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卷
2
山堂肆考卷四十二   明。 彭大翼 撰臣職。
3
三公
4
厯代沿革,太師、太傅、太保,古官也。自周成王立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以貳之,始有定制。《周禮》有六卿,無三公。周公以冡宰兼太師,則三公止為兼官,而未嘗有專職。秦不師古,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三公。漢襲秦舊。至哀平間,以太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復置太師、太傅、太保,始尊師傅,位在三公上,謂之上公。後漢、魏、晉、江左俱因之。後周依《周禮》改為三公。隋氏又為三師。李唐因之。宋初無所改。政和二年,詔云:「古無三師之稱,合依三代為三公,官不必備,惟其人為真相之任。若降三公,即為宰相」。靖康末,詔依元豐故事,以僕射為宰相,三官止為階官,不復與三省之政。大元依漢、唐舊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5
經邦
6
《周書》:「兹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平國」。
7
《唐百官志》:三公佐天子,平邦國,理陰陽,無所不綂具瞻。
8
詩:「小雅》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晉荀朂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
9
叅聽。
10
《禮》:《王制》:「大司宼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叅聽之。三公以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然後制刑。
11
八命
12
春官典命,上之三公八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又《禮王制》: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注云:制者,言三公命服之制也。命數止於九,天子之三公八命著鷩冕,若加一命,則為上公與王者之後同而著袞冕,故云「一命卷」。若為三公而有加衮者,是出於特恩之賜,非例當然,故云若有加則賜也。人臣無過九命者:唐楊巨源詩:「道協陶鈞力,恩回日月光。一言歸社稷,九命備圭璋」。
13
三階
14
漢東方朔對武帝曰:「願陳泰階六符」。應劭注:「泰階,六符經。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下階為士庶人。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天下大安」。
15
法三。光。
16
《韓非子》曰:「三公,象鼎,足也。數三者,法三光也,調七政。
17
《漢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徳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18
備員
19
東漢光武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之職,備員而已。奉職。
20
東漢章帝永平六年,王雒山出寳鼎。詔曰:「《易》曰鼎象三公,豈公卿奉職得理耶?其賜三公帛」。
21
袞衣繡裳。
22
《詩》,《豳風》:「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注云:「王迎周公,當以上公之服往見之」。
23
金章紫綬。
24
《齊職儀:三師品第一,金章紫綬,進賢三梁冠,絳朝服。又《春官》: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榖璧,男執蒲璧」。按圭制,下方上員,取象天。地內有孔,謂之好好,有玉謂之肉肉。倍好為璧,好倍肉為環。
25
王者下輿。
26
東漢安帝朝,陳忠上䟽曰:「三公稱曰冡宰。王者改容而禮,在輿為下,御坐為起,入則叅對而議政事,出則監察而量是非」。
27
中書讀策
28
唐張延賞奏:「故事,冊拜三公,中書令讀策,侍中奉禮,如闕,即以宰相攝之」。
29
調訓五品。
30
東漢陳忠薦劉愷曰:三公者,上則台階,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職,協和陰陽,調訓五品。
31
