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

《卷二十》[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類函卷二十
3
歳時部九七月十五嵗中秋,除九月九日蜡臘, 小 嵗,七月十五日一。
4
《原道經》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捜選人間分别善惡,諸天聖衆,普詣宫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録餓鬼,囚徒一時皆集,以其日作元都大獻於玉京山,採諸花果、珍竒異物、幢旛寳盖、清膳飲食,獻諸聖衆,道士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俱飽滿,免於衆苦,得還人中。 《荆楚嵗時記》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院。 増大明一統賦註云: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僧家有盂蘭盆,㑹有司祭無祀鬼神,七月十五日二。
5
原盂蘭盆經》曰:目連比丘,見其亡母生餓鬼中,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為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馳還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當湏十方衆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當為七代父母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徳佛勅,衆僧皆為施主,呪願七代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是時目連母得脫,一切餓鬼之苦,目連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㿻蘭盆,為爾可否,佛言大善,故後代人因此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翦綵,模花果之形,極工妙之巧。 又云:有七葉功徳,並旙花、歌鼓、果食送之,蓋由此。 《増天竺》云「盂蘭,此云「倒懸救器。謂目連救母飢厄,如解倒懸之具也。今人遂飾食味於盆,亦誤矣。 《唐六典》曰:中尚署七月十五日進盂、蘭盆。 《開元遺事》云: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之論時務,七月十五,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待制者擡歩輦,召學士來,時元之為翰長,中外榮之。 《眀皇實録》云:三元日,宜令崇元學士講道徳、南華等經,羣公咸就觀禮。 㑹要云:開寳四年中元節,京城張燈。 孔帖云:韓愈《直諫表》曰:「近聞陛下七月十五日幸安國寺觀禮空,王以為崇福示信,示天下仁心」。 《舊唐書曰:代宗七月望日,於內道塲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又設髙祖以下七聖神座、備旛節、龍繖、衣裳之制,各書尊號於旛上以識之,舁出內庭,陳於寺觀。是日,排儀仗,百寮序立於光順門以候之,旛花鼔舞,迎呼道路,嵗以為常,而識者嗤其不典,其傷教之源,始於王縉也。 《唐百官志》曰:中元日,非供祠不採魚。 《夢華録》曰:東京中,元賣𠖇器綵衣,以竹斫三腳,如燈窩狀,亦謂之盂蘭盆」,挂𠖇錢、衣服在上,焚之。 徽郡中元日薦新炊,庀𤓰果以祀先祖,集族衆宴聚而散,夜置具度,亡放水燈。
6
七月十五日三。
7
原獻佛。 供僧。 地官考校之元日 天人集聚之良辰。 道門寳蓋,獻在中元。 釋氏蘭盆,盛於此日。 増慶月。 齋日《修行記》云:七月中元,乃大慶之月,聞王建宮詞云:「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先 半夜鐘看,取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張燈。 泛舟上詳七月十五日二 ,蘇東坡賦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逰於赤壁之下」。
8
七月十五日四。
9
原百味。 五果 中元 大獻 旛幢 花果 釋氏託生謝承《後漢書云:佛以癸丑七月十五日,託生於浄住國摩耶夫人腹中,至周荘王十年甲寅,四月八日生。衆僧解夏,荊楚記》云:十五日,僧尼坐草為一嵗,云四月八日結夏,至七月十五日,解衆僧以長養之節在外,恐傷草木蟲類,故九十日安居。又經云四月八日坐樹下,至七月十五日為一嵗,故曰衆僧解夏。日在張星。 斗建申位 孟秋之望。 中氣之辰,増元都㑹詳七月十五日一 七聖旛詳七月十五日二 集福世界。道蔵經此日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㑹集福世界。
10
七月十五日五。
11
増詩唐徳宗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詩曰:「招提邇皇邑,複道連重城,法筵㑹早秋,駕言訪禪扃,常聞大仙教,清浄宗無生,七物匪吾寳,萬行先求成。名相既雙寂,繁華奚所榮,金風扇微涼,逺煙凝翠晶。松院靜苔色,竹房深磬聲,境幽真慮恬,道勝外物輕。意適本非說,含毫空復情」。 盧拱《中元日觀法事詩》曰: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雲迎碧落歩,章奏玊皇宮。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久慕餐,霞客常悲習,蓼蟲青囊如可授,從此訪鴻蒙。 李郢中元夜》詩曰:「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邉見月娥紅燭影迴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香飄彩殿疑蘭,麝霧遶輕衣雜綺羅,湘水夜空巫峽逺,不知歸路欲如何?」
12
