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

《卷十》[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十     明。 彭大翼 撰時令。
3
上巳
4
三月節後巳日為上巳,月建辰則已為除日,以除不祥也。魏已後,但用三月三日,不復用已矣。上巳一曰上除,一曰元已。
5
祈介祉
6
應劭《風俗通》:「按《周禮》,女巫掌嵗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已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倒俗塵。
7
宋之《問詩褉》:「飲豈吾事,聊以倒俗,塵飲東流」。
8
《續漢志》:三月上巳日,官民竝禊飲於東流之上,集西池。
9
王直方《詩話》:宋元祐中秘閣上巳日集,西池王仲玉有詩,張文潛和之。最工,翠浪有聲,黃繖動,春風無力綵,旌垂秦少游詩,簾幙千家,錦繡垂仲玉笑曰:「又待入小石調也」。
10
過平陽第
11
《漢書》:武帝即位數年無子,平陽公主求良家女十餘人,飾置於家。武帝祓灞上,還過主家,見所侍美人,帝不悅。既飲,謳者進,帝獨悅衞子夫賜平陽公主金千斤,㑹薄洛津。
12
東漢書》:袁紹上巳日,大㑹賓從於薄洛津,聞魏郡兵及黒山賊共覆鄴城,坐中客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紹容色自若。
13
蘭亭禊事
14
晉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嵗在癸丑,暮春之初,㑹於㑹稽山隂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恵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娯,信可樂也。㑹之日,同事者太原孫綂等四十有一人,唐孟浩然蘭亭詩》,垂栁金堤合,平沙翠幕連,不知王逸少何處㑹羣賢?
15
蓬池禊飲
16
蕭頴士蓬池禊飲序禊,逸禮也。鄭風有之,蓋取諸勾萌發達,陽景敷煦,握芳蘭,臨清川,乗和蠲潔,用徼介祉,厥義存矣。
17
少陵作歌。
18
《西京記》:樂遊園,漢宣帝所造。唐長安中,太平公主於原上置亭遊賞,其地四望寛敞,每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髙幄幕,雲布車馬填塞,綺羅耀日,馨香滿路,詞人賦詩,翌日傳於京師,故杜少陵有《樂遊園歌》。
19
居易獻詩
20
白居易宴洛濱序:開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價以人和嵗稔,將禊於洛濱,前一日啓留,守裴令公公、明日召、白居易、蕭籍、李仍叔、劉禹錫、鄭居中、李惲、李道樞、崔晉、張可續、盧言、苗愔、裴儔、裴洽、楊魯士、●謩一十五人合宴於舟中,由斗亭、厯魏堤抵津橋,登臨泝㳂,自晨及暮,賞心樂事,盡得於今日矣。若不記録,謂洛無人晉公首賦,鏗然玉振,顧謂四座繼而和之,居易舉酒抽毫,作十二韻詩以獻。
21
捧劔。
22
《續齊諧記》:「晉武帝問尚書郎摰虞曰:三日,曲水之義云何?」答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為怪,乃相攜之水濱盥洗,因水以泛觴,曲水之義,起於此也」。帝曰:「若如所談,便非佳事」。尚書郎束晳曰:「摰虞小生不足以知之,臣請說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有金人出,捧水心劒曰:令君制有西夏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相沿皆為盛事」。帝大悅,賜束黃金五十斤。遷摰虞陽城令。按晳字廣微。
23
賜圈。
24
唐景龍記:三月三日,祓禊於渭陽,上賜羣臣細栁圈各一云,帶之可免蠆毒也」。
25
結錢為龍。
26
《妝樓記》:長安有妓樂者,三月三日結錢為龍,作錢龍宴,㸃油成鳳。
27
圖經池陽上巳日,婦女以薺花㸃油灑之,水中成龍鳯之狀則吉,謂之「油花卜」。
28
東堂
29
《晉起居注》:三月三日,臨流杯池,依東堂㑹南澗」。
30
晉孫綽《詩序》:以暮春之始,解禊於南澗之濱蠶市。
31
《城都記》:三月三日,逺近祈福於龍橋,命曰蠶市龍池。
32
陸翽鄴中記》:華林園中千金堤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通御溝中。三月三日,石季龍及皇后百官臨池賞㑹。
33
登劉安臺。
34
