏名臣像》、《雜畫》一、《夢令尹泣岐蛇圖》、《孟母圖》、《遊仙圖》、《秦王遊海圖》、《洛陽門翻車併水圖》、《汾陰醮鼎圖》、《狩河陽圖》,並傳於代。
33
夏侯瞻,下品。謝云:「氣韻不足,精密有餘,擅名當代,事非虛美。在第三品毛惠遠下,戴逵上。」《郢匠圖》、《高士圖》、《倕山圖》、《楚人祠鬼神圖》,傳於代。
34
,字叔夜,譙國銍人。能屬詞,善鼓琴,工書畫,美風儀。在魏拜中散大夫,入晉不仕,自以高潔難期,所與神交者,唯王戎、山濤等,為竹林七賢而已。性巧絕,與向秀共鍛於柳樹下,鐘會,貴公子也,往訪之,康不禮焉。會構禍康於文帝,時年四十。見《晉書》。《獅子擊象圖》、《巢由圖》,傳於代。
35
溫嶠,字太真,太原祁人。秀朗有才鑒,善畫。明帝時官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年四十二,贈侍中大將軍,追封始安公,謚曰武。見孫暢之《畫記》、《晉史》。
36
謝巖、曹龍、丁遠、楊惠、江思遠,已上五人兼見孫暢之《畫記》。思遠,陳留圉人,有孝行高節,征西將軍庚亮請為儒林參軍,其他辟召皆不就,年四十九。有傳。
37
王濛,字仲祖,晉陽人。放誕不羈,書比庚翼,丹青甚妙,頗希高達,常往驢肆家畫輀車。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畫,但人有飲食美酒精絹,我何不往也?」特善清言,為時所重。卒時年三十九,官至司徒左長史。晉書》有傳,事見《中興書》。
38
戴逵,字安道,譙郡銍人。幼有巧慧,聰悟博學,善鼓琴,工書畫。為童兒時,以白瓦屑雞卵汁和溲作小碑子,為鄭玄碑,時稱詞美書精,器度巧絕。其畫古人、山水極妙。十餘歲時於瓦棺寺中畫,王長史見之云:「此兒非獨能畫,終享大名,吾恨不得見其盛時。」逵嘗就范宣學,范見逵畫,以為亡用之事,不宜虛勞心思。逵乃與宣畫《南都賦》,范觀畢嗟歎,甚以為有益,乃亦學畫。逵既巧思,又善鑄佛像及雕刻。曾造無量壽木像,高丈六,并菩薩,逵以古制朴拙,至於開敬,不足動心,乃潛坐帷中,密聽眾論,所聽褒貶,輒加詳研,積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陰靈寶寺,卻超觀而禮之,撮香誓曰云云。既而手中香勃然煙上,極目雲際。前後徵拜終不起,太元二十一年也。見《晉書》及《宋書》及逵《別傳》、徐廣《晉記》、《會稽記》、《郭子》、劉義慶《世說》、宋朝臨川王《冥驗記》,此像今在越州嘉祥寺。今亦有逵手鑄銅佛並二菩薩,在故洛陽城白馬寺。隋文帝自荊南興皇寺取來。謝云:「情韻綿密,風趣巧拔,善圖賢聖,百工所範。荀衛之後,實稱領袖。」劉義慶云:「戴公從東出,謝太傅往見之。謝本輕戴,見之,但論琴書而已,戴亡咎色,而說琴畫愈妙,謝知其量。」又戴安道中年畫行像甚精妙,庚道秀看之,語戴云:「神猶太俗,蓋卿世情未盡耳。」戴云:「惟務光當免卿此語耳。」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鼓琴,服蒲薤根。湯將伐桀,謀於光。光曰:「非吾事也。」湯曰:「伊尹何如?」光曰:「強力忍詬,不知其他。」湯克桀,以天下讓於光。光曰:「吾聞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讓我乎?」負石自沉於瀘水。見《列仙傳》。戴逵畫有《阿谷處女圖》,《孫綽高士像》、《胡人弄猿畫》、《濠梁圖》、《董威輦詩圖》、《孔子弟子圖》、《金人銘》、《三馬伯樂圖》、《三牛圖》、《尚子平白畫》、《嵇阮像》、《嵇阮十九首詩圖》、《五天羅漢圖》、《名馬圖》、《漁父圖》、《獅子圖》、《吳中溪山邑居圖》、《杜征南人物圖》,並傳前代。
39
逵子勃,下品。有父風。孫暢之云:「山水勝顧。」晉義熙初,以散騎郎征,不至。見《宋書》。有《曹長孺像》、《三馬圖》、《九州名山圖》、《秦皇東游圖》、《朝陽谷神圖》、《風雲水月圖》,已上並傳於前代。
40
勃弟顒,字仲若,巧思亦逵之流。一門隱遁,高風振於晉宋。傳父之琴書丹青,凡所征辟,並不起。宋太子鑄丈六金像於瓦棺寺,像成而恨面瘦,工人不能理,乃迎顒問之。曰:「非面瘦,乃臂胛肥。」既鋁音慮減臂胛,像乃相稱,時人服其精思。年六十四。見《宋書隱逸傳》及王智深《宋記》。
41
彥遠曰:漢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長丈六,黃金色。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國優瑱王畫釋迦倚像,命工人圖於南宮清涼臺及顯節陵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阿育王像至今亦有存者可見矣。後晉明帝、衛協皆善畫像,未盡其妙。洎戴氏父子皆善丹青,又崇釋氏,範金賦采,動有楷模。至如安道潛思於帳內,仲若懸知其臂胛,何天機神巧也!其後北齊曹仲達,梁朝張僧繇、唐朝吳道玄、周昉,各有損益,聖賢肸蠁,有足動人,瓔珞天衣,創意各異。至今刻畫之家,列其模範,曰曹、曰張、曰吳、曰周、斯萬古不易矣。
URN: ctp:ws37196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