原賦楊炯《盂蘭盆賦》曰:「渾元告秋,羲和奏曉。大隂望兮圓魄皎,閶闔開兮涼風嫋。四海澄兮百川皛隂,陽肅兮天地窅。掃離宮清重閣設,皇邸張翠幕,鸞飛鳳翔燄陽。倐爍雲舒,霧布翕赫。䀜霍陳法,供飾盂蘭。壯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青蓮吐而非夏,頳果搖而不寒。銅鐵鉛,錫璆琳,琅玕暎以甘泉之玉樹,冠以承露之金盤。憲章三極,儀形萬𩔖。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貞兮象地殫。怪力窮神異少君,王子掣曵兮若來玉女瑤姬翩蹮兮必至,鳴鷫鸘與鸑鷟。舞鶤雞與翡翠,毒龍怒兮赫然狂。象奔兮沈醉怖,魍魎潛魑魅。離婁明目,不足見其精微。匠石洗心,不足徴其奥秘。繽繽紛紛,氤氤氲氲,五色成文。若榮光休氣,發采於重雲。蒨蒨燦燦煥煥爛爛。三光壯觀若合璧連,珠耿曜於長漢。夫其逺也,天台嵥起,繞之以赤霞。夫其近也,削成孤峙,覆之以蓮花,晃兮瑤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其髙也,上諸天於大梵。其廣也,遍法界於恒沙,上可以薦元符於七廟,下可以納羣動於三車。
13
中秋一
14
増禮記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周禮曰:中春晝,擊土鼓,吹豳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提要録》曰:八月十五為月夕。 《瑣碎録》曰: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中秋有月,是嵗多珠原枚,乘七發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逺方交逰,兄弟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
15
中秋二
16
《原諸山記》曰: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語邨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㑹山頂」。是日邨人畢集,見幔亭彩屋設寳座,施紅雲紫霞褥,器用甚設,令男女分坐,聞空中人聲,不見其形,湏臾樂響,亦但見樂器不見其人,酒行,命食味皆甘美,唯酒差薄。諸仙既去,衆皆欣喜,因與神君同㑹,名其地曰同庭。 《武夷山記》曰:「玉皇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綵屋,是日,與鄉人宴飲,曰:汝等皆吾之曽孫也」。 増晉書曰:「謝尚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㑹袁宏於別舫諷詠,聲韻清朗,詞意藻拔,尚即逆宏舟,吐華達旦。 《眀皇雜録》云:上與太真葉法靜,八月望日,逰月宮,少頃,見龍樓雉堞,金闕玊扉,冷氣逼人,後西川奏,其夕有天樂過。 《宣室志》云:唐太和中,周生善道術,中秋,客至,周曰:「我能梯雲取月,置懐袖中」。因取筯數百條,繩梯架之,閉目良久,忽天黒,仰視無雲,俄呼曰:「至矣!」手舉其衣,出月寸許,一室盡明,寒入肌骨,食頃如初。 《三水小牘》云:趙知微有道術,中秋積,隂不解知,微曰:「可備酒肴,登天柱峰玩」。月既出門,天色開霽,及登峰,月色如晝,比下山,淒風苦雨,隂晦如故。《夢華録》曰: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争占酒樓玩月,笙歌逺聞,市里嬉戯,連坐至曉。 《仙釋傳》竒云:鍾陵西山有逰帷觀,每至中秋,車馬喧闐,十里若闤闠,豪家貴逰,多召名姝善謳者,夜與丈夫間立握臂連踏而唱,以應答敏㨗者為勝。太和末,有書生文簫往觀,覩一姝甚麗,其詞曰:「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文簫嫁綵鸞,自有綵繻并甲帳,瓊臺不怕雪霜寒生,意其神仙植足不去,姝亦相盼。歌罷,獨秉燭穿大松逕將盡,陟山捫石冒險而升,生躡其蹤,姝曰:「莫是文簫耶?」相引至絶頂坦然之地,後忽風雨,裂帷覆機。俄有仙童持天判曰:「吳綵鸞以私欲洩天機,謫為民,妻一紀,姝乃與生下山歸鍾陵,中秋三。
17
増投錢。 獻鏡《集異記》:「明皇八月望夜與葉法喜同逰月宮,還,過潞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月色如晝,法喜,因請上以玉笛奏曲時玉笛在寢殿中,法喜,命人取之,旋頃而至,曲奏既復,以金錢投城中而還,旬餘,潞州奏,是夜有天樂臨城,兼獲金錢以進,按佛經法,喜謂見法生歡喜也,葉名法喜,蓋取於此,或作法善,恐非喜,處州人,明皇嘗贈以詩,清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碧忩,寒滴露研,朱㸃周易,今處州有㸃易亭三體,唐詩作髙駢詩鏡,唐太宗記: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三公以下獻 及盛露囊。 出丹 擲杖。唐明皇雜録:八月十五夜,葉靜能出丹二粒進,上服之。 唐逸史:羅公逺,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奏曰:「陛下能從臣月中逰否?」乃取拄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帝同登,約行數十里,精光奪目,寒氣侵人,遂至大城闕。公逺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皆素練霓裳,舞於廣庭,帝問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曲也。帝宻記其聲調而回郤,顧其橋,隨歩而滅,且召伶官,依其聲作霓裳羽衣之曲。文酒宴。 《水調歌》天寳遺事:蘇頲與李乂對掌文誥,明皇顧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於禁中直宿,諸學士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命撤去, 復雅歌詞,東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水調歌頭詞,都下傳唱,神宗問內侍外面新行小詞,內侍録此進呈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髙處不勝寒,上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 光屬林間。 影移殿外。酉陽雜爼,長慶中有人中秋夜見月光屬林間,如匹練,就視之,一金背蝦蟇,疑月中者,陳簡齋中秋不見月詩,明年,強健更相約㑹,見林間金背蟇 。下見唐許渾中秋月詩。
18
中秋四。
19
増隂晴同。《使燕録》:中秋天色隂晴,與夷狄同。蘇東坡曰:故人史生為予言,嘗見海賈云:「中秋之月,雖相去萬里,他日㑹合相問,隂晴無不同者。公集中有中秋詩,「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隂晴,天公自著意,此㑹那可輕」。又《詠月詩:「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玊盤」,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寒暑均,唐歐陽詹玩月詩序:「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則寒暑均取之,月數則蟾魄圓」。 凭欄望月,唐明皇中秋,與貴妃臨太液池,凭欄望月不盡,帝意遂勅左右於太液池西别築髙臺,與妃子來年望月後經祿,山亂,不復置焉。上梯取月詳中秋二
