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四v4

《四v4》[View] [Edit] [History]

Transcribed automatically with OCR. Please help correct any errors.
1
《札樸》

札樸第四目錄》

1
 覽古
2
  雩         洪祀
  輕脫        汁給
  梁起雙闕      秭
  料數        許所
  埤         建瓴
  均         病鉤
  繕         纕
  縛         抵
3
  盈縮        綦
  鐶         長
  娟         㩁
  撲         摘
  桔橰        空閱
  澆         厮
  滔         沈
  濫         望羊
  槁𱹖        楚
  大白小白      便程
4
  怍         刁風
  掇         苓泠零
  意         衍
  虛         隱書
  孰何        識
  尩         瓡
  窾         癡
  𨏠         錞于
  大谷        冰
  晏         跕跕
5
  準         炕
  ●         煬
  熺         暴
  烝豚炙豚      馹
  臚脹        旁唐
  𠜓         𩥄髮
  昆俞        僦
  𣝼聯        顆
  㞟         噫
  欻         𡢘
6
  袒         衣急
  綠醽        臣瓚
  劒         幨
  靈舍藏       廟寢
  琮         宥●缺字:⿱吅⿸⿺𠂇⿺𠮜口
  吳句        銑鋧
  木變石       蜜印
  古瓦文       鎗
  顏氏石杯      枅
  筆柱        生草
7
  帶鉤        笙席
  案         隱囊
  攏絝        契囊
  昭文帶       小兒汲瓶
  銅池
8



《札樸》第四目錄終

札樸第四》

1
          曲阜 桂馥 未谷𢰅

覽古》

覽古·雩》

1
王充《論衡》說《論語》風乎舞雩為行雩祭鄭注《論語》同月令大雩帝《公羊傳》大雩疏竝引《論語》舞雩冠者童子案大雩在四月卽周之六月龍見而雩是也其他為旱修雩多在秋冬無暮春雩祭之禮賈逵曰言大雩者別於山川之雩豈山川之雩不關龍見邪。
2
 《春秋》桓五年秋大雩僖十一年秋八月大雩十三年秋九月大雩成三年秋大雩七年冬大雩襄五年秋大雩八年九月大雩十六年秋大雩十七年秋九月大雩二十八年秋八月大雩昭三年秋八月大雩六年九月大雩八年秋大雩十六年秋九月大雩二十四年秋八月大雩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定元年秋九月大雩七年秋大雩九月大雩十二年秋大雩。
3
 鄭《注》〈玉藻〉云《春秋》之義周之春夏無雨未能成災至其秋秀實之時而無雨則雩馥案:襄五年《左傳》秋大雩旱也杜《注》雲夏祭所以祈甘雨若旱則又修其禮故雖秋雩非書過也。
4
 《論衡》又謂浴乎沂當為沿乎沂古人無入水浴體之事《宋書·禮志》云《周禮》女巫掌歲時被除亹浴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也亹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也《韓詩》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月令〉暮春天子始乗舟蔡邕章句乗舟禊於名川也《論語》暮春浴乎沂洎上及下古有此禮今三月上巳祓於水濱葢出此也馥案:蔡以浴沂為被禊是知所書石經不作沿也。

覽古·洪祀》

1
《晉書·孔嚴傳》隆和元年詔以天文失度欲依洪祀之制於太極殿前庭親執虔肅嚴諫曰洪祀雖出《尚書大傳》先儒所不究歴代莫之興承天接神豈可以疑殆行事乎又江逌傳逌諫曰臣尋史漢舊制〈藝文志〉劉向五行傳洪祀出於其中其文曰洪祀大祀也陽曰神陰曰靈舉國相率而行祀順四時之序無令過差今按文而言皆漫而無適不可得詳又曰:按洪祀之文惟神靈大畧而無所祭之名稱舉國行祀而無貴賤之阻有赤黍之盛而無牲醴之奠儀法所用闕畧非一馥謂此二傳當錄附《尚書大傳》後。

覽古·輕脫》

1
《三國志》多言為將輕脫案僖三十三年《左傳》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杜《注》脫易也。

覽古·汁給》

1
《集韻》歲在未曰汁給童子逢盛碑作協給《爾雅·釋天》作協洽案五帝叶光紀史晨碑作汁光紀《樂緯》叶圖徵或作汁圖徵洽給亦以聲近相借。

覽古·梁起雙闕》

1
《梁書·𠀉仲孚傳》初起雙闕以仲孚領大匠案何𦙍傳𦙍謂王果曰吾昔於齊朝欲陳兩三條事一者欲正郊丘二者欲更鑄九鼎三者欲樹雙闕世傳晉室欲立闕王承相指牛頭山云此天闕也是則未明立闕之意闕者謂之象魏縣象法於其上浹日而收之象者法也魏者當塗而高大貌也今梁德告始不宜遂因前謬卿宜詣闕陳之沈約上建闕表云萬雉之外兩觀弗興空指南峯縣法無所馥謂梁起雙闕當因諸臣表請而建議者何𦙍為之始。