師範一人。
32
齊職儀:三師者,師範一人,儀刑四海,冠冕百辟,從容論道,自非勲崇徳重,無以居之。
33
責吏事
34
漢光武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不用。注云:「太尉公掌四方兵事,司徒公掌人民、孝悌、謙讓事,司空公掌水土、營城邑、浚溝洫、修墳坊事,此所謂吏事責三公也。舉謠言。
35
東漢蔡邕上疏:「五年,制書令,三公舉謠言,是時奉公者欣然得志。又《漢官儀》,三公聽察長吏臧否,人所疾苦條奏之,是為舉謠言也。
36
飾詐
37
漢汲黯曰:「公孫●位三公,俸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上問●,●謝曰:「有之。夫以三公為布被誠飾,詐以釣名糾非。
38
東漢章帝詔「《春秋》之義,以貴禮賤。自今三公竝宜明糾非法,宣振國威。
39
大儒
40
荀子儒效篇》:「大儒,故天子三公也」。又《君道篇》:上賢使之為三公。
41
元老
42
王隱《晉書》:王祥拜太保制》曰:耆艾元老,髙行清粹,朕所毗倚,以崇道●化。
43
道問喘牛。
44
漢丙吉出,逢羣鬭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前逢人逐牛牛,喘吐舌,使騎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吏謂前後失問,吉曰:「民鬬傷,京兆尹職當禁捕,宰相不親小事,非當於道路問也。方春牛喘,此時氣節恐有所傷。三公典調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掾吏乃服,以吉為知大體。
45
門施行馬。
46
漢、魏三公門施行馬。注云:「禮,掌舎設梐枑。杜子春云,梐枑,行馬也,所以斷人出入枑者,交互其木以為遮闌也」。魏以楊彪為光祿大夫,又令門施行馬以優崇之。楊震四世。
47
漢●農,楊寳生震,震生秉,秉生賜,賜生彪,四世為三公。又袁宏至紹四世五公。
48
趙熹三葉
49
《東觀漢記》詔曰:「行太尉事趙熹,三葉在位,為國元老,其以熹為太傅。熹時年八十,繼母在堂,口不言老。
50
名冠天下。
51
漢光武即位,詔:「前宻令卓茂名冠天下,當受重賞,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徳侯,賜几杖車馬」。
52
志清本朝
53
東漢靈帝以陳蕃為太傅,與胡廣叅録尚書事,志欲芟夷閹宦,以清本朝。
54
秩稱萬石。
55
《百官表》:「漢制,三公號稱萬石」。又《六典注》梁制十八班班,尊者為貴上公,班第十八秩萬石。
56
府有三門。
57
《隋百官志》:三公府三門,當中開黃閣設內屏,職官分紀陳舊制,三公黄閣㕔事置鴟尾。後主時,蕭摩訶以功授侍中、驃騎大將軍,特詔摩訶開閣門,施行馬㕔事寢堂,竝置鴟尾。
58
道術通明。
59
《漢官儀》:太師孔光,道術通明,宜居四輔,訓導帝躬,事體練達。
60
東漢胡廣為太傅,年八十四,練達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在公台二十餘年,禮任甚優,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之士,與故吏陳蕃、李咸竝為三司。蕃等每朝命,嘗稱疾以遜廣。
61
履行髙潔。
62
晉鄭沖抗表致仕,詔曰:「太傅韜徳深邃,履行髙潔,可謂朝之雋老,屢以年髙告退,宜聽其所執,以壽光公就第,几杖不朝」。
63
接物謙抑。
64
宋文彥博位將相者五十餘年,徧厯公孤,兩以太師致仕,雖位貌隆重,而平居接物,謙抑尊徳,樂善如恐,不及贈佩刀。
65
晉王祥、徐州刺史呂䖍辟為別駕,䖍有佩刀,相者以為三公可服此刀,䖍以祥有台輔之望,故相贈後祥,果為太保。祥臨薨,以刀授弟覽,曰:「汝後必興,足稱此刀」。覽後厯世多賢才,興於江左。
66
賜几杖。
67
南史》:宋廢,帝加沈慶之几杖,給三望車,慶之每朝賀,乗犢鼻無幰車,履行田園,無人從行,遇之者不知為三公也。慶之嘗曰:「我每游履田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時與馬成二,今乗此車,安所之乎?」及所賜几杖,竝固讓不受。
68
名應圖籙。
69
漢光武尤信䜟言,以王梁孫成,名應圖籙,越登槐鼎之任。
70
職典天地
71
晉魏瓘奏:三公職典天地,宗掌人物,國之大事,取義於此。
72
父子同居。
73
晉司馬望,安平王孚之長子。咸熙中位司徒。入晉,封義陽王,遷太傅,兼大司馬。時孚已為太宰,父子同居上公位,百代以來未之有也。
74
兄弟竝登。
75
三十國春秋》,卞粹以清辨聞,於時兄弟六人,竝登三公,世稱「六龍」。
76
黒頭三公。
77
晉諸葛恢為臨沂令,名亞王導,庾亮謂曰:「明府當作黒頭三公」。
