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二十

《二十》[View] [Edit] [History]

1 顧貞觀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①,酒醒孤館燈花落。窗白一聲雞,枕函②聞馬嘶。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遙憶獨眠人,早寒驚夢頻。
2 「作者簡介」
3 顧貞觀,字華峰,江蘇無錫人。康熙五年中舉人,為國史院典籍。
4 善填詞,為清代詞壇大家,是納蘭性德的好友,詞風亦相近。重白描,不喜雕琢、用典,以情取勝,真切感人。著有《彈指詞》。
5 「注釋」
6 ①金柝:古代軍中巡夜所擊之器,即刁斗。此指夜間更聲。
7 ②枕函:即枕頭。
8 「評解」
9 此詞描寫作者深夜羈旅孤館,遙憶地下亡人的寂寞、淒涼況味。上片寫羈旅山城,思念親人,輾轉不寐的情景。夜半金柝,孤館燈花,窗外漸白,雞鳴馬嘶,寫盡徹夜無眠況味。下片寫孤館淒涼,愁夢頻驚,月色朦朧,樹影慘淡,使人愈覺傷淒。這首小令,神韻甚佳,頗有情致。
10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玉纖①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無端、添葉與青梧②,倒減卻③、黃楊一寸。天公定亦憐嬌俊④念兒女、經年愁損。早收回、溽暑換清商⑤。翻借作,蘭秋重閏⑥。
11 「注釋」
12 ①玉纖:指女子之手。
13 ②「添葉」句:梧桐秋日落葉,有「一葉知秋」之說。今遇閏六月,則使梧桐落葉延遲,故云添葉。
14 ③「倒減卻」句:據《本草綱目》載:「黃楊性難長,歲僅長一寸,遇閏則反退。」
15 ④嬌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
16 ⑤清商:天高氣爽的秋季。
17 ⑥「翻借作」句:謂閏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閏。
18 「評解」
19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會的日期。時值閏年,因而可以看作有兩個七夕,詞人便設想,這是天公出於對經年因分離而愁損的兒女的愛憐。構思既巧,詞亦雋雅。
20 金縷曲寄吳漢槎①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②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21 季子③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④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22 記不起、從前杯酒。
23 魑魅⑤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⑥。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⑦透。
24 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⑧?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
25 廿載包胥承一諾⑨,盼烏頭、馬角CD終相救。
26 置此札,君懷袖。
27 「注釋」
28 ①吳漢槎chá:是吳兆騫的字。清順治十四年,他因江南科場案件牽連,謫戍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顧貞觀與吳是好友,當時顧在納蘭性德家教書,寫此詞表示對朋友的同情與慰藉。納蘭性德見詞泣下,遂求情於其父納蘭明珠宰相,吳兆騫遂被收回。《金縷曲》共二首,選一首。
29 ②丙辰:這裏指康熙十五年。
30 ③季子: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有賢名,因封於延陵,遂號稱「延陵季子」,後來常用「季子」稱呼姓吳的人。
31 ④行路:這裏指與己無關的路人。
32 ⑤魑魅:鬼怪。
33 ⑥覆雨翻雲手:形容反復無常。
34 ⑦牛衣:這裏指粗劣的衣服。
35 ⑧毅:同「夠」。
36 ⑨廿載:自吳兆騫坐江南科場案至此,整整二十年。包胥承一諾:春秋時,伍子胥避害自楚逃吳,對申包胥說:「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後伍子胥引吳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終復楚國參看《史記》
37 CD烏頭馬角:戰國末,燕太子丹為質於秦,求歸。秦王說:「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太子丹仰天長嘆,烏頭變白,馬亦生角參看《史記》
38 「評解」
39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遠謫的深切關懷、同情和慰藉。
40 上片寫對友人的問候、同情。「季子平安否」,不是一般寒暄,而是對謫戍遠方至友的深切關懷。「冰與雪」,暗喻自己與吳兆騫,都是在清朝嚴酷的統治下輾轉反側。
41 下片勸慰好友並寫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誠之心。「置此札,君懷袖」,勸友人以此信為安慰,放寬心,解憂愁。全詞表現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在那黑暗的社會里,這種友誼,更覺難能可貴。在藝術手法上,通篇如話家常,宛轉反復,心跡如見。一字一句,真摯感人。
42 「集評」
43 譚獻《篋中詞》:使人增朋友之重,可以興矣!