覽古·秭》

1
徐岳數術記遺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三等者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也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風俗通》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溝溝生澗澗生正正生載馥案:此言京生秭秭生垓與徐氏京垓秭次第不同《說文》云十萬曰意又云:數意至萬曰秭此皆下數數意至萬曰秭者猶言萬萬曰秭也今以下數計之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兆百億也十兆曰京京千億也十京曰秭秭萬億也故曰萬億曰秭與《風俗通》京生秭次第相符徐氏所列垓在秭前未知其審。

覽古·料數》

1
《玉篇》料數也《說文》數計也〈秦策〉以上客料之趙何時亾高注料數《通鑑》舉宋濫錢之弊云市井不復料數。

覽古·許所》

1
淮南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魏子才曰關西《方言》致力於一事為所李獻吉曰西土人謂著力幹此事則呼為所馥謂所許聲相近詩伐木許許《說文》引作所所云伐木聲也。

覽古·埤》

1
《一切經音義》埤增也厚也助也案《說文》噬字云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此增義也詩北門政事一埤益我傳云埤厚也此厚義也〈節南山〉天子是毗《箋》云:毗輔也王肅作埤《廣雅》埤助也此助義也。

覽古·建瓴》

1
《漢書·高帝紀》譬猶居髙屋之上建瓴水也案戴侗云瓴牝瓦仰葢者仰瓦受覆瓦之流所謂瓦溝。

覽古·均》

1
《國語》出均立度案樂叶圖徵云聖人承天以立均宋均注均長八尺施弦以調六律也馥案:京房作準以定律準以竹均以絲。

覽古·病鉤》

1
〈趙策〉武安君曰綠病鉤身大臂短不能及也馥謂病鉤猶病弩《漢書音義》如淳曰弩病兩足不能相過鉤弩皆取象為名。

覽古·繕》

1
《廣韻》琳繕也〈釋詁〉淋善也案《三蒼》繕治也繕之言善也詩叔於田序繕甲治兵《箋》云:繕之言善也《周禮》縫人注同。

覽古·纕》

1
《玉篇》讓帶也案〈離騷〉既普余以蕙纕又為馬腹帶《國語》懷挾纓纕。

覽古·縛》

1
釋典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案《廣雅》縛束也地官羽人十搏為縛《注》云:縛羽數束名也。

覽古·抵》

1
《列子》無底之谷名曰歸墟《漢書·項籍傳》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史司馬欣應劭曰:抵相歸抵也〈食貨志〉天下大氏無慮皆鑄金錢又云:大氏皆遇告顏注氏讀曰抵歸也大氏猶言大凡也。

覽古·盈縮》

1
《國語》盈縮轉化盈當為楹通作贏《國策》縮於財用則匱《注》云:縮贏之反也班固〈幽通賦〉故遭罹而赢縮。

覽古·綦》

1
綦有四義一曰履《廣雅》綦履是也二曰履飾《漢書》揚雄傳履攙槍以為綦顏注綦履下飾也晏子景公為履黄金之綦《西京雜記》趙飛燕女弟遺七寶綦履《後漢書》劉盆子傳俠卿為制直綦履章懷注綦履文也蓋直剌其文以為飾是也三曰屨系士䘮禮夏葛屨冬白屨皆億緇絢純組綦繫於踵鄭《注》綦屨系也所以拘止屨是也四曰履迹班婕好賦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迹晉灼曰綦履迹也張景陽雜詩庭無貢公綦是也。

覽古·繯》

1
《廣韻》擐下引韋昭云繫也《漢書·揚雄傳》虹蜺為擐顏注擐系也李善注文選擐旗上繫也《方言》所以縣帶宋魏陳楚江淮之間謂之擐。

覽古·長》

1
《說文》嫣長兒姪長好兒豔好而長也妯弱長兒《論衡》上世之人侗長佼好《史記·蘇秦傳》後有長姣美人《爾雅》委委佗佗美也孫炎云佗佗長之美〈神女賦〉穠不短纖不長登徒子好色賦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洛神賦〉穠纖得中修短合度馥謂穠短不如纖長楚王所以愛細腰也。

覽古·娟》

1
娟本作娛《廣韻》娛娥眉兒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洛神賦〉修眉聯娟。

覽古·㩁》

1
《漢書·五行志》㩁其眼以為人彘《注》云:㩁謂敲擊去其精也案《史記·剌客傳》秦始皇惜高漸離善擊筑重赦之乃曜其目《索隱》云以馬矢熏令失明《集韻》曜或作曜。

覽古·撲》

1
《字林》手相搏曰撲《通俗文》爭倒曰撲《晉中興書》石勒與李陽共相打撲是也又秦漢之刑曰囊撲《說苑》陛下車裂假父囊撲兩弟《東觀漢記》鄧大后收杜根囊盛撲殺之執法者私語行事人使不加力先賢行狀杜根伏誅誅者皆絹囊盛於殿上撲地根以撲輕得蘇息又器曰撲滿滿則撲地破之《西京雜記》國人贈公孫宏撲滿一枚是也。

覽古·摘》

1
《淮南·本經訓》摘蚌蜃高注摘猶開也開以求珠也馥案:摘當為摘《說文》摘有拓義増韻拓廣開也揚雄〈甘泉賦〉拓迹開統拓亦借字當為祏字書祏張衣令大也太元天地開闢宇宙祏袒。

覽古·桔橰》

1
《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文穎說烽火云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寇則然之其字皆從木《通俗文》機汲謂之潔搗字皆從手。