78
折臂三公。
79
見墳墓。
80
落水三公。
81
南史:宋司徒禇淵因送湖州刺史王僧䖍,閣道壞,墜水,僕射王儉驚跳下車,謝超宗恃才,使氣多凌忽,撫掌大笑曰:「落水三公,墮車僕射!」淵出水,沾濕狼藉。超宗先在僧䖍舫中,大聲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天所不容,地所不受,投畀河伯,河伯不受!」淵大怒曰:「寒士不遜!」超宗曰:「我不賣袁,劉得富貴,焉能免寒士!」
82
平世三公
83
南宋蔡廓,字子度,宋武帝以其正直,補御史中丞,多所糾正。帝常云:「蔡廓可為平世三公」。
84
鍾繇膝疾。
85
魏太傅鍾繇有膝疾,拜起不便,每朝見,使載車輿虎賁舁上殿就坐。是後三公有疾,遂為故事。
86
陶侃手文
87
《異苑》:晉陶侃左手有文直達中指至橫文,上節便絶,占者以為此文。若通位無極,侃以針挑,令徹血流彈壁上,仍作公字,以紙裛之,公字愈明。
88
乗輿上殿。
89
晉何曾為太傅,乞遜位詔令,每朝㑹劎履,乗輿上殿,如漢相國蕭何、魏太傅鍾繇故事。
90
乗馬出遊
91
晉王戎位,雖總鼎司,而委事僚,采間乗小馬從便門出遊見者不知其為三公也。
92
開徳宣符。
93
《晉天文志》:天文上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開徳、宣符也。
94
昭徳塞違。
95
晉天文志:三台六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所以昭徳塞違也。又周禮,大宗伯䟽上台,司命為太尉,中台司中為司徒,下台司祿為司空。故後漢郎顗傳三公上應台,階下同元首。
96
聞車馬聲。
97
晉魏舒未達時,詣野王止宿主人妻夜産。俄而聞車馬之聲,相問寢者誰?曰:「魏公舒自知當為公矣」。其後果為司徒。
98
備金石樂。
99
晉成帝臨軒,遣使拜太傅、太尉、司徒。《儀注》,大樂宿懸於殿庭。門下奏,非祭祀宴享,則無設樂之制。太常蔡謨議曰:「凡敬其事則備其禮,禮備則有樂。今大拜輔相,臨軒遣使,宜有金石之樂」。從之。
100
咨大事
101
《職官分紀》:魏初三公無事,希預朝政,髙柔上䟽曰:「古者刑政有疑,輒議於槐棘之下。自今以後,朝有疑議及刑獄大事,宜數以咨訪三公三公朝朔望之日,可特延入講論得失」。文帝嘉納焉。
102
設小㑹。
103
分紀前代三公策拜,皆設小㑹,所以崇宰輔之制,自魏末以後,廢格不行,至石鑒拜司徒,有詔令設㑹,遂以為常。
104
多有諫諍。
105
東漢鄧彪在位清白,為百僚式。和帝即位,拜太傅,多有諫諍。
106
不理威儀。
107
達奚武賤時,好華麗,及居太傅,不理威儀,行常單馬,門不施㦸,常晝掩一扇。或謂公「位冠羣后,功名蓋代,出入儀衞,不稱具瞻,何輕率如是?」武曰:「天下未平,恩徳未報,安所事威儀乎?」言者慙而退。
108
食不兼味。
109
長孫道生,拜司空,加侍中。性忠厚㢘謹,衣不華飾,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十年不易,時人比之晏嬰。
110
飯惟脫粟。
111
《漢紀》:荀爽為三公,食不過一肉。脫粟飯,明允篤誠。
112
晉起居注》:太保衞瓘,明允篤誠,有匪躬之志,其給千兵,騎百人。
113
康寧福壽。
114
宋張齊賢,四踐兩府,九居八座,以三公就第。康寧福壽,世罕其比。
115
夢松
116
呉嗣主傳注:「丁固夢松生腹上,謂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後十八歲,吾其為公乎!」卒如夢焉。
117
植、槐。
118
宋王文正公旦沈黙好學,父祐器之,常曰:「此兒異日必為三公」。因手植三槐於庭,以為識。
119
尊寵如賔。
120
東漢明帝以鄧禹先帝元勲,拜為太傅,每進見,必令東向。注云:「臣當北面,尊之如賓,故令東向」。
121
間退謝客。
122
宋紹興十一年,韓世忠以太傅奉朝請,秦檜方主和議,世忠乃求間退,杜門謝客。
123
詔給帷服。
124
東漢張禹拜太傅、錄尚書事。劉蒼以殤帝㓜沖,欲令重臣居禁內,乃詔禹舎宮中,給帷帳牀褥,太官朝夕進食,五日歸府。每朝,賛與三公絶席。
125
齎賜器幣。
126
㑹要:宋淳化二年,帝遣右正言張康齎太師趙普生辰器幣鞍馬,就西京賜之故事,非同平章,無生辰國信之例,上以普勲舊故,特異其禮。
127
兼領六卿。
128
洪容齋《隨筆》:周成王立三公,而云不必備,惟其人。以《書傳》攷之,皆兼領六卿,未嘗特置也。
129
坐見庶僚。
130
事略宋元豐中,文彥博除太尉、判河南,彥博至河南,未交印,先就第坐,以見監司。既交府事,見監司,府官如常式。或以問,彥博,荅曰:「吾未視府事,三公見庶僚也」。既交印河南尹,見監司矣。
131
天子禮貌
132
漢賈誼傳》:「三公之貴,皆天子之所以改容而禮貌之者也」。
133