20
中秋五。
21
増詩唐李嶠中秋月》詩曰:「盈缺青㝠外東風,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又曰:「桂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詩曰:「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逺,攀桂仰天髙,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又曰:「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輪側半樓明。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許渾八月十五夜宿鶴林寺玩月詩曰:「待月東林月正圓,廣庭無樹草無煙,中秋雲浄出滄海,半夜露寒當碧天,輪影漸移金殿外,鏡光猶挂畫,樓前莫辭達,曙殷勤望一墮西巖又隔年。 韓偓《中秋禁直詩》曰:星斗疎眀禁漏殘,紫泥封後獨憑欄,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天襯樓臺歸苑外,風吹歌管下雲端,長卿只為長門賦,未識君臣際㑹難」。 陸龜蒙《中秋待月詩》曰:「轉缺霜輪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斗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宋秦《觀中秋月詩》曰:「雲山簷楯接低空,公宴初開氣鬱蔥。照海旌旛秋色裏,激天鼓吹月明中。香槽旋滴珠千顆,歌扇驚圍玉一叢。二十四橋人望處,台星正在廣寒宮」。
22
九月九日一。
23
原風土記》曰: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日,折茱茰房以插頭,云辟除惡氣而禦初寒」。 《荆楚嵗時記》曰:九月九日,土人並集野飲宴。 《臨海記》曰:郡北四十歩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數百人,坐民俗極重,每九日,菊酒之辰讌㑹於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 増玉燭寳典云:九日食餌,其時黍稌並收,因以黏米加味。嘗新嵗時雜記曰:二社重陽尚食,糕而重陽為盛,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 《夢華録》云:都人重九,各以粉麫蒸糕相遺,上揷剪綵小旗,糁飣果實,如榴栗、銀杏松實之𩔖。 《金門嵗節記》云:「洛陽人家重陽作迎,涼脯、羊肝、餅佩,癭木符。
24
九月九日二。
25
原《西京雜記》曰: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九月九日佩茱茰,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夀,相傳自古,莫知其由。周禮》籩人職曰:羞籩之實,糗餌,粉餈。干寳。注曰:糗餌者,豆末屑米而蒸之,以棗豆之味,今餌䭔也。方言餌謂之糕,或謂之餈。 《晉陽秋》曰:寜康三年九月九日,上嘗講《孝經》,謝安侍坐,陸納、卞耽執讀謝石,袁宏執經車𦙍,王溫摘句《續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邉東籬下,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未㡬望見,白衣人至,乃王𢎞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續齊諧記》曰: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逰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茰以繫臂,登髙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婦人帶茱茰囊是也」。 《孟嘉傳曰:「嘉為桓溫參軍,既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逰、龍山參僚畢集。時佐吏並著戎衣,有風至吹,嘉帽墮落,不覺。溫謂左右及賔客勿言,以觀其舉止。 《姑孰記》曰:「縣南十里有九井,山即殷仲文九日從桓公九井,賦詩之所。 増《南史》曰:蕭子顯為邵陵王友,天監六年,始預九日朝宴,稠人廣坐,獨受㫖云:「今雲物甚美,卿何不斐然賦詩?」詩既成,又降㫖曰:「可謂才子」。子顯退,謂人曰:「一顧之恩,非望而至,遂方賈誼,未易當也」。 《唐書》曰:「王勃道出鍾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壻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輙報。少頃成文,乃嘆曰:天才也!」極歡而罷。 《景龍文館記》云:景龍三年九月九日,中宗幸臨渭亭,登髙賦詩,學士皆屬和。 又曰:九月九日,中宗幸慈恩寺,登浮圖,羣臣獻菊花酒稱夀,昭容賦詩。 隋唐嘉話云:故事,九月九日,賜王公以下射中鹿鳴,賜馬第一,賜綾,其餘布帛有差。至開元八年秋,舍人許景先以為徒耗國用而無益,於是罷之。 《集異記》曰:明皇重陽,日獵於沙苑,有鴈飛,帝射中之,鴈帶箭西南而去。益州道觀第一院,有道士徐佐卿寄寓,一日,自外持一箭來,曰:吾行山中為飛矢所傷,已無恙。因挂箭於壁,書其日月,且云此後十年箭主到此付之,後明皇幸蜀至此,觀乃見箭。續仙傳曰:潤州鶴林寺有杜䳌花髙丈餘,每春末爛熳,節使賔僚一城士庶,無不賞玩者,時或見三女子紅裳艷娤共逰花,下俗傳花神也。周寳鎮浙西,謂道人殷七,七曰鶴林之花,天下竒絶聞君能非時開花,今重九將,近君能開此花,副此日乎?七七曰可乃前二日宿鶴林寺,中中夜女子來,謂七七曰:妾為上元所命,下司此花,今與道者共開之。來日晨起,寺僧忽訝花漸拆蘂,及九日爛熳如春,乃以聞寳與一城,士庶咸驚之,㳺賞復如春間。
26
九月九日三。
27