覽古·空閱》

1
《莊子》空閱來風司馬云門户孔空風善從之又云:瞻彼関者虛室生白司馬云閦空也葢指室之牖宋玉風賦空穴來風。

覽古·澆》

1
王《注》《楚辭》回波為澆胡注《通鑑》水洄洑曰澆吐谷渾有澆河吕光開以為郡此郡葢置於澆河洄曲處今作兆。

覽古·厮》

1
《史記·河渠書》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漢書·溝洫志》厮作釃孟康云釃分也馥謂厮卽斯斯亦分也。

覽古·滔》

1
《廣雅》滔漫也詩天降滔德傳云滔漫也〈堯典〉浩浩滔天傳云浩浩盛大若漫天。

覽古·沈》

1
《漢書》〈刑法志〉山川沈斥《注》云:斥卽斥鹵沈卽川澤風俗通山澤篇沈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沈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述征記》有鳥當沈續記云齊人謂湖為沈。

覽古·濫》

1
《申鑒》水可使不濫不可使無流案何晏曰濫溢也《孟子》洪水橫流汜濫於天下《漢書·司馬相如傳》汎淫汜濫。

覽古·望羊》

1
《春秋元命苞》武王柔肩望羊《晏子春秋》杜扄望羊待於朝《大戴禮》武王望羊哀十四年《左傳》長而上僂望視杜注目望羊字又作洋《莊子·秋水篇》河伯始旋其面目恥洋向若而歎《釋文》云司馬崔云恥洋猶望羊仰視貌馥案正作陽《論衡》骨相篇武王望陽。
2
 《周禮》內饔豕盲眠而交睫腥杜子春云盲眠當為望視賈《疏》云〈內則〉為遙望之字信案望陽言能望視太陽如丁謂者也。

覽古·槁暴》

1
《荀子》木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馥案:槁借字當為敲〈考工記〉轂雖弊不敲鄭《注》敲談暴。

覽古·楚》

1
《六書故》楚一名荊捶人卽痛因名楚痛。

覽古·大白小白》

1
禮〈明堂位〉殷之大白巾車革路建大白以卽戎注以大白為殷旂《釋名》白斾殷旌也帛繼旐者也詩六月白斾央央傳云白斾繼旐者也馥謂白為斾之正色詩之白斾卽禮之大白建於戎車齊桓公名小白謂白斾之小者杜《注》定四年《左傳》云令賤人施其斾執以從㑹卽小白故可手執。

覽古·便程》

1
書平秩東作《史記》作便程詩秩秩大猷《說文》引作數數又越讀若詩威儀秩秩程戴越並從呈與秩聲相近。

覽古·怍》

1
《玉篇》怍慙也顏色變也分兩義《論語》其言之不怍馬融曰怍慙也此慙義也〈曲禮〉容毋怍鄭《注》怍顏色變也祭義孝子臨尸而不怍鄭《注》色不和曰怍此色變義也。

覽古·刁風》

1
今謂善訟為刁風南北通行此字循習不察案《史記》貨殖傳而民雕捍少慮《索隱》云言如雕性之捷捍也馥謂刁字省筆吏胥苟趨簡易用以代雕耳。

覽古·惙》

1
《玉篇》惙疲也《聲類》惙短氣兒也前燕錄慕容雋寢疾曰吾患惙頓恐不濟《通鑑》北齊常山王演抱王晞曰吾氣息惙然恐不復相見。

覽古·苓泠零》

1
《文選·七發》蔓草芳苓李善注苓古蓮字天官內饔羊泠毛而毳羶徐邈讀泠為朗年反《廣韻》零落賢切先零西羌也《漢書·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注零音憐。

覽古·意》

1
《玉篇》意思也憶意不定往來念也《禮記》大學《正義》云總包萬慮謂之心為情所意𫝹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注云意心無所慮也《正義》云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詩思皇多士《箋》云:思願也《正義》云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覽古·衍》

1
書有溢字曰衍文衍當為羨或省作羨《孟子》以羨補不足詩四方有羨傳云羨餘也《穆天子傳》南絕沙衍沙衍卽沙羨《水經注》江水東北至江夏沙羨縣《漢書·溝洫志》河災之羨溢中國也尢甚顏讀羨與衍同《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注》云:謂時有餘衍也〈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司馬彪云羨溢也《周禮》大祝辨九祭二曰衍祭先鄭云衍祭羨之道中典瑞璧羨以起度先鄭云羨長也長讀直亮切《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王恭曰恭作人無長物。
2
 《漢·志》江夏郡沙羨晉灼曰羨音夷《廣韻》收羨字於六脂部。

覽古·虛》

1
上虛借為虛實字因𠀉有空義也孟康注《漢書》云西方謂人女壻為𠀉壻𠀉空也。

覽古·隱書》

1
《漢書·蓺文志》隱書十八篇《注》云:劉向《別錄》云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喻馥案:〈釋言〉隱占也《注》云:隱度〈少儀〉軍旅思險隱情以虞《注》云隱意也思也虞度也常思𫝹已情之所能以度彼之將然否《後漢書》安帝紀隱視幽心《注》云:隱審盡心。

覽古·孰何》

1
《史記·衛綰傳》不譙呵綰《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馥案:孰當為敦《說文》敦誰何也。