44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純以性情結饌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寧告戒,無一字不從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
45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①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②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46 「作者簡介」
47 納蘭性德,字容若,滿人,太傅明珠長子。聰敏好學,21歲中進士,官至一等侍衛。
48 與當時才子顧貞觀、秦松皊、陳維崧等結為摯友。
49 他在清初詞壇上,起了聯絡海內詞客的重要作用。31歲病逝。其詞風格接近李煜,有清朝李後主之稱。所寫詞清麗婉約,格高韻遠,頗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詞有《飲水集》。
50 「注釋」
51 ①榆關:山海關。那畔:那邊,此處指關外。
52 ②聒:喧擾,嘈雜。
53 「評解」
54 此詞當寫於作者從京城北京赴關外盛京沈陽途中。描寫羈旅荒涼的塞外,思念故鄉的孤寂情懷。上片寫長途跋涉的情景。「山一程,水一程」,寫出了長途跋山涉水之苦,更襯出對家園的留戀。下片寫旅中風雪,更添鄉愁。通篇低徊宛轉,抑鬱蘊藉,而語言平易,流麗自然。
55 「集評」
56 顧貞觀《通志堂詞序》:容若天資超逸,儲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淒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淒婉而後喜悅。
57 顧貞觀《納蘭詞評》:容若詞一種淒惋處,令人不能卒讀。
58 周之琦《篋中調》一引:「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59 王國維《人間詞話》: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60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61 河傳春淺,紅怨,掩雙環①。微雨花間,晝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②,香銷輕夢還。
62 斜倚畫屏思往事,旨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63 「注釋」
64 ①雙環:門上雙環,此代指門。
65 ②闌珊:稀疏零落。
66 「評解」
67 此詞寫微雨濕花時節,閨中女子的一段難以訴說的柔情。
68 微雨花間,門掩雙環,香消夢還,彈淚無言。下片前三句嘆往事皆非,空作相思。
69 後四句言當時與所愛者相會之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全詞以形象出之,極纏綿婉約之致。
70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①如環,昔昔長如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71 無那②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③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④。
72 「注釋」
73 ①昔:同「夕」。
74 ②無那:無奈。
75 ③唱罷秋墳:用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句意。
76 ④「春叢」句:化用梁山伯、祝英臺死後化蝶的故事。
77 「評解」
78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沁園春》一詞的小序中曾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此詞即先從「天上月」寫起。「一昔如環,昔昔長如玦」,包蘊了無限的哀傷與懷念,表達了對亡妻的真摯愛戀。下片以燕子的歡悅呢喃,反襯自己的憂愁悲哀,並化用「雙棲蝶」的典故,表達了他與亡妻的愛情生死不渝。
79 這首詞把作者內心對愛妻的悲悼之情,盡情表露。不做作,無雕飾,纏綿淒切,感人至深。
80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滿砌①落花紅冷,驀地②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②紋燈影。
81 「注釋」
82 ①砌:臺階。
83 ②驀地:忽然。
84 ③簟:竹席。
85 「評解」
86 此詞寫青年男女一見鐘情的情景。初見的地點,是在圍著欄幹的金井邊,那正是落花滿階的暮春時節。他們突然相見了。從此以後,意惹情牽,再也不能忘懷。「從此簟紋燈影」留下了無限相思。簟波席紋之中,燈光燭影之下,她的身影宛然在目,縈繞心頭。全詞感情真摯,取意新穎,生動地表現了初戀時的心情,體現出納蘭詞風的特色。