原王酒。 賈餌俱詳九月九日二 登山 坐湖上詳九月九日二 顔測九日坐北湖聨詩曰:「亭席斂徂蕙,澄酒泛初蘭」。 落帽。 佩符。上詳九月九日,二 下詳九月九日一 服黃華。 佩赤實。太清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禮記曰:菊有黃華榝。《西京雜記曰:九月九日,佩茱茰,令人長夀。爾雅曰:椒 醜莍。郭璞注曰:本草茱茰,一名榝,而實赤細者。 揚鑾戾行宮 《商風凝素籥》上見謝瞻詩「 下見《賀凱九日詩》 増鳳嶺宴。 龍沙㑹《襄陽記》:宋武陵王駿為刺史,改馬鞍山為望楚山,後遂龍飛,人號為鳳嶺髙,處有三隥,即劉𢎞山簡九日宴賞之所, 唐權徳輿龍沙宴㑹,詩龍沙重九㑹,千騎駐旌旂。 詩戲少卿 宴参明允蘇軾在杭於九日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以詩,戲之曰:「指㸃雲間數㸃紅,笙歌正擁紫髯翁,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宋韓忠獻嘗遇重陽置酒私第,惟歐陽文忠公與一二執政,而蘇明允以布衣參其間,都人以為異禮,席間賦詩明允有佳節,屢從愁裏過,壮心,還倚醉中来」之句,其志氣不少衰如此。
28
九月九日四。
29
原泛菊《齊民月令》曰:「重陽日必以糕酒登髙眺,迥以暢秋,志採茱茰,甘菊泛酒」。,賜菊魏武帝與鍾繇書》曰:「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獨秀,今奉一束」。。 遊龍山詳九月九日二戲馬臺《南齊書》曰:「宋武帝為宋公,在彭城,九月九日登項羽戲馬臺,至今相承,以為故事」。 望楚山詳九月九日三商飈館,南齊書》曰:武帝永明五年九月己丑,詔曰:「九日出商飈館,登髙宴羣臣。辛卯,車駕幸商飈館,館上所立在孫陵寺,岡世呼為九日臺」者也」。 講《孝經》詳九月九日二習馬射。《南齊書》以九月九日馬射,或說秋金氣,講武習射,象漢立秋之禮。 菊制齡陶潛詩云:「酒常祛百慮,菊為制頺齡」。茰繫臂。詳九月九日二 無射紹候詳九月九日一順陽應節鍾㑹新菊賦曰:「於惟季秋,九月九日,順陽應節,爰鍾福靈」。。 勁風肅林。 鳴鴈驚時,范泰《九月九日詩》曰:「勁風肅林阿,鳴鴈驚時候。籬菊熙寒叢,竹林不改茂」。 朝廷飲宴,孫瑞奏事云:興平二年秋,朝廷以九月九日賜公卿、近官飲宴。舊俗登髙,豫章記云:龍沙郡北帶江,沙甚潔,白髙峻而陂,有龍形,舊俗為九月九日登髙處。 授衣之月 落帽之辰 《九井賦詩詳九月九日二 凌囂作賦見九月九日五 増賜橘,說寳,唐太宗於此日在蓬萊殿賜羣臣之橘,乃曰賜橘。賖酒,杜甫詩曰:「毎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湏賖」。詩題「糕」字。邵氏聞見後録: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此字,輙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月食糕詩飈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飲鬪,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絶唱。 不敢食糕。《嘉話録》:袁師徳,給事中髙之子。九日,客出糕,謂坐客曰:「某不忍喫,請諸公食」。俛首久之,蓋以父名髙,故不忍食糕也。 曲江別㑹唐韋綬為集賢院學士,九月九日,宴羣臣於曲江,綅請集賢學士得別㑹,帝一一順從。文峰戲登。江南野史:唐尹氏善歌,因重陽與羣女戲,登南山文峰而同輩命之歌,乃顰眉緩頰,怡然一曲,聲聞數里。故俗耆舊云尹氏之歌,聞於長安。
30
九月九日五。
31
原詩《宋謝瞻九日從宋公戲馬臺》詩曰:「風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巢幕無留鷰,遵渚有来鴻。輕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聖心眷嘉節,揚鸞戾行宮。四筵霑芳醴,中堂起絲桐。扶光廹西汜,歡餘宴有窮」。 宋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送孔令詩》曰:「季秋朔邉苦旅鴈,違霜雪淒淒,陽卉,腓皎皎寒潭,潔良辰,感聖心,雲旗興暮節,鳴笳戾朱宮,蘭巵獻時哲。歸客逐海隅,脫冠謝朝列。河流有急瀾,浮驂無緩轍」。 齊竟陵王蕭子良九日侍宴,詩曰:「月殿風轉,層臺氣寒。髙雲斂色,遙露已漙。式詔司警,言戾秋巒。輕觴特薦,落英可餐」。 齊王儉侍皇太子,九日𤣥圃,宴曰:「明明,儲后沖黙,其量徘徊,禮樂優游,風尚微言,外融機神,內王就日齊暉,儀雲等望,本茂條榮,源澄流潔,漢稱間平,周云魯衛,咨我藩華,方軌前軼,秋日在房,鴻鴈來翔,寥寥清景,靄靄微霜,草木搖落,幽蘭獨芳。眷言淄苑,尚想濠梁,既暢㫖酒,亦飽徽猷。有來斯悅,無逺不柔。 梁簡文帝九日,《侍皇太子樂遊苑詩》曰:離光麗,景神英。春裕副,極儀天。金鏘玉度,監撫昭明。善物宣布惠潤琨瓊澤熙,垂露秋晨精,曜駕動宮闈。露㸃金節,霜沈玊璣𤣥。戈側影翠羽翻,暉庭迴,鶴蓋水,照犀衣蘭。羞薦爼,竹酒澄芬。千音寫鳳,百戲承雲紫。燕躍舞,赤兔越空。橫飛鳥箭,半轉蛇弓。 又九日賦韻詩曰:是節協,陽數髙,秋氣已精,簷芝逐月啟帷風依夜清,逺燭承歌黛,斜橋聞履聲,梁塵下未息,共愛賞心并。 梁沈約為臨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詩曰:「涼風北起,髙鴈南翻。葉浮楚水,草折梁園。淒清霜野,惆悵晨鵾。雲輕寒樹,日麗秋原。三金廣飾,六羽髙陳。寒英始獻,涼酎初醇。靡靡神襟,鏘鏘羣彥。思媚儲猷,洽和奉宴。恩暢蘭席,歡同桂殿。景遽樂推,臨風以眷。麗景天枝,位非徳舉。任伍辰階,祚均河楚。負岳未勝,瞻雲難侶。望古興惕,心焉載佇。 又九日《侍宴樂逰苑詩曰:憑玊宅海,端扆御天,止流飛壑,靜震騰川。凝神貫極,摛道漏泉。西裘委衽,南風在絃。暮芝始緑,年桂初丹。上林葉下,滄池水寒。霜霑玊樹,鴈動輕瀾。停蹕玉陛,徙衛璇墀。琱箱鳳綵,羽蓋鸞姿。虹旌迢逓,翠華葳蕤。禮𢎞㶚汭,義髙洛湄。 梁丘遲九日,侍宴樂逰苑詩》曰:「朱明已謝,蓐收司禮。爰理秋袚,備揚旌棨。奉璋峩峩,金貂濟濟。上林𢎞敞,離宮非一。綵殿迴風,丹樓映日。隨珠甲帳,屯衛周𢘤。睟容徐動,天儀澄謐。雲物㳺颺,光景髙麗。枯葉未落,寒花委砌。絲桐激舞,楚雅閑慧。參差繁響,殷勤流詣。 梁任昉《九日侍宴樂逰苑》詩曰:帝徳峻韶夏,王功書頌平。共貫沿五勝,獨道邁三英。我皇撫歸運,時乗信告成,一唱華鍾石,再撫被絲笙。黃草歸雒木,梯山薦玊榮。時來濁河變,瑞起,溫洛清物色動神眷,民豫降皇情。 梁劉苞九日侍宴樂逰苑《正陽堂詩》曰:「六郡良家子,幽并逰,俠兒立乘争飲羽,倒騎競紛馳,鳴珂設華眊,金鞍暎玊羈,膳羞殫海陸,和齊眂秋宜,雲飛雅琴奏風起洞簫吹,曲終髙宴罷,景落樹隂移,微薄承嘉惠,飲徳良不貲,取効績無紀,感恩心自知」。 《梁王脩已九日詩》曰:霜威始落翠寒氣,初入堂。隋珠爛似燭懸藜疑夜光。舞歩因弦折,歌聲隨袂揚。夜深聞漏緩,簷虛覺唱長。 梁劉孝威九日酌菊花酒詩》曰:「露花疑始摘,羅衣似適熏餘杯度不取,欲持嬌使君」。 梁何遜為西豐侯,九日,侍宴樂逰苑,詩曰:「皇徳無與讓,重規襲帝勲。垂衣化比屋卷,領慎為君,翾飛悅有道,卉木荷平分。宸襟動時豫,嵗序屬涼氛。城霞旦晃朗,槐霧曉氤氲。