覽古·識》

1
漢石經《論語》賢者志其大者今《論語》作識案識古作志《周禮》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僖二十四年《左傳》以志吾過鄭《注》並云志古文識識記也。

覽古·尩》

1
《說文》允偃曲脛也易大有匪其尩虞翻云足尩體行不正書〈洪範〉六曰弱傳云尩劣昭七年《左傳》孟縶之足不良弱行《注》云:跛也馥案:此皆言足疾也《一切經音義》尩與允同引《通俗文》短小曰尩崔鴻後趙錄王謨尩短無威儀《呂氏春秋》明理篇盲禿傴尩《注》云:尩短仰者也馥案此皆言短疾也〈檀弓〉天久不雨吾欲暴尩而奚若注云尩者面鄉天覬天哀而雨之僖二十一年《左傳》公欲焚巫尩《注》云:或以為尩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吕氏春秋》盡數篇苦水之所多尩與偃人《注》云:尩突胷仰面疾也馥案:此皆言仰疾也《玉篇》允僂也《古文苑》短人賦其餘尩公劣厥僂寠馥案:此皆言僂疾也《荀子·正論篇》是猶傴巫跂匡大自以為有知也《注》云:匡讀為尩廢疾之人王霸篇是故百姓賤之如诓《注》云:字書無诓字蓋當為尩病人也《抱朴子》洪稟體尩羸臧榮緒《晉書》山濤子淳元尩疾不仕馥案:此皆未言其何疾也。

覽古·瓡》

1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年表有城陽頃王子輒侯劉息徐廣曰輒一作報《漢書·五行志》瓡山石轉立晉灼曰漢注作報山馥案:報當為瓡取其聲也《集韻》瓡質入切音執。

覽古·窾》

1
《廣韻》窾空也案《子華子》論醫云空竅之塞也《莊子》道大窾《漢書》楊王孫傳窾木為匱服䖍曰:窾音款窾空也通作款釋器鼎款足者謂之鬲謂足中空也《莊子》款啟寡聞之夫《注》云:款空也《漢書》司馬遷傳實不中其聲者謂之款服虔曰:款空也太史公自敘作款黙字見於諸書《音義》甚明《玉篇》失載。

覽古·癡》

1
語林王藍田少有廢稱王丞相辟之旣見云王掾不廢何以云癡案户令癡瘂侏儒腰折一肢廢如此之類皆為癈疾馥謂癡為廢疾之一人謂藍田癡故有廢稱。

覽古·𨏠》

1
《方言》車輕齊謂之櫳《注》云:車軸頭也馥案:《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巳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以轊折車敗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馥謂桃籠字異義同。

覽古·錞于》

1
《宋書》言錞于之制上有銅馬馥謂非馬蓋駮獸也駮似馬故作馬形凡鐘上皆飾猛獸《容齋續筆》言所見錞于有虎鈕是也。

覽古·大谷》

1
閒居賦張公大谷之梨李善云大谷未詳案王廙洛都賦梨則大谷冬熟張公秋黄華延洛陽記城南五十里有大谷舊名通谷陳思王贈白馬王詩大谷何寥廓。

覽古·冰》

1
《集韻》冰逋孕切案李義山詩碧玉冰寒漿又琉璃冰酒缸又簟冰將飄枕《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皆讀去聲。

覽古·晏》

1
《急就篇》屏廁清園糞土壤顏注屏僻晏之名也馥謂晏當為偃《莊子》庚桑篇適其偃《注》云:偃屏廁也屏廁則以偃婆是也屏當為屏。

覽古·跕跕》

1
或問《後漢書·馬援傳》飛鳶贴跕墮水中跕跕作何義訓富曰依字當作阽《漢書音義》如淳曰阽近邊欲墮之意瓚曰阽危欲墜之意也。
2
 阽音鹽董衡《唐書》釋音誤作都念切。

覽古·準》

1
木工一目衰視謂之準《淮南·齊俗訓》眇者使之準高注目不正因令晞又〈氾論訓〉夫繩之為度也可卷而伸也引而伸之可直而晞《西京雜記》鄒陽几賦眇者督直聾者磨礱班固荅賓戲離婁眇目於豪分太白陰經說水平槽云三池浮木齊起眇目視之齒齊平則為天下準式。

覽古·炕》

1
《漢書·揚雄傳》炕其氣顏注炕絕也馥案:〈王莽傳〉皆炕龍絶氣。

覽古·黴》

1
《玉篇》黴面垢也淮南修務訓舜黴黑劉向〈九歎〉顏黴黧以沮敗兮。

覽古·煬》

1
煬有二義郭《注》《方言》云今江東呼火熾猛為煬文選賦颺槱燎之炎煬此一義也《列子·黄帝篇》煬者避竈司馬云對火曰煬淮南云富人衣纂錦貧人煬竈口此又一義也。

覽古·熺》

1
《淮南·時則訓》湛熺必潔高注憘烝炊也馥案:憘借字當為饎〈特牲饋食禮〉主婦視饎爨於西堂下鄭《注》炊黍稷曰饎。

覽古·暴》

1
《方言》烈暴也案蔡中郎聞燒桐火烈聲知為良木火烈卽暴也《鹽鐵論》苟為無本若蒿火暴怒而無繼。

覽古·烝豚炙豚》

1
京師貴食烝豚炙豚《鹽鐵論》古者燔黍食稗而熚豚以相饗《廣雅》畢謂之缹字書缹烝也詩閦官傳云毛炰豚也鄭《注》地官封人云毛炰豚者爓去其毛而炰之。

覽古·馹》

1
〈釋言〉馹傳也舍人曰尊者之傳也馥案:襄二十一年《左傳》祈奚乘馹而見宣子昭五年傳楚子以馹至於羅泊〈晉語〉乘馹自下脫㑹秦伯於王城《晏子春秋》乘馹而自追晏子此皆尊者之傳。