《宋書》:「武帝三月三日,登八公山劉安故臺望曰:「城郭如疋,練之」。繞叢花也」。
35
受崔女,盎
36
續搜神記》:盧充家西有崔少府墓,一日充獵,隨逐一麞,不覺逺,忽見一黒門如府舎,問鈴下對曰:「崔少府府也」。進見少府,少府,語充曰:「尊府君為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三日婚畢,崔少府曰:「君可歸女,生男當以相還」。充既與崔女別,至四年之三月三日,臨水戲,遥見傍水犢車充往,開車戶,見崔女并少府抱一兒還,充又與金盌及贈詩一首,充受之女,忽不見。後充詣市賣盌,崔女姨曰:「我妹未嫁而亡,嘗贈以金盌,著棺云」。
37
上履
38
唐輦下嵗時記:唐人上巳日在曲江傾都禊,飲踏青盧公範饋飾儀:三月三日,上踏青鞋履。
39
聽琴。
40
韓退之上巳宴,太學聽彈琴,序曰:「天子肇置三令,節詔公卿,羣有司率厥官屬,飲酒以樂。三月初吉,實維其時」。司業、武公少儀於是緫太學儒官三十六人,列宴於祭酒之堂。有一儒生魁然其形,抱琴而來,厯階而升,坐乎樽俎之南,鼓有虞之《南風》,賡之以文王、宣父之操,武公作詩歌以美之。
41
招魂續魄。
42
《韓詩外傳》:「三月,桃花水下之時,鄭國上巳日於溱、洧二水上招魂續魄,秉蘭草,祓除不祥也」。
43
出堰臨陂。
44
梁沈約三月三日詩:麗日屬上巳,芳年俱在斯,開花已匝樹,流鶯復滿枝。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東出千金堰,西臨鴈鶩陂,游絲映空轉,高栁拂池垂緑幘,文照耀紫燕光陸離清晨,戲伊水薄暮宿蘭池注云:「紫燕,良馬名」。
45
天氣新
46
杜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年光促。
47
王勃詩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方軌連軫。
48
夏綂別傳:綂字仲御,嘗詣洛中,三月三日,洛中公主已下,莫不方軌,連軫竝至南浮,橋邊祓禊,綂時在船中暴所市藥,穏坐不搖,賈充望見深竒其節,使問船中安坐者為誰,綂徐答曰:「㑹稽民間,夏仲御也」。充引船與語,其應如響,勸之仕,俛而不答,充曰:「卿能作鄉土間曲乎?」曰:「昔曹娥投水,國人哀之,為作河女之章,伍子胥以忠投海,國人哀之,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乃以足叩舷,引聲清激,大風應至,雲雨交集,充令妓女盛服繞船三匝,綂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悵然曰:「此呉兒木腸石心也!握蘭采艾。
49
梁簡文帝詩:握蘭惟是旦,采艾亦今朝清明。
50
嵗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桐華。
51
《六帖清明桐始華》,歐陽公詩桐華應●催佳節,榆火推恩忝侍臣。
52
榆火
53
周禮四時變國火。謂春取榆栁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季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唐輦下嵗時,記清明,取榆栁之火以賜近臣,順陽氣也。韋莊詩:「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王建詩: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按齊雲論,白打蹴踘戲也。兩人對踢為白,打三人角踢為「官塲。又丁晉公有白打大●斯。
54
和冷粥。
55
白樂天詩留●和冷粥出火煮新茶,試新茶。
56
《蘇東坡》詩:「且將新火試新茶」,杜甫詩:「朝來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浄,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顔騎竹我無縁」。註云:繡羽眼,前所見文禽銜花也。
57
拔河
58
《景龍文館記》:清明節》,唐中宗命侍臣為㧞河之戲,以大麻絙兩頭繫千條,小繩數人執之,争挽以力弱者為輸。又按景龍四年,上御梨園,命三品以上拋毬拔河,韋巨源、唐休璟衰老隨絚踣,地不能興,上及皇后,妃臨觀,大笑。
59
淘井
60
志林黃州俗清明淘井。東坡在黃州,夢參寥誦所作新詩,覺而記兩句云:「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榆火一時新」。夢中曰:「火固新矣,泉何故?新」答曰:「俗以清明日淘井」。後七年守錢塘而參寥,已居智果院。軾於寒食之明日,泛湖謁參寥汲泉鑚火烹黃蘗茶,忽悟所夢詩,作「應夢記風作意」。