鸞和馳八襲,鳳駕起千羣。羽觴歌《湛露,佾舞奏承雲。禁林終宴晚華池物色曛,疎樹翻髙葉,寒流聚細文。晴軒連瑞氣,飛惹御香芬。 《梁庾肩吾侍宴九日詩曰:「轍跡光周頌,巡逰盛夏功,鉤陳萬騎轉,閶闔九門通。秋暉逐行漏,朔氣繞相風。獻夀重陽節,迴鸞上苑中。疏山開輦道,間樹出離宮。玊醴吹巖菊,銀牀落井桐,飲羽山西射,浮雲冀北驄塵飛金埒滿,葉破栁條空」。 北周王褒九日從駕》詩曰:黄山獵地廣青門,官路長律改三秋。節氣應九鐘,霜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交斾,長秋坂緹幕杏間堂,射馬垂雙帶,豐貂佩兩璜苑寒梨樹紫山秋菊葉黄。華露菲菲冷輕飈,颯颯揚終慙。屬車對空假侍中郎。隋江《總衡州九日詩》曰:秋日正淒淒,茅茨復蕭瑟。姬人薦初醖,㓜子問殘疾,園菊抱黃華,庭榴剖朱實。聊以著書情,暫遣他鄉日。 又九月九日,至微山亭,詩曰:「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鴈來。故鄉籬下菊,今日㡬花開」。 賀凱奉和九月九日詩曰:商飊凝素籥元覽,賁黃圖曉霜驚斷。鴈晨吹結棲烏寒花,低岸菊涼。葉下庭梧澤宫,申舊典,相圃叶。前模玉砌分雕㦸,金溝轉,鏤戵帶,星飛夏箭映月上。軒弧慶,展簪裾。洽恩融,風露濡。天文發,丹篆寳,思掩𤣥珠,承歡徒聳抃,負弛竊忘軀。 増唐李白九月九日》詩曰:「今日雲景好,水緑,秋山眀,㩦壺酌流霞,攀菊泛寒榮地逺,松石古風揚絃管,清窺觴照歡顔獨笑還自傾,落帽醉山月,空歌懐友生」。 王勃《九日詩》曰:「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箇是陶家」。 孟浩然九日詩曰:九日未成旬,重陽即此辰,登髙聞故事,載酒訪幽人,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茱茰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杜甫《九日詩》曰:「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迴。茱茰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又曰:「舊與蘇司業兼隨鄭廣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野樹欹。還倚秋砧醒,卻聞歡娛兩㝠寞,西北有孤雲。 又九日,藍田崔氏荘詩曰:「老去悲秋強自寛,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逺從千澗落,玉山髙並兩峰寒,明年此㑹知誰健,醉把茱茰子細看」。 又九日《登梓州城詩》曰:「客心驚暮序賔鴈,下襄州,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逰湖風秋戍栁江雨暗山樓,且酌東籬菊,聊袪南國愁」。 《嚴維九日陪崔郎中北山讌詩》曰:上客南臺至重陽,此㑹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務簡人同醉溪閒鳥。自羣府中官㝡小,惟有孟參軍」。 《朱灣九日登香山》詩曰:「昔人惆悵處,繫馬又登臨,舊地煙霞在,多時草木深,水将空合色,雲共我無心,緬想龍山㑹,良辰亦似今」。李羣玉九日詩》曰:「玉醴泛金菊,雲亭敞玳筵,晴山低畫浦,斜鴈逺書天。謝脁離都日,殷公出守年,不知瑤水宴,誰和白雲篇」。 杜牧九日》詩曰:「金英繁亂拂欄香,明府辭官酒滿缸,還有玉樓輕薄女笑他寒燕一雙雙。耿湋九日詩》曰:「重陽寒寺滿秋梧,宻在南樓顧老夫,歩蹇強登遊藻井,髮稀那,更插茱茰,横空過雨千峰出,大野新霜萬葉枯,更望樽中菊花酒,殷勤能得㡬回沽,沈佺期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髙應。制得行字詩曰:御氣幸金方,憑髙薦羽觴,魏文頒菊蘂,漢武賜茰囊去鶴,留笙吹歸鴻識舞,行臣歡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李乂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髙應制得龍字,詩曰:「望幸紆千乘,登髙自九重,臺疑臨戲馬,殿似接疏龍,捧篋茰香徧,稱觥,菊氣濃,更看仙鶴舞,来此慶時雍。 杜審言《重九日宴江隂詩》曰:「蟋蟀歸期晚,茱茰節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髙興要長夀,卑栖隔近臣,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宋韓琦《重九㑹光化二園詩》曰:「誰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陽景自新。隨分笙歌行樂處,菊花茰子更宜人。 蘇軾《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詩曰:「雲間朱袖拂,雲和應是長松挂女蘿髻,重不嫌黃菊。滿手香新喜,緑橙搓墨翻,衫袖吾方醉,紙落雲煙子更多,只有黃雞與白髮,玲瓏應識《使君歌》」。 程俱九日寫懐詩曰:「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己,五畆就荒天一涯。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栁蕭蕭噪暮鴉」。 王安石九日登東山,寄昌叔詩》曰:「城上啼,烏破寂寥,思君何處坐岧嶤,應湏緑酒醻黃菊,何必紅裙弄紫簫,落木雲連秋水渡,亂山煙入夕。陽橋淵明,久負東籬,醉猶分低,心事折腰。 《朱子九日詩》曰:去嵗瀟湘重九時,滿城寒雨客思歸。故山此日還佳節,黃菊清樽更晚暉。短髮無多休落帽,長風不斷且吹衣相看下視人寰,小祇合從今老翠微。 《元薩都拉九日登石頭城》詩曰:「九日吟鞭聚石頭,翠微髙處倚晴秋,西風不定鴈初度,落木無邉江自流。兩眼欲窮天地觀,一杯深護古今愁。烏臺賔主黃華宴,未必龍山是勝逰」。 張養浩《九日詩》曰:一行作吏廢歡㳺,九日登臨擬盡酬。詩有少陵難著語,菊無元亮不成秋。雲山自笑頭將鶴,人海誰知我亦鷗。幸遇佳辰莫辭醉,浮雲今古劇悠悠」。 周權九日詩》曰:「座上風流憶孟嘉,憑髙目斷楚天涯,百年歳月催蓬鬢,十載江湖負菊花,小雨釀寒侵,白苧西風憐醉避,烏紗閒,攜楖栗吟,歸路流水殘雲帶晚鴉。 眀髙啓,九日陪諸閣,老食賜糕,次《謝授經,韻詩曰:「叨陪講席接詞曹,曉禁霜花㸃素袍院貯圖書,西掖靜雲連宮殿,碧山髙故園,莫憶黃花酒」。內府初嘗赤棗糕,最愛鳳毛,今復見,便令池上一揮毫」。
32
原賦宋傅亮九月九日登凌囂館賦》曰:「嵗九旻之暮月,肅晨駕而北逝,度迴壑以停轅,凌孤館而逺憩。何物慘而節哀,又雲悠而風厲。悴緑蘩於寒渚,隕豐灌於荒澨。玩中原之芬菊,惜蘭圃之彫蕙。旌竹柏之勁心,謝梧楸之零脆。爾乃流眄平隰,落日還臯,千感具盈,在物同騷。聆離鵾之悽響,聴鳴林之瀏飈。彼逰子之苦傷,每寤歎於我勞。矧集悲而鍾苦,疚寸心其如忉。眇天末以遥瞪,怨故鄉之阻遼」。