87 「集評」
88 《清詞菁華》:性德小令為有清一代冠冕,奇情壯採,一往無前。
89 況周顧《蕙風詞話》:性德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
90 徐乾學《納蘭性德墓志銘》:清新雋秀,自然超逸。
91 臨江仙寒柳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①。
92 最是繁絲搖落後②,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③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93 「注釋」
94 ①關:這裡是關切、關懷之意。
95 ②最是:特別是;繁絲,指柳絲的繁茂。這兩句裏柳絲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96 ③湔裙夢斷:意思是涉水相會的夢斷了。湔裙:濺濕了衣裙。李商隱在《柳枝詞序》中說: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後將涉水濺裙來會。此詞詠柳,故用此典故。
97 「評解」
98 此詞既詠經受冰雪摧殘的寒柳,也詠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99 通篇句句寫柳,又句句寫人,物與人融為一體。委婉含蓄,意境幽遠。確是一首成功之作。
100 「集評」
101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餘最愛《臨江仙》「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言之有物,幾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詞亦以此篇為壓卷之作。
102 相見歡落花如夢淒迷,麝煙①微,又是夕歸潛下小樓西。
103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104 「注釋」
105 ①麝煙:麝香。
106 「評解」
107 此詞僅描寫閨中人教鸚鵡念詩的細節,便把思婦的心情和盤托出。她鎮日思念心上人,而又不能離開深閨,閑得無聊,只好調弄鸚鵡,教其念詩;而所念的,正是他的詩。
108 「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既是消遣,又是懷念,感情細膩婉曲,含蘊無限情韻。風格綺麗,淒婉纏綿。
109 沁園春丁巳①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長調。
110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並吹紅雨②,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111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靈飆③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④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⑤,翻驚搖落⑥,兩處鴛鴦各自涼!真無奈,把聲聲簷雨,譜出回腸⑦。
112 「注釋」
113 ①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時納蘭性德23歲。
114 ②紅雨:這裏指落花。
115 ③靈飆:神風。
116 ④碧落:天界。《度人經》注,「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雲碧落。」
117 ⑤綢繆:纏綿的情緣。
118 ⑥搖落:原指木葉凋落,這裡是亡逝之意。
119 ⑦「把聲聲簷雨」兩句:意思是讓簷前滴滴淅淅的雨聲,譜寫出我內心的痛苦。回腸:彎曲的腸子。過去多以腸子的屈曲紆回比喻愁懷縈繞。
120 「評解」
121 此詞感情真摯,哀婉纏綿,悱惻動人。詩人懷念亡妻,心情極為悲傷。他嘆息愛妻早亡,回憶過去夫妻的恩愛生活,敘述喪妻後自己的痛苦。對著妻子的遺像,似乎覺得靈風飄動,思緒悠悠,想到天上尋找,又想到「料短發,朝來定有霜」。
122 即使在人間天上,兩情如一,但眼前人亡物在,觸景傷情。
123 「真無奈,把聲聲簷雨,譜出回腸」,抒寫了詩人的無限傷淒,為全詞更添情韻。
124 「集評」
125 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表現其「自然之情」,是納蘭性德創作的立足點。
126 正因如此,盡管他有時文心周折婉曲,立意新穎精巧,但人們依然感受到他感情的真樸,依然能夠透過綺麗的衣裝,看到詩人跳動著的「赤子之心」。
127 宋琬蝶戀花旅月懷人月去疏簾才幾尺。烏鵲驚飛①,一片傷心白。萬里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②?