61
宋陳簡齋詩東風也作清明意開遍來,禽一樹花雨斷魂。
62
杜牧》之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3
鬬雞
64
東城父老傳》:唐明皇樂民間,清明鬬雞戲,及即位,治雞坊,索長安雄雞金尾鐵距,髙冠昻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使教飼之,時賈昌年七嵗為五百小兒長,天子甚愛幸之,金帛之賜,日至其家,又云明皇以乙酉生而喜鬭雞,是兆亂之象也。
65
走狗。
66
秦中嵗時,記鬭鷄走狗禁煙,前後湖州進茶。
67
嵗時記清明日,湖州進紫筍茶城南飲水。
68
麗情集:崔䕶舉進士不第,清明獨遊都城南,見一莊叩門求飲,有女子開門,以盂水至䕶,飲之倚小,桃柯獨立,屬意殊厚,及來嵗清明䕶復,往則門已扄鎖,䕶題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後日復往至門,聞哭聲,一老父曰:「子非崔䕶耶?吾女比見桃花詩句,絶食而卒,崔亦感動大呼曰:「某在此!」女遂復生。
69
宴曲江亭
70
《東城父老傳》:清明新進士開宴,集於曲江亭,既徹饌,則移樂泛舟,又有燈閣打毬之㑹。
71
遊芳樹園。
72
《夢華録》: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之下,園圃之內,羅列杯盤,互相酧勸,歌兒婦女,徧滿亭臺,抵暮而歸鼠化。
73
清明三月節,田鼠化為鴽。按《爾雅注》,「鼫鼠形大如鼠,頭似兎,尾有毛,青黃色,好食田中粟,豆本草。《素問》:「鴽,鶉也,似鴿而小。《說文注》鴽曰:「鴾母蓋青州,呼䳺鶉為鴾母也」。鮑氏曰:鼠隂類鴽,陽類陽氣盛,故化為鴽。蓋隂為陽所化也。
74
虹見
75
虹始見,詩所謂「螮蝀」,俗謂之「●」也,「注䟽,是隂陽交會之氣。
76
立夏。
77
《孝經緯》斗指東南,維為立夏。《東漢律厯志》:「立夏之日晷,長四尺三寸八分」。《禮儀志》:「立夏之日,夜漏五刻,京師百官皆衣赤」。
78
迎南郊
79
禮月令》先立夏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徳在火」。天子乃齋。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
80
禮南方
81
《周禮春官》:「宗伯以赤璋禮南方」。注云:「立夏為赤精之帝,故赤璋以象夏物之明達」。
82
清風至。
83
《易通卦》:「騐立夏,清風至,「暑鵲鳴●,榖飛電見,龍升天按,龍心星名」。
84
疊雲吐。
85
唐韋應物立夏詩》:「長風始飄閣疊雲纔吐嶺按應物,長安京兆人。
86
87
《西漢律厯志》:「夏,假也。言物假大,乃宣平也」。《纂要》夏曰朱明,亦曰長嬴。朱夏、炎夏、三夏、九夏,節曰炎節」,又曰「修景」。
88
炎帝執衡。
89
漢魏相曰南方之神,炎帝秉離,執衡司夏,祝融司節」。
90
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曰:「炎帝大庭氏,即神農也。赤精之君。祝融,顓頊氏之子,名黎火官之臣」。東漢繁《欽暑賦》:「林鍾紀度,祝融司節,大火颺光,炎風酷烈。
91
日行南陸。
92
《東漢天文志》:日行南陸,謂之夏。《易通綂圖》,日行南方,赤道曰南陸。
93
斗指南方。
94
《鶡冠子》曰:「斗柄南指,而天下皆夏。《尚書》、《大傳》南方者,任,方也,言物之方任也。
95
畏日
96
見日。
97
凱風
98
張九齡賦:勾芒在辰,《凱風入律,武王䕃暍。
99
《淮南子》曰:「武王䕃暍人於栁下而天下。懷世說:武王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按暍人謂著暑熱而死者,越王握火」。
100
呉越春秋越王欲復呉仇,冬則抱冰,夏則握火,懸膽於戶,出入嘗之。
101
陸機思鄉
102
《語林:晉陸機在洛,夏月,忽思東頭竹篠飲,語劉寳曰:「吾思鄉轉深矣」。
103
嵇康好鍜
104
《晉書》:嵇康性巧而好鍛,宅有一栁樹甚茂,乃激水環之,夏月居其下以鍛。
105
葛洪,入水。
106
晉葛洪從祖●學道得仙,自號仙翁。每大醉,夏則入水底,八日方出,以其能閉氣胎息也。按洪字稚川,號抱朴子,因以名書。
107
仲都環爐。
108
《抱朴子曰:晉元帝被病,廣求方士,得漢中逸人王仲都,詔問所能為,對曰:「但能忍寒暑耳」。因為待詔。至夏大暑,月使曝坐,環以十爐,火口不言熱,而身不汗出。
109
北●清風
110
見風》:
111
西●烈日。
112