33
原書魏文帝《與鍾繇書》曰:「嵗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髙㑹。是月,律中無射,言羣木庶草,無有射而生,至於芳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
34
蜡臘一
35
原《風俗通》曰:《禮傳》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曰臘。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也。或曰:「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 又曰:「菟髕俗說》,臘正祖食得菟髕者,名之曰幸,賞以寒酒幸善吉祥,令人吉利也。 《禮記》曰:「天子大蜡八,八蜡者:一,先嗇二,司嗇,三農四,郵表,畷五,貓六虎、七坊,八水庸也。伊耆氏始為蜡。蜡者,索也。嵗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 《周禮》曰:「國祭蜡。則龡《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謂萬物老成以息勞也。 《漢書》曰:「臘者報諸鬼神,古聖賢有功於民者也。 増唐六典云:中尚署,臘日進衣香囊。 又云:「冬臘日,前寅,蜡百神於南郊」。 原蔡邕《獨斷》曰:臘者,嵗終大祭,縱吏民宴飲,非迎氣,故但送不迎也。 韓子》曰:「山居谷汲者,膢、臘而買水」。 徐爰《家儀》曰:蜡本施祭,故不賀。 玉燭寳典曰:「臘者,祭先祖,蜡者報百神,同日異祭也。漢以戍日為臘,《魏臺訪議》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為祖,衰日為臘。漢火,徳火衰於戌,故以戌日為臘。魏以辰,魏土徳王,土衰於辰,故以辰為「臘」。晉以丑,晉金徳金衰於丑,故以丑為臘。 《荊楚嵗時記》曰:諺云:「臘鼓鳴,春草生,邨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養生要》曰:十二月臘夜,令人持椒臥井旁,無與人言,內椒井中除溫病。 《増金門嵗節》云:洛陽人家臘日造脂花餤」。
36
蜡臘二
37
原《禮記》曰: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蜡之祭,勞農以休息之言。民勤稼穡,有百日之勞。今日飲酒宴樂,君之恩澤也,非爾所知,其義大也。 《左傳》曰: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竒諫,弗聴,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 《史記》曰:秦惠文公十二年初,臘始皇三十一年,更名臘曰嘉平。 《東觀漢記》曰:甄宇,北海人,建武中,青州從事,徴拜博士。每臘,詔賜博士羊人一頭。羊有大小肥痩,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稱分其肉,宇曰:不可」。又欲投鉤,宇復恥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痩者。 袁山松《後漢書》曰:韓卓,字子助,陳留人。臘日奴竊食祭其先人,卓義其心,即白免之。 謝承《後漢書》曰:「沛國陳咸為廷尉監,王莽簒位,還家,杜門不出。莽改易漢法令,及臘日咸常言我先祖。何知王氏臘乎? 又曰:「第五倫母老,不能之官,每至臘日,常悲戀垂淚」。 《捜神記》曰:宣帝時,隂子方者至孝有仁恩,常臘,日晨炊,而竈君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刲以祀之,自是以後,暴至巨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 《鄭𤣥別傳》曰:「𤣥年十二,隨母還家,正臘宴㑹,同列十數人,皆美服盛飾,語言閑通,𤣥獨漠然如不及,父母私督數,乃曰:此非吾志,不在所願。 《列女傳》曰:魯之母師者,魯九子之寡母也,臘日休家,作者嵗祀,禮事畢,𢘤召諸子㑹曰:「婦人之義,非有大故,不出夫家。然吾父母家,多㓜稚嵗,時禮不理,吾從汝謁往監之」。諸子皆稽首唯諾。又召諸婦曰:「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専制之行,少繫於父,母長繫於夫,老繫於子。今諸子許我歸私家,雖踰婦禮,願與少子俱以脩婦人出入之制,諸婦其慎房,戶之守,吾夕而反」。於是使少子僕而歸。 《㑹稽典録》曰:陳脩烏傷人,家貧為吏,常歩擔上下,恒食乾糗,每至正臘,僵仆不起,同寮飲食,請不肯往,其志操如此。 《世說》曰:王朗中年以識度推華歆歆,蜡日常集子姪宴飲,王朗亦學之有人向。張茂先稱此事,茂先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逺」。《華陽國志》曰:王長文字徳雋。元康初,試守江源令,縣收得盜馬賊及發塚賊。長文引前誘慰,時遇臘、晦,皆遣歸家獄,先有繫囚,亦遣之,謂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長文過也。蜡節慶祚歸就汝,上下善相歡樂過節来還,當為汝思他理」。羣吏惶懅爭請,不許。尋有赦令,無不感恩所宥,人誓不為惡,曰:「不敢負王君也」。 《陳留志》曰:范喬,字伯孫,邑人。臘日多盜,斫其樹,人有告,喬佯弗聞。邑人愧而歸之,喬曰:「卿臘日取此,欲與父母相歡娛耳」。《梁書》曰:「何鳳為建安太守,物不敢忤。伏臘每放囚還家,依期而返。 増唐景龍文館記曰:景龍三年臘日,帝於苑中召羣臣賜臘,晚自北門入,於內殿賜食,加口脂臘脂,盛以碧鏤牙筒。 《唐㑹要》曰:貞元九年十一月,上曰:「比來京兆府毎年及臘日,府縣捕養狐兔,以充進獻,自今以後宜停」。 《唐書》曰:「蕭炅、李林甫所引,不知書,嘗與嚴挺之言,稱蒸嘗伏臘,乃為伏獵。挺之白張九齡曰:省中有伏獵侍郎乎?」出炅為岐州刺史,林甫恨之。 《唐㑹要》曰:貞元十一年十二月臘日,畋於苑中,止多殺,行三驅禮,軍士無不知感。
38
蜡臘三
39