覽古·臚脹》

1
《急就篇》寒氣泄注腹臚脹案《易通卦驗》人足陽明脈盛多病臚腫續《漢書·律歷志》注小暑病臚腫。

覽古·旁唐》

1
《廣韻》芒碭山名案《漢書·司馬相如傳》氓玉旁唐顏注旁唐文石也唐字本作碭馥謂旁唐卽芒碭《說文》碭文石也。

覽古·𠜓》

1
《廣雅》勞屠也《玉篇》勞與剔同案詩狄彼東南《箋》云:狄當作剔《白虎通》狄者易也《淮南子》俞兒狄身卽易耳《說文》逖古文作逷。

覽古·黰髮》

1
昭二十八年《左傳》有仍氏女驥黑而甚美光可以鑑杜注美髮為驥《正義》云驥卽鬒也詩鬒髮如雲傳云黑髮也馥案:或作鎭《廣雅》鎭黑也謝朓詩有情知望鄉誰能縝不變。

覽古·昆侖》

1
竹書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侖丘案〈禹貢〉雍州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鄭《注》崑崙謂別有崑崙之山非河所出者也馬注昆侖在臨羌西《漢·志》金城臨羌縣西有弱水昆侖山祠逸《周書·王㑹解》正西有昆侖等九國是也。
2
 《晉書》張駿傳酒泉大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卽崑崙之體也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卽謂此山宜立西王母祠。

覽古·僦》

1
《通俗文》雇載曰僦《漢書》鄭當時傳當時為大司農任人賓客僦謂受雇賃而載運也。

覽古·𣝼聯》

1
《楚詞》九歌擗㒹橋兮既張《說文》橋屋𣝼聯也文選西京賦鏤檻文麗李善引《聲類》麗屋連綿也馥謂連綿卽憍聯《廣韻》棉屋聯棉是也《淮南·本經訓》縣聯房植高注縣聯聯受雀頭箸桷者《釋名》梠或謂之根根綿也綿連榱頭使齊平也上入曰爵頭形似爵頭也《通鑑》陳起三閣縣楣闌檻皆以沈檀為之胡注縣楣橫木施於前後兩楹之閒下不裝構今人謂之挂楣馥謂縣楣卽縣聯也。

覽古·顆》

1
《顏氏家訓》北土通呼物一因改為一顆馥案:《漢書》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冢而託葬焉顏注顆謂土。

覽古·㞟》

1
《廣雅》㞟重也。案《玉篇》㞟屒也屒重脣也。

覽古·噫》

1
士虞禮聲三啓户《注》云:聲者噫歆也將啓户警覺神也馥案:噫卽欬也噫欬聲相近〈曲禮〉車上不廣欬疏云欬聲欬也聲當為謦《列子》〈黃帝篇〉宋康王謦欬《莊子》徐無鬼篇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

覽古·欻》

1
王褒九懷霾土忽兮塵壓〈西京賦〉欻從背天薛綜注欻之言忽也馥案:俗或作歘《史記索隱》引孔臧與孔安國書舊書潛於壁室歘而復出《風俗通義》臧仲英家人作食設案歘有不清塵土投污之《蜀志》卻正傳故從橫者歘披其胷狙詐者暫吐其舌也《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歘入省此意何為夏侯湛獵兔賦或紛歘以驚驚《異苑》苻堅剖周嬈棺臨視嬈屍歘回眸又云:句吳平川門前生青桐平惡而斫殺後死桐歘自還立於故根上《魏書》獻明賀皇后夢日出室內寤而見光自牖屬天歘然有感賈岱宗大狗賦聞林獸之羣爭歘斷鏁而齔石顏魯公多寶塔銘下歘崛以踴地又須彌之客歘入芥子集異記明皇射一鶴將及地歘然矯翰西南而逝。

覽古·𡢘》

1
太元𡢘其膏案𡢘當為繩《玉篇》以繩為古孕字《淮南·精神訓》一月而膏《文子·九守篇》精氣為人人受天地變化而生一月而膏。

覽古·袒》

1
《玉篇》褐馬背袒衣也馥謂袒衣者馬背覆衣無袖如人之袒也《孟子》許子衣褐趙《注》褐以毛織之若今馬衣也高誘《注》淮南云褐毛布如今之馬衣定八年《左傳》主人林衝或濡馬褐以救之杜《注》馬褐馬衣。
2
 袒裼當作但裼《說文》但裼也袒衣縫解也今以袒代但以綻代袒內則衣裳綻裂《注》云:綻猶解也。