宋呂正獻公居家,夏不揮扇,冬不附火。一日盛夏,楊大夫環寳字,器之,將赴官來,辭楊乃呂氏甥,呂公於西●下烈日中,公裳對坐,飲酒三杯,楊汗流浹背,公凝然不動。
113
敷輿
114
漢郊,祀歌朱明。盛長敷輿,萬物長養。
115
董仲舒《䇿》曰:「陽常居大夏,以生育長養為事,孫登草裳。
116
《晉書》:孫登公和,時人於汲縣北山窟中得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髪自覆。
117
羊欣練裙。
118
宋書》:羊欣父不疑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王獻之為呉興守,甚愛之。欣嘗於夏月著新練裙,晝寢獻之,書數幅而去。欣本攻書,因此彌善。
119
陽蟲應氣
120
王充論衡》:虎出有時,猶龍見有期也。隂物以冬見陽蟲,以夏出出,應其氣氣應其類。
121
夏扈趣耘。
122
按扈本鳥名,其名有九,先王取以名官,《左傳》所謂「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是也。《埤雅》:賈逵、樊光以為春扈趣民,耕種夏扈,趣民耘耔,秋扈趣,民收歛,冬扈趣民,蓋藏棘扈為果,驅鳥桑扈為蠶,驅雀行扈,唶唶晝為民,驅鳥宵,扈嘖嘖,夜為農,驅獸老扈鷃鷃,則趣民刈麥,令起不得晏者也。說者非之,以為窮日通宵,常在田野,豈先王所以建官之意?蓋九扈乃農桑,●鳥扈民無淫者,故先王名官以主農桑之事,取其意云爾,非謂依此諸扈使之動作也。
123
陳謨
124
《周禮》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以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
125
聨,句
126
唐文宗夏日與栁公權聨句,文宗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曰:「薰風自南來,殿角生微涼」。蘇東坡謂其有美無箴足之云:「一為君所移,苦樂永相忘願言。均此施清,隂徧四方」。
127
服六壬符。
128
《抱朴子》曰:或問不熱之道,曰:「服●冰,丸飛雪散及六壬、六癸之符、王仲都,竝用此方也」。
129
運七輪扇。
130
《西京雜記》:漢長安巧工丁緩作七輪扇,連續七輪,大皆徑文。夏月使一人運之,滿堂皆寒。
131
浮●沈李。
132
魏文帝與朝歌令呉質書:「浮甘●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
133
調冰雪藕
134
杜子美陪諸公子》、《納涼詩》、《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龍皮扇》。
135
天寳遺事王元寳家,有一龍皮扇,製作甚質,每暑月宴客,以扇置座前,使新水灑之,則颯然風生,巡酒之時,客有寒色,遂命撤去。
136
龍鬚拂。
137
《劇談録》:唐元載,夏月,有紫龍鬚拂,色如爛椹,長五尺,水精為柄,夜則蚊蝎不敢近,拂之有聲,雞犬驚逸。
138
草木皆乾。
139
《括地圖》:天毒國最暑熱,夏則草木皆乾,禽鳥不度。
140
朱提郡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飛鳥過之,亦不得去。故呉俶賦朱提,則飛禽不度。
141
竹寒
142
杜詩我有江隂竹,能令朱夏寒荷淨」。
143
杜詩竹,深留客處,荷浄納涼時遊篽宿園。
144
王莽欲娯樂,元后令四時巡四郊,春幸繭,館祓灞水,夏遊篽宿園,秋厯東館泛昆明池、冬享飲飛羽殿。校獵上蘭觀,登長平館而臨涇水。
145
幸繡嶺宮。
146
唐開元中,●宗幸洛,至繡嶺宫時,屬炎暑,上曰:「姚崇多計」。令力士探之,回奏曰:「崇方紾絺,乗小駟,按轡木隂下,赤腳踏冰」。
147
東漢馬融,夏夜直宿館中,是夕蒸鬱如坐甑中,謂同舎曰:「安得披襟赤腳踏,隂山之層冰,以洗滌塵燠乎!」脫巾挂壁。
148
李白詩:「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
149
辟暑犀
150
蘓鶚《杜陽雜編》:夏月,唐文宗延學士講《易》,賜辟暑犀、迎涼草。
151
《杜陽雜編》:李輔國夏月堂中設迎涼草,其色類碧而幹,似苦竹葉,細於杉,刺之●戶間,其涼自至。
152
當暑衣裘
153
《韓詩外傳》:延陵季子遊齊,見遺金於路,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而視之下也,類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王,有友不友,當暑衣裘,吾豈取金者乎!