原嘉平 眀祀上詳蜡臘,一蜡周處。《風土記》曰:進清醇以告 ,竭恭敬於明祀。 魏丑,漢戌《晉宋舊事》曰:魏帝遜位,祖以酉日,臘以丑日。魏《名臣奏》曰:大司農董遇議曰:土行之君,故宜以未祖以丑臘為得盛終之節,不可以戌祖、辰臘也。 下詳蜡臘一。 祠彘 磔雞《漢書》曰:「髙祖十年春,有司奏,令縣道常以春二月及臘祠社稷,以羊彘 」。王肅《儀禮》曰:「季冬大儺旁磔,雞出土牛以送寒氣,即今之臘,除逐疫磔雞葦,絞桃梗之屬」。。 魏辰 晉丑,魏臺訪議》曰:詔問:「何以用未祖丑臘?臣崇對曰:「按《月令》,孟冬十月臘,先祖五祀,謂薦田獵所得禽獸,謂之臘。《左傳曰:虞不臘矣。惟見此二者,而皆不書日。聞先師說曰:王者各以其行之盛祖,以其終臘。水始生於申,盛於子,終於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臘。火始生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故火行之君以午祖戌。臘木始生於亥,盛於夘,終於末,故木行之君以夘祖未臘。金始生於巳,盛於酉,終於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丑,臘。土始生於未,盛於戌,終於辰,故土行之君以戍祖辰臘。今魏據土徳,宜以戌祖辰臘丑」。晉起居注》曰:安帝隆安四年十二月辛 臘祀作樂。 勞農 縱吏:司馬彪《續漢志》曰:季冬之月,星迴嵗終,隂陽已交勞,農夫享臘以送,故 下詳蜡臘一。 薦禽祭獸上詳魏辰注,下詳蜡臘一 晨炊 冬釀,上詳蜡臘,二曰崔寔四民《月令》: 十月上辛,命典饋清麴,釀冬酒,以供臘祀也。 祈五祀 祭百神《禮記》曰:「天子乃祈年於天宗,大割牲,祠於公社及門間,臘先、祖、五祀。 許氏《說文》曰:「臘冬至後壬戌,臘祭百神」。。 祈天宗,報先嗇。《月令》:「天子祈年於天宗,謂日、月、星、辰也。種《禮記》曰:「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 以報嗇也。注云:「先嗇,若神農者,司嗇后稷是也」。。 尊野服 息田夫。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興。功息,田夫也。注:諸侯於蜡,遣使帶草笠,貢禽獸。 天子祈榖,有司祭禽」。季冬天子乃蜡百神於南郊,為來年祈榖。注:神農后稷、句芒、田畯、岳鎮、海瀆、丘陵、墳、隰、鱗、介、羽、毛之𩔖。獵,命有司修祭禽之禮。《注》謂:先蜡日, 禽獸以供蜡祭。 増浴佛。 報神:南方専用臘月八日浴佛,宋朝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作浴佛㑹,并送七寳五味粥,謂之臘八粥。下詳蜡臘一。 賜脂。 竊食:酉陽雜爼,臘日賜北門學士口脂臘脂,盛以碧,鏤牙筩 ,下詳蜡臘二。
40
蜡臘四
41
原謹財,八蜡,以記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以謹民財。順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注其方榖,不熟,則不通於蜡,使人謹於財用。賜藥。神仙傳:尹軌,字公度,晉太康元年臘日,過洛陽城西一家求宿,主人以明,且是臘,意不容。又以曽聞公度名,因為設酒。至旦,乃賜主人神藥一丸而去。 疈辜《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注:「㽬而磔之,謂磔攘及蜡祭」。䄍辭《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無作,草木歸澤」。注:此䄍辭也。 迎貓 迎虎:古之祭者,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䑕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蜡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 大儺逐疫,《續漢書》云:臘月,大儺逐疫。畫虎衛凶,《風俗通》云:桃梗,葦茭畫虎。謹案:黄帝書:上古之時,有神荼鬱壘,兄弟簡閲百鬼,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者,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 要命內外盛翁子蔵《鉤賦序》云:「今以臘之後,因祭祀餘胙,要命內外,以行蔵鉤為戲」。。 延嘯周契,嵇含娛《蜡賦》曰:大蜡之夕,延嘯周契。 仲尼與蜡賔,《禮記》:昔者仲尼與於蜡賔事畢,出逰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嘆,蓋歎魯也。《注》云:歎其祭不備也。張亮議蜡臘,晉博士張亮議曰:案《周禮》:蜡為合,聚百物而索饗之。臘者,祭之祖廟,臘則服𤣥,蜡則服黃。蜡臘不同,總之,非也。 嚴母適見報囚,《漢書》:嚴延年為河南太守,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雒陽,適見報囚,母大驚,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因數責延年,幸得備郡守,専治千里,顧乘刑罰,多刑殺人,欲以立威,豈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頓首謝,因自為母御歸府舎。江偉廓焉獨處,見江偉荅賀蜡詩》。 息其老物,吾則從周。 闕以禮文,子将歎魯。 増膢臘《韻府》:獵,取禽獸以祭之名 八蜡詳蜡臘一椒口詳蜡臘一 新故交接,《風俗通》曰: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痩羊博士,詳,蜡臘二。
42
蜡臘,五
43
原詩晉裴秀大蜡詩曰:「日躔星紀,大呂司辰。元象改次,庶衆更新。嵗事告成,八蜡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豐禋孝祀,介兹萬祜。報勤伊何,農功是歸。穆穆我后,務兹烝黎。宣力菑畝,沾體暴肌。飲饗清祀,四方來綏。充牣郊甸,鱗集京師。交錯貿遷,紛葩相追。摻袂成幕,連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貨如山。率土同歡,和氣來臻。祥風協順,降祉自天。方隅清謐,嘉祚日延。與民優㳺,享夀萬年。 晉江偉答賀蜡詩曰:「正元二年冬,臘家君在陳郡,余別在國舎,不得集㑹,弟廣平作詩以貽余,余因答之曰:蜡節之㑹,廓焉獨處,晨風朝興,思我慈父,我心懐戀,運首延佇」。 宋張望《蜡除詩》曰:元靈告稔謝,青龍駕拂軫。鮮氷迎流結,凝霤垂簷霣。人欣八蜡暢,詎知嵗華盡」。 北齊魏收蜡節詩》曰:「迎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増唐杜甫臘日詩曰:「臘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栁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宋范成大《謝賜臘藥感遇》詩曰:「鴻寳刀圭下九闗,十年長奉璽書看,扶持蒲栁身猶健,收拾桑榆嵗又寒,天地恩深雙鬢雪,山川途逺一心丹,疲甿疾苦今何似,拜手歸來愧伐檀原。序晉嵇含《娛蜡賦序》曰:元象運而寒暑交,節㑹至而萬物遷,天地之化固以不停,況於人道之不變乎?是以百年憂喜相参,能達要終之數,悟生生之宜者百世不遇其人,大蜡之夕,雖天下同有,㩦金蘭以齊馨,利貴得意以遣榮勢,孰我尚哉?