128 蟋蟀燈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墻角芭蕉風瑟瑟,生憎遮掩窗兒黑。
129 「作者簡介」
130 宋琬字玉叔,號荔裳,一號無今,山東萊陽人。順治四年進士及第。官戶部主事,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文集》、《二鄉亭詞》。
131 「注釋」
132 ①烏鵲驚飛:曹操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133 ②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詩:「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134 「評解」
135 此詞抒寫月夜懷人的羈旅生活,透露出作者煩亂不安的心緒。上片對景懷人,月近疏簾,烏鵲驚飛,南樓笛聲,故人萬里。下片寫旅中情景。燈下蟋蟀淒鳴,欲睡何由可得!墻角風吹芭蕉,寫憎遮黑窗兒。全詞情景交融,委婉細膩,曲折含蓄。或當有所寄托。
136 「集評」
137 譚獻《篋中詞》:憂讒。
138 佟世南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①。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閑自思。
139 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140 「作者簡介」
141 佟世南,字梅嶺,清滿州遼東人。善填詞,長於小令,修辭婉麗,意境幽美,曲折含蓄,詞風與納蘭性德相近。著有《東白堂詞》。
142 「注釋」
143 ①翠眉:即翠黛。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眉,故稱眉為「翠黛」。
144 「評解」
145 此詞描寫暮春季節,深閨思遠的心情。上片以景襯情。杏花飄落,如疏雨灑在湖邊的長堤上,散發著芳香。「高樓簾幕垂」,明寫景物,暗寫人物的思想、神態和感情。
146 下片以聯想古詩詞的意境,寫思婦的春愁。全詞含蓄蘊藉,清新婉約。
147 龔翔麟南鄉子集調名撥棹驀山溪。月上瓜州楊柳枝。金盞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綠蓋舞風輕簇水。
148 「作者簡介」
149 龔翔麟字天石,號蘅圃。浙江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貢。官監察御史。著有《紅藕莊詞》。
150 「評解」
151 此詞集合《撥掉》,《驀山溪》、《月上瓜州》、《楊柳枝》、《金盞》、《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綠蓋舞風輕》、《簇水》十個詞牌名而成。妙在作者不另加辭語,而文理順遂,且亦頗具月夜撥棹、聽歌臨風的意趣。此體在詞作中別具一格,與回文、藥名、嵌字、離合等體一樣,也是頗見巧思的文字游戲,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152 菩薩蠻題畫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①,衣波雙鷺鶿②。田田初出水,菡萏③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153 「注釋」
154 ①澌:解凍時流動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聲。
155 ②鷺鶿:水鳥。
156 ③菡萏:荷花。
157 「評解」
158 這首題畫詞寫得生動逼真。上片寫畫中美景。青青柳絲,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鷺鶿對浴。下片寫荷花與人交相輝映。
159 把物與人融為一體,為全畫增添無限情韻。全詞意境幽美,工麗新巧。
160 厲鶚眼兒媚一寸橫波①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妝殘粉薄,矜嚴消盡,只有溫柔。當時底事②匆匆去?悔不載扁舟③。分明記得,吹花④小徑,聽雨高樓。
161 「作者簡介」