154
盛暑累茵
155
《趙書》:汲桑六月,盛暑,重裘累茵,使人扇之,患無清涼斬扇者。
156
賜蛇。
157
《酉陽雜俎》:明皇以申王畏暑,賜之,冷蛇白色而不傷人,冷如冰雪,玩之不復有煩熱也。
158
伐蛟
159
《呂氏春秋》:「季夏之月,令漁師伐蛟升●」。汪云:「蛟能害人難得,故言伐●。神物可以決吉凶,入宗廟尊之,故曰升也」。
160
澄水帛。
161
《杜陽雜編》:唐同昌公主暑日大會,暑氣方盛,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於內軒滿座,皆思挾纊澄水。帛長八九尺,似布而細,明薄可鑒,云其中有龍涎,故能消毒暑也。《招涼珠》。
162
《廣記》:「燕昭王登握日之臺,得神鳥銜洞光之珠,以消煩暑,謂之《招涼珠》」。
163
馬援征蠻。
164
馬援,字文淵,扶風人。征武溪蠻,會盛暑,穿岸為屋,以避炎氣。
165
羊茂為守
166
《漢書》:「羊茂字季實,為東海郡守。夏則處單版榻,風觀露臺。
167
晉武帝作迎風觀、寒露臺,以避暑寒溪浴室。
168
《武昌記》:樊山東有小溪,春夏時凜然有寒氣。《夀陽記:明義樓南有明義井,夏有冷漿、甘飲、羅扇、羽扇。又有三浴、室上浴、王侯、宰吏、中浴,君子士流下以浴。庶,類也,象徳。
169
范子計然曰:「徳取象於春,夏刑取象,於秋冬賞功。
170
《淮南子》曰:「景風至則施爵,位賞有功,樽前暑盡」。
171
《劇談録》:唐李徳裕嘗宴客,時畏景赫曦,咸有鬱蒸之苦,既延入小齋,列坐開樽,煩暑都盡,如涉髙秋,及罷出戶,則熇然焦灼。有好事者,求親信問之,答曰:「此日以金盆貯水,漬白龍皮,置於坐末故也。白龍皮,新羅國所獻,得之海中。
172
屋上泉鳴
173
拂菻國盛暑之節,乃引水潛流上,遍於屋宇,機制巧宻,人莫知之,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簷飛溜,懸波如瀑布。
174
王導熨局。
175
世說劉真長見王丞相丞相了不與語,時大熱,王公以腹熨石棋局曰:「何如?」乃渹既出,人問:「見王公何如?」答曰:「未見他異,惟作呉語」。按王丞相王導也。
176
里革斷罟
177
《國語》:「魯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人助宣氣也」。今魚方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公曰:「吾過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無忘諗」。師存侍曰:「藏罟不如寘里,革於側之不忘也」。注云:「大寒,降謂季冬建丑之月,寒氣初下也。「土蟄發,謂孟春建寅之月,蟄如震也。名魚,大魚也。川禽、鱉蜃之屬。
178
結錦棚。
179
《開元遺事》:長安富人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召名姝間坐,逓相為避暑㑹。
180
抱鐵柱。
181
烈士傳眉間赤,乃楚人干將鏌,鋣之子,楚王夫人嘗於夏月納涼而抱鐵柱,心有所感,遂懷孕。後産一鐵,楚王命鏌鋣為雙劔,一雌一雄。鏌鋣乃留雄,而以雌進楚王劔,在匣中,常悲鳴。楚王問羣臣,對曰:「劔有雌雄,雌憶其雄也」。王大怒,將鏌鋣殺之。眉間赤乃為其父殺楚王,苦熱行。
182
文苑英華,僧鸞苦,熱行燭龍銜火飛。天地平,陸無風。海波沸,彤雲疊挂竒峰長,焰焰流光爇凝翠。王轂苦熱行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183
病暑賦
184
歐陽永叔病,暑賦,吾將東走乎泰山兮,履崔巍之高峯。䕃白雲之摇曵,分聽石溜之玲瓏。松林仰不見,白日,隂壑慘慘多悲風,懇哉不可坐致兮,安得仙人之術解化如飛蓬。
185
萬物相見
186
《易》、《離》卦、《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五榖乃登。
187
《管子》曰:「九暑乃至,時雨乃降,五榖百果乃登,此謂日徳」。
188
山堂肆考》卷十
URN: ctp:ws37921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