44
小嵗一。
45
原徐爰儀:徐爰家儀曰:蜡本施祭,故不賀,其明為小嵗,賀稱初嵗,福始慶無不宜正旦,賀稱「元正首慶,百福惟新」,小嵗之賀,既非大慶,禮止門內」。張亮議:晉博士張亮議曰:俗謂臘之明日為初嵗,秦、漢以来有賀此者,古之遺語也。 卒嵗㑹曰:初嵗,史記天官書云:凡候嵗美惡諥,候嵗始嵗始,或冬至,日産氣始萌,臘。明日,人衆卒,嵗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嵗。臘眀日為小嵗。崔寔四民月令云:臘明日更新,謂之小嵗進酒尊長脩賀君師。
46
小嵗,二。
47
原詩晉張華冬初嵗小㑹詩曰:「日月不留,四氣迴,週節慶代序,萬國同休。庶尹羣后,奉夀升朝。我有嘉醴,式宴百寮」。
48
嵗除一。
49
増詩曰:嵗聿云暮。 原《論語》曰:「鄉人儺,孔子朝服而立於阼階」。 増《漢書》曰:大儺,侲子。侲,音振,逐疫之人也。 原張衡《東京賦》曰:卒嵗大儺。 《呂氏春秋季冬紀注》曰:前嵗一日擊鼔,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曰儺。 《荊楚嵗時記》曰:嵗前又為藏鉤之戲。辛氏《三秦記》云:昭帝鉤弋夫人手拳而國色,今人學蔵鉤,亦法。此「鉤」亦作「彄」。 《増風土記》曰:蜀之風俗,晚歳相與餽問,謂之餽嵗,酒食相邀,謂之「别嵗」,至除夕,達且不眠,謂之「守嵗」。《秦中嵗時記》云:嵗除日儺,皆作鬼神狀、二老人儺翁儺母。 《風土記》云:「除夜祭先竣事,長㓜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嵗」。
50
嵗除二。
51
増紀聞云:唐貞觀初,天下乂安,時屬除夜,太宗盛飾宮掖,明設燈燭,盛奏樂歌,乃延蕭后觀之,后曰:「隋主淫侈」。毎除夜,殿前諸院設火山數十爇,沈香木根,毎一山焚沈香數車,火光暗則以甲煎沃之,燄起數丈,香聞數十里。 《竇懐貞本傳》曰:嵗除中宗宴近臣,謂懐貞曰:「聞卿䘮妻,今欲繼室,可乎?」懐貞唯唯,俄而禁中寳扇障衛,有衣翟衣出者,乃韋后乳嫗,所謂莒國夫人者,故蠻婢也,懐貞納之,不辭,世謂媪壻為「阿㸙」,懐貞毎奏事,自署皇后阿㸙,而或謂「國㸙,軒然不慚。
52
嵗除三。
53
原宿嵗。 迎年:《荆楚記》曰:嵗暮,家家具肴蓛,詣宿嵗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 去故納新」。《荆楚記》曰:留宿嵗飯至新年,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増爆竹。 頌花,西方山中有人長丈餘,人見之即病寒熱,名曰山●,毎以竹著火中,熚烞,有聲,則山●驚走。《遁異聞録》云:李畋鄰人仲叟家,為山魈所祟,叟求報謝,而妖彌盛。畋謂曰:「公於夜中,若除夕,爆竹數十竿」。叟然其言爆竹至曉寂然,妖遂止盤。杜甫詩曰:「守嵗阿戎家,椒 已頌花」。 驅儺 嫁婢上詳嵗除一 下詳嵗除二 嵗盡。 斗回:唐史:育開元中上書自薦能詩,謂子建七歩臣:五歩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詩,應口而賦云:「今嵗今宵盡,明年明日來,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回,氣色空中改,容顔暗裹催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上稱賞,久之,授為左監門将軍。 司馬光除夕詩物華全為斗杓回。 鼔琴、埋硯,《九國志》云:吳越王錢鏐嘗於除夜毎命諸子及諸孫鼔胡琴一,再行,遽止之,日人将以我為長夜之飲也。埋,洛陽人家,除夜,以銅刀刻門 小兒硯、㸃水盆燈。 賣癡獃。 照虚耗。吳俗分嵗罷,小兒繞街呼呌云:「賣汝癡賣汝!」獃世傳吳人多獃,故兒輩諱之,欲賣其餘。 夢華録云:都人至年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合家,替代紙錢,貼竈馬於竈上,以酒糟塗抹竈門,日醉,司命夜於竈裏㸃燈,謂之照虚耗也。 設火山。 打灰堆上詳嵗除二鳴,吳中風俗,除夜将曉雞,且 ,婢獲持杖擊糞壤,致詞以致利市,謂之打灰堆。 相暖熱 補精神吳中風俗爆竹之夕,人家各於門首燃薪滿盆,無貧富皆爾,謂之「相煖熱脯」,金門嵗節云:唐賈島常以嵗除取一年所得詩,以酒 祭之,曰「勞我精神」,以是補之。 赴壑蛇。 《臥籠兔《東坡守嵗詩》,「欲知垂盡嵗,有如赴壑蛇 」。又云「發籠雙兔臥」。
54
嵗除四。
55
原送寒《月令》云:「大儺旁磔,以送寒氣」。。卒歳。 日月窮禮記曰: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将㡬終,嵗且更始。日月除。《詩》云:「日月其除」。 三百六旬之盡 七十二候之窮: 増崢嶸文𨕖嵗峥嶸其將暮,言歳除多事也。注峥嶸,山峻貌。 商陸火裴度歎老殆曉不寐,爐中商陸火,凡數添也
56
嵗除五。
57
原詩「梁庾肩吾嵗盡」應令詩曰:嵗序》已云殫,春心不自安,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金薄圖神鷰,朱泥印鬼丸」,「梅花應可折,倩為雪中看」。 隋薛道衡《嵗窮應教詩》曰:「故年隨夜盡,初春逐曉生,方驗從軍樂,飲至入西京」。《唐太宗守嵗詩》曰:「莫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鉤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嵗,迎送一宵中」。 又詩曰:「嵗隂窮暮紀獻節,啓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氷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又於太原召侍臣賜宴,守嵗詩曰:「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送寒餘雪盡,迎嵗早梅新,増杜甫杜位,宅守嵗詩曰:守嵗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簮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眀朝過,飛騰暮●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駱賔王於西京守嵗詩曰:「閒居寡,言宴,獨坐卷風塵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曹松除夜詩》曰:「舊厯不足卷東風,還坐聞一宵有㡬,刻兩歳欲平分臘盡傾時斗春通綻,處雲眀朝遙,捧酒,先合祝吾君」。 又江外除夜》詩曰:「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急急催,半夜臘因風捲去,五更春被角吹來,寜無好鳥思花發,應有㳺魚待凍開,不是多岐漸平稳,誰能呼酒祝昭回」。 宋范成大《除夜地爐書事》詩曰:節物閒門裏,人情老境中。鴈聲凌急雨,燈影戰斜風。糟䤑新醅白,柴錐,軟火紅。家人歡夜話,我已困蒙茸」。
58
御定淵鑑●函卷二十
URN: ctp:ws40423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