162 厲鶚字太鴻,號樊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庚子中舉,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不售,遂不復出。愛山水,尤工詩餘,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秋林琴雅》四卷,《樊榭山房詞》二卷,續詞一卷,集外詞一卷。
163 「注釋」
164 ①橫波:喻目光。
165 ②底事:何故。
166 ③載扁舟:猶言同行。
167 ④吹花:猶言迎風,語出《詩。鄭風。籜兮》:「風其吹女。」與下句「聽雨」對仗。
168 「評解」
169 此詞通過往事的回憶,抒寫懷人之情。小徑迎風,高樓聽雨,此情最堪回味。但佳人已去,追想當日溫柔,徒增悵惘。「矜嚴消盡」一句,畫出了這位「佳人」並非一味溫柔,頗能傳神地點出該女子的性格。全詞工麗和婉,語俊境美。
170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①,小山三四點。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②。日日綠盤③疏粉艷,西風無處減。
171 「注釋」
172 ①冉冉:裊裊升動貌。
173 ②臨鑒:對鏡。
174 ③綠盤:喻荷葉。
175 「評解」
176 厲鶚詞以典麗見長,此詞「秋濃人淡」、「綠盤疏粉艷」兩句,尤為穎異尖新。上片是人看景,清遠空靈之極;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綺旎。全詞清雅婉麗,意境幽美。風味在清真、白石之間。
177 「集評」
178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有怨情,意味便厚,否則無病呻吟,亦可不必。
179 《藝蘅館詞選》徐紫珊云:樊榭詞生香異色,無半點煙火氣,如入空山,如聞流泉,真沐浴於白石、梅溪而出之者。
180 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簟淒燈暗眠還起,清商①幾處催發?碎竹虛廊,枯蓮淺渚,不辨聲來何葉?桐飆②又接。盡吹入潘郎③,一簪愁發。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陰蟲還更切切。玉窗挑錦倦,驚響簷鐵④。漏斷高城,鐘疏野寺,遙送涼潮嗚咽。微吟漸怯。訝籬豆花開,雨篩時節。獨自開門,滿庭都是月。
181 「注釋」
182 ①清商:原為古五音之一。此處指秋風。
183 ②飆:泛指風。
184 ③潘郎:指晉潘岳。
185 ④簷鐵:簷馬。亦謂之風鈴,風馬兒。懸於簷下,風起則錚鏦有聲。
186 「評解」
187 此詞著意描寫秋聲。上片寫入夜風聲,「幾處催發」,使人難於入睡。下片寫簷鐵驚響,野寺鐘疏,蟲聲切切,涼潮嗚咽。獨自開門,惟見滿庭月光。結句極富詩情畫意。
188 全詞從所聞到所見和所思,生動逼真而又細致入微,使人如臨其境。
189 「集評」
190 《藝蘅館詞選》陳玉幾曰:樊榭詞清真雅正,超然神解,如金石之有聲,而玉之聲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蘭之味芬芳。
191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樊榭詞拔幟於陳、朱之外,竊曲幽深,自是高境。……樊榭措詞最雅,學者循是以求深厚,則去姜、史不遠矣。
192 周稚廉相見歡小鬟衫著輕羅,發如螺①,睡起釵偏髻倒喚娘梳。
193 心上事,春前景,悶中過,打疊②閑情別緒教鸚哥。
194 「作者簡介」
195 周稚廉字冰持,江蘇婁縣今上海松江縣人。康熙時諸生。有《容居堂詞》一卷。
196 「注釋」
197 ①螺:螺髻,古代女子的發式。
198 ②打疊:收拾,安排。
199 「評解」
200 此詞著意描寫人物情態。小鬟睡起,釵偏髻倒,嬌憨之態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前。全詞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
201 「集評」
202 《清詞菁華》:稚廉於詞壇小有名而毀多譽少。《相見歡》一闋,狀雙髻憨態可掬,在有意無意間,傳神恰到好處,不可謂非妙手。
203 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憑欄漸覺春光暝①,悵望碧天帆去盡。滿隄②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
204 「作者簡介」
205 吳翌鳳字伊仲,號枚庵,江蘇吳縣人。嘉慶時之諸生,客游楚南,垂老始歸。所撰《吳梅村詩集箋注》,能正舊注之失,盛行於世。著有《與稽樓叢稿》、《曼香詞》等書。