覽古·衣急》

1
《廣韻》褊衣急案詩維是褊心傳云褊急也《說文》急褊也。

覽古·綠醽》

1
〈吳都賦〉飛輕軒而酌綠臨當作淥酃《西京雜記》鄒陽酒賦其品類則沙洛淥酃文選笙賦傾縹瓷以酌酃李善引《吳錄》地瑤志湘東酃水以為酒有名張載郡酒賦匪徒用法之窮理信泉壤之所鍾《齊民要術》有作酃酒法《水經注》耒水云酃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歲常貢之《荊州記》長沙郡酃縣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為酒酒極甘美又云: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間烏程鄉有酒官取水為酒酒極甘美與湘東酃湖酒年常獻之世稱鄠祿郭仲產湘州記衡陽縣東南有酃湖土人取此水以釀酒其味醇美所謂鄠酒晉平吳始薦鄠酒於太廟是也《宋書》𢈔炳之傳在《尚書》中令奴酤酃酒利其百十夏仲御別傳爰有天水玄酎長安清醇雜以東酃碧素苾芬《北史》長孫嵩傳劉裕遺以酃酒《通鑑》陸納破丁道貴於祿口《注》云:衡陽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謂之酃淥祿口卽酃湖口也。

覽古·臣瓚》

1
《漢書注》有臣瓚《水經注》稱薛瓚案後秦記姚襄遣參軍薛瓚使桓溫卽其人也。
2
 信案陳霆兩山墨談曰案《晉中興書》監和嶠嘗領命校正《穆天子傳》五卷瓚乃其校書官屬郞中傳瓒也後人取其說以釋《漢書》故有臣瓚注語此於臣字雖著實而《穆天子傳》文無與《漢書》可通薛瓚之說為優。

覽古·劒》

1
劍者人所帶兵也其末謂之鉾又謂之錢其刃謂之臘亦謂之刪中央隆起謂之脊通謂之身亦謂之莖所以受莖謂之夾所以飾夾謂之猴以韋謂之譯鞭其鼻謂之鐔亦謂之珥鼻玉謂之璜首飾謂之鐺其拾謂之削亦謂之鞞亦謂之檀亦謂之室又謂之廓所以韜橫謂之衣衣謂之袜又謂之袂補其帶謂之繁。
2
鐔有兩義《廣韻》屬侵部者訓劍鼻屬覃部者訓劒口《說文》鐔劍鼻也《廣雅》劍珥謂之鐔《釋名》劍其旁鼻曰鐔鐔尋也帶所貫尋也王逸《注》《楚辭》玉理謂劍鐔也司馬彪注《莊子》鐔劒珥也鮑注《國策》鐔珥鼻也此皆主劍鼻言之《三蒼》鐔劍口也《集韻》劍口謂之鐔顏注《急就篇》鐔劍刃之本入把者也又注《漢書》韓延壽傳鐔劍喉也鄭司農注〈考工記〉莖謂劒夾人所握鐔以上也此皆主劍口言之。

覽古·憺》

1
《小爾雅》襜瑜謂之童容案襜亦作憺《淮南子》渠憺以守高注渠甲名憺幰所以禦矢。

覽古·靈舍藏》

1
拾遺錄太上皇以寶劍賜高祖藏於瑤庫有白氣從户中出如龍蛇吕氏更瑤庫名曰靈舍藏惠帝卽位以此貯禁兵名靈舍府馥案:三輔黄圖武庫蕭何造以藏兵器吕后改庫曰靈金藏然則靈舍者靈金之誤。

覽古·廟寢》

1
釋宫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寢戴侗曰宫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聽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巧言之《詩》曰:奕奕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死則異為宫而祭之有廟而無寢謂之祖廟禰廟通謂之宗廟。

覽古·琮》

1
《三禮圖》所畫琮八出陳祥道《禮書》云體方而四角漢碑所圖則五角或十角。

覽古·宥器》

1
《家語》魯桓公之廟有宥坐之器虛則敲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馥案:《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命曰侑巵《周禮》春官膳夫以樂侑食大司樂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是侑與宥通侑巵卽宥坐之器。

覽古·吳句》

1
刀有號吳句者案娛鉤魚名禹四海異物大都魚刀鄭注魚刀魚兵如刀者也。

覽古·銑鋧》

1
《陳書》蕭摩訶傳遙擲銑鋧正中其額案《集韻》銑鋧小鑿也《說文》銑小鑿。

覽古·木變石》

1
青州都統慶公見惠黑龍江木變石刀子為言古木沈水年久化為石故俗呼木變石舉示坐客無能稱其物也案《周書》王㑹夷用闗木孔晁注夷東北夷也木生水中黑色而光其堅若鐵馥謂木變石卽闗木但孔謂生水中與都統目驗者異《集韻》闗木名此據王㑹為說閻百詩《尚書古文疏證》云寧古塔與肅慎相近水中木變為石卽石砮也榆變者上松變者次之說與都統合。
2
 蘇長公集有順濟王廟新獲石砮記云得古箭鏃槊鋒而劍脊其廉可劌而其質則石也異哉此孔子所謂楛矢石砮肅慎氏之物也何為而至此哉。
3
 《晉書》肅慎氏傳其國東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鐵將取之必先祈神周武王時獻其楛矢石砮馥案:此言石砮出於山中又異矣《唐書》盤盤國在南海石為矢鏃今緬江亦有木變石與黑龍江所出同。
4
 《魏志》景元三年肅慎貢弓長三尺五寸楛矢長一尺八寸所稱魏尺邪周尺邪晉時肅慎每貢其矢亦言一尺八寸若仍是周尺荀朂何不據以定樂豈肅慎之尺亦隨時變與魏晉等耶。