天子師法。
134
《唐百官志》:三師,天子所師。法無所總,職三孤。
135
厯代沿革尚書,《周官》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秦、漢而下省之。後周置三孤,以貳三公。宋初沿唐制,置三師,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元豐、肇新官制,於三公無所改。政和二年,詔:「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非三公也,竝罷之。依周制,立三孤,乃次輔之位,或稱為次相之位。
136
受器
137
《周禮》春官「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四命受器」。注云:王之大夫,公之孤。三命以下,祭器不備,假而用之。至是始受《祭器。
138
張幕
139
《周禮》天官掌次,掌王次之法,以待張事。孤卿有邦事,則張幕設」。案註云:「三公、九卿將受命,出使於四方,張幕於庭,所以藉幣,設案為位,王立於前而受之命焉」。
140
四命
141
《周禮》春官典命,公之孤四,命以皮帛。眡,小國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
142
特揖
143
夏官司士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揖,門右通典,孤特也。言其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故云。
144
執皮帛。
145
太宗伯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鴈,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注云,孤特,立無朋也。皮,虎豹,皮帛如金璧,色繒也。
146
亮天地。
147
《周書》: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化寅亮天地三耦射。
148
《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容,樂以《騶虞》九節、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獲二容,樂以貍首七節、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蘋。五節、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蘩》五節二正。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
149
九棘位
150
周禮秋官朝士掌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衆庶在其後。注云:「棘之為物,其心赤。槐之為物,其華實黄。忠赤,誠實所以盡臣節也」。
151
正四方。
152
《周書》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注云:「父師,太師三公,箕子也。少師,孤卿比干也。弗或亂正四方者,言紂無道,無望其能治正天下也。蓋微子痛殷之將亡,謀于箕子,比干史録。其語如此。
153
答諸侯
154
《漢百官志》注:天子燕業反其學,左右之習詭其師,答諸侯遇大臣,不知文雅之詞,簡聞小誦不博習,此少師之責也。天子居處出入不以禮,衣冠冠帶不以制,御器列側不以度,采服從好不以章,忿悅不以義,予奪不以節,此少傅之責也。天子居處燕私,安而易樂,而躭飲食,不時醉飽,不節寢起,早晏無常,玩好器弄無制,此少保之責也。
155
以節度使除。
156
《會要》:宋紹興五年,以威徳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充淮東宣撫使韓世忠除少保。六年,以兩鎮使相、江東宣撫使張俊除少保。九年六月,以定國軍節度使岳飛除少保。十二年,以保成軍節度使、開府楊存中除少保。又紹興六年,以少保節度使張俊除少傅。七年,以少保節度使楊存中除少傅。三十一年,以少保、四川宣撫使呉璘除少傅。紹興九年,以節度使韓世忠除少師。十年,以少傅節度使張俊除少師。二十八年,以少傅、節度使楊存中除少師。
157
以樞宻使授。
158
《會要》:紹興三十年,孝宗即位,張浚以樞宻使都督江淮軍馬,特授少傅,封魏國公。
159
山堂肆考卷四十二
URN: ctp:ws7800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