206 「注釋」
207 ①暝:幽晦,昏暗。
208 ②隄:同「堤」。
209 「評解」
210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寫人。景與人融為一體。春寒料峭,雙燕歸遲。柳邊絲雨,花外小樓,簾影人靜。憑欄悵望,征帆去盡,只見芳草滿隄,畫橋水冷。全詞工巧和婉,清新雅麗,語言美,意境亦美。
211 「集評」
212 譚獻:《篋中詞》俊絕。
213 《清詞菁華》:翌鳳詞時出奇意,自然流麗。
214 臨江仙客睡厭聽深夜雨,瀟瀟徹夜偏聞。晨紅太早鳥喧群。霽痕才著樹,山意未離雲。
215 梅粉堆階慵①不掃,等閑過卻初春。謝橋新漲碧粼粼。茜衫②氈笠子,已有聽泉人。
216 「注釋」
217 ①慵:懶。
218 ②茜衫:紅衫。
219 「評解」
220 此詞上片寫雨後春景。夜雨初晴,群鳥聲喧。霽痕著樹,山未離雲。下片寫雨後聽泉。已過初春,落梅滿階。謝橋新漲,碧波粼粼。茜衫氈笠,聽泉有人。全詞幽雅清新,流麗自然。表現了作者超然的風度與韻致。
221 「集評」
222 《清詞菁華》:《臨守江仙》「客睡厭聽深夜雨」一闋,豐神高朗,超絕時流,其結句風格,直入北宋矣。
223 吳錫麒長相思以書寄西泠①諸友,即題其後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②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224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③飛。
225 「作者簡介」
226 吳錫麒字聖徵,號縠人,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十年中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著有《有正味齋詞》。
227 「注釋」
228 ①西泠:西泠橋,在杭州西湖。
229 ②吳江:縣名,在江蘇南部。亦為吳淞江的別稱。
230 ③翠羽:翡翠鳥。
231 「評解」
232 這是一首題贈詞。上片就楓落吳江,感物思人,點出天寒和相思。相傳雁能傳書,故寫實景而意含雙關。下片傾訴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訊息。末句當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與「楓落吳江」回映,倍增兩地相思之苦。全詞情真意切,宛轉有致。
233 臨江仙夜泊瓜洲月黑星移燈屢閃,依稀①打過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涼帖地,知雨咽蟲聲。
234 漸逼疏蓬風淅淅②,幾家茅屋都扃③。茨茹荷葉認零星。不知潮欲落,漁夢悄然生。
235 「注釋」
236 ①依稀:仿佛。
237 ②淅淅:微風聲。
238 ③扁:關閉。
239 「評解」
240 此詞首兩句點明時刻,以下寫景,呈現出一片朦朧夜色。
241 荒村人靜,遂覺茨菇荷葉,凡舟中所能辨識者莫不饒有詩趣。
242 「漁夢」語雙關,可解作靜極欲眠,亦可釋為隱遁之想。「涼帖地」之「涼」字,「咽蟲聲」之「咽」字,均可見作者體物煉字之工。
243 「集評」
244 《清詞菁華》:錫麒駢文與詩,均乏空靈高致,惟詞卻能蕭疏流利,如秋雨梧桐。
245 少年游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晚筍餘花,綠陰青子,春老夕陽前。欲尋舊夢前溪去,過了柳三眠。
246 桑徑人稀,吳蠶①才動,寒倚一梯煙。
247 「注釋」
248 ①吳蠶:吳地盛養蠶,因稱良蠶為吳蠶。
249 「評解」
250 江南三月,紅瘦綠肥,鶯啼蝶飛,春光老去。欲尋舊夢,再到前溪,柳過三眠,桑徑人稀。結句「寒倚一梯煙」,極有情致,耐人尋味。全詞風流秀逸,流麗自然。
251 菩薩蠻春波軟蕩紅樓水,多時不放鶯兒起。一樣夕陽天,留寒待禁煙①。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舊。可奈別離何,明朝楊柳多。
252 「注釋」
253 ①禁煙:寒食節。古代逢此節日,禁止煙爨。亦稱禁火。
254 「評解」
255 此詞寫春怨。上片寫景。春波軟蕩,碧水紅樓。下片寫人因別離而消瘦。情思纏綿,溫柔含蓄。全詞輕柔俊雅,別樣風流。
URN: ctp:ws62214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