覽古·蜜印》

1
古官印有歿後隨葬者《吳志》孫琳傳發孫峻棺取其印綬是也有微上者《晉書·陶侃傳》遣左長史奉送太尉章荊江州刺史印是也若追贈之爵則用蜜印示不復用魏王基碑贈以東武侯蜜印綬《晉書》山濤傳策贈司徒蜜印紫綬唐音癸籛贈官刻蠟為印謂之蜜印《西京雜記》南越王獻高帝蜜燭二百枚卽今之蠟燭。

覽古·古瓦文》

1
秦漢瓦頭文有蘭沱官當宗正官當案《史記》司馬相如傳華榱璧璫司馬彪曰以璧為瓦之當也〈西都賦〉裁金璧以飾璫又李尢平樂館銘棼梁照曜朱華飾當《廣雅》棺當謂之麻又云:肝棺頭然則瓦當謂瓦頭也瓦文曰狼干萬延卽琅玕也《漢書》王子侯表皋琅侯遷〈地理志〉西河郡作皋狼瓦文曰衛屯張平子〈西京賦〉衛尉八屯警夜巡晝五臣注屯營也長水中壘屯騎武賁越騎步兵射聲胡騎言此八屯皆衛尉掌之晝夜巡警瓦文曰樂當大萬或以萬字下半反書例應左行讀作大萬樂當定為大于樂署瓦馥又見一錢范背有文曰富人大萬萬字亦反書《漢書·劉向傳》功費大萬百餘乃知大萬漢人習語樂讀為長樂未央之樂故又有單文樂字瓦也。
2
 漢器萬字多反書漢印有平字者亦然漢碑年命字多垂長。

覽古·鎗》

1
《說文》總鎗總也《集韻》鐺釜屬通作鎗《南齊書》蕭穎胄傳上慕儉欲壞𨮾太官元日上壽銀酒鎗馥案:鎗卽鎗總今之鐺也竟陵王子良遺何點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鎗以通意。
2
 古人有元日上壽酒具《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注》云:雅酒問。

覽古·顏氏石杯》

1
吾邑顏氏有石杯其家相傳石出外國可鍊成金案顏說乃鍮石鍮石似金可鍊出波斯國鍮石可引水銀惜未試之。
2
 《談藪》周捨謂沙門法雲曰孔子不飲盜泉之水法師何以捉鍮石香鑪蓋鍮音如偷。

覽古·枅》

1
《廣韻》析承衡木也案《南齊書》王敬則傳從市過見屠肉析歎曰:吳興昔無此析是我少時在此所作也馥以為屠家稱肉用析以承衡。

覽古·筆柱》

1
傳元謂漢末人筆豐狐之柱秋兔之翰崔豹《古今注》古以枯木為管薦毛為柱羊毛為被王羲之筆經探豪竟以麻紙裹柱根次取上豪薄薄布令柱不見然後安之馥案:筆柱卽筆心也筆墨法云作筆當以纖梳梳兔豪毛及羊脊毛羊脊為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

覽古·生草》

1
《莊子》〈讓王篇〉環堵之室茨以生草《新序·節士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蒿案生謂鮮草未乾卽牽蘿補屋之意。

覽古·腰扇》

1
《通鑑》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曰胡注腰扇佩之於腰今謂之摺疊扇馥案:腰扇如腰鼓謂中腰瘦減異於團扇韋昭說屏攝云攝形如嬰扇高注淮南汜論訓云嬰狀如今要扇。

覽古·笙簧》

1
先鄭《注》春官笙師云笙十三簧《說文》《廣雅》《三禮圖》並同惟高誘《注》《呂氏春秋》五月紀云笙十七簧案郭《注》《爾雅》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宋書·樂志》宮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然則高所云十七在十九十三之閒笙正月之音陽聲也故三七九皆奇數。

覽古·帶鉤》

1
余見古銅帶鉤數十枚皆作螳螂形卽革帶所施《隋書》〈禮儀志〉革帶案禮博二寸今博三寸半加金縷鲽螳螂鉤以相拘。

覽古·笙席》

1
《梁書》顧憲之傳連歲疾疫死者大半棺木尢貴悉裹以笙席棄之路旁案左太沖〈吳都賦〉桃笙象簟劉淵林注云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

覽古·案》

1
《玉篇》案几屬也食器也馥按四愁詩何以報之青玉案李善曰玉案君所憑倚東宮舊事太子納妃初拜有漆金渡足奏案一枚江表傳孫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復有言迎曹者與此案同《東觀漢記》更始韓夫人侍飲見常侍奏事怒起抵破書案《廣韻》曹公作欹案臥視書又上雜物疏有純銀鏤帶漆畫書案一枚《南史》江乘之為臨海太守作書案一枚梁簡文帝書案銘性廣和平文彫非曲廁質錦帳承芳綺耨被召通今按好治俗刻香鏤采纖銀卷足馥謂此皆言几屬也《方言》案陳楚宋魏之間謂之槁自關東西謂之案《急就篇》惰杆槃案桮閜盌顏注無足曰槃有足曰案所以陳舉食也〈考工記〉玉人之事案十有二寸棗栗十有二列《注》云:棗栗實於器乃加於案《楚漢春秋》淮陰侯曰臣去項歸漢漢王賜臣玉案之食《史記》高祖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漢書萬石君對案不食貢禹傳見賜杯案畫文金銀飾非所以食臣下也《東觀漢記》尹敏與班彪相談常對案不食又云:蔡彤在遼東賜錢百萬下至杯案食物大小重沓《鹽鐵論》今民間酒食殽旅重疊燔炙滿案又云:常民文杯畫案又云:垂拱持案食者不知蹠耒躬耕者之勤也《燕丹子》太子常與荊軻等案而食《烈士傳》魏公子無忌方食有鳩入其案下《古文苑》僮約滌杯整案《注》云:案以設飲食之具孟光舉案齊眉《吳志》步骘傳征羌作食身享大案殽膳重沓以小盤飯與騭惟菜茹而已曹瞞傳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湾也幘神仙傳吳興人沈義為仙人所迎上見老君玉女以金案玉杯藥賜義夢書夢見杯案賓客到也馥謂此皆言食器也。

覽古·隱囊》

1
今牀榻閒方枕俗呼靠枕卽隱囊也《通鑑》陳後主倚隱囊置張貴妃於席上《注》云:隱囊者為囊實以細輭置諸坐側坐倦則側身曲肱以隱之馥案:隱讀如《孟子》隱几之隱昔人用於車中《說文》秋車然也《急就篇》韁鞅鞋鞲鞍鑣錫顏注鞅韋囊在車中人所凭伏也今謂之隱囊。

覽古·櫳絝》

1
今於足衣外復著短绔謂之壠綺馥謂攝當為欎《說文》蟒羽獵韋湾雲南人用韋為之。

覽古·契囊》

1
《漢書·趙充國傳》張子孺持囊簪筆事孝武帝張晏云囊契囊也近臣負囊簪筆從備顧問《隋書·禮儀志》云中世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笏者白筆綴其頭以紫囊裹之其餘公卿但執手版荷紫者以紫生為被囊綴之服外加於左肩周遷云昔周公負成〈王制〉此衣至今以為朝服蕭驕子云名契囊。
2
 《說文》回佩也卽笏字。
3
 徐廣車服雜注古者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書之常簪筆。
4
 《晉書》輿服志古者貴賤皆執笏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間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手板卽古笏矣手板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5
 《南齊書》輿服志其肩上紫袷囊名曰契囊世呼為紫荷。
6
 《梁書》周捨問劉杳尚書官著紫荷囊相傳云挈囊竟何所出杳答曰:張安世《傳》曰:持橐簪筆事孝武皇帝數十年韋昭張晏注並云橐囊也近臣簪筆以待顧問。

覽古·昭文帶》

1
古玉器有昭文帶蓋佩劍之器本名彘《說文》現劍鼻玉也《漢書·王莽傳》孔休候莽莽進其玉具寶劍曰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欲獻其珠耳卽解其珠顏注璨字本作現後轉寫者調也馥審其製參以今之帶刀法葢大帶與兩劍繫並母於穿中劍把昂向前故短其繫繞穿之左劍首俯向後故長其繫繞穿之右兩繫分繞使劒不移穿旣受帶亦不移矣周遷輿服雜志漢儀諸臣帶劒至殿階解劒晉世始代之以木《廣韻》禰劒古木劒也馥謂劒本武備後世以木為佩飾故有昭文之稱也。
2
 《隋書·禮儀志》案漢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刃蔡謨議云大臣優禮皆劒履上殿非侍臣解之蓋防刃也近代以木未詳所起東齊著令謂之象劍言象於劍馥案:《晉書》輿服志亦言晉始代之以木《新唐書》柳冕傳帝問象劒尺寸《通鑑》開成元年郭皎奏諸司儀仗有鋒刃者請皆輸軍器使遇立仗別給儀刀《注》云:儀刀以木為之以銀裝之具刀之儀而已馥謂儀刀猶象劒也。
3
 哀十七年《左傳》不釋劒而食《正義》云劒是害物之器不得近至尊故近君則解劒良夫與君食而不釋劒亦不敬也據此則劍履上殿周世已然。

覽古·小兒汲瓶》

1
或問俗以金銀或桃核造為汲瓶縣小兒腕間何所依据余不能荅及檢《左傳》《急就篇》始得其說昭七年傳云賂以瑤甕急就云璧碧珠璣玫瑰甕顏注玫瑰玉名甕汲瓶今人以雜寶為榼之屬帶於嬰兒頸下此古之舊事云云是卽汲瓶之所由來也其以桃核葢被除之遺**銅池
2
《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如淳曰銅池承霤也案〈檀弓〉池視重霤鄭《注》如屋之有承霤也承霤以木為之用行水今宮中有承霤云以銅為之。
3



《札樸》第四      山陰 李信 校正
4
小李山房校刊
URN: ctp